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六军专利>正文

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70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上模和运动的下模,上模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竖向滑动设置有竖滑板,在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驱动凸轮,竖滑板的上部横向滑动设置有横滑板,横滑板的左端竖向设置有左冲头,在竖滑板的顶部竖向设置有上冲头,下模上开设有通孔,支撑柱上套设有冲压弹簧,冲压弹簧的上端和下模连接,竖滑板的下部设置有弯杆,弯杆的上端开设有条形孔,横滑板上设置有穿过条形孔的限位柱,弯杆的下端设置与驱动凸轮接触的有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在驱动凸轮和弯杆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实现对U型连接件的一次性弯折和打孔操作。

A punching bending and punch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
技术介绍
在冷冲压加工中,冲压模具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冲压时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通常一副冲压模具可以实现对材料的一次型面成型、裁切、拉伸、弯折、打孔等操作。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797123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板件弯折模具》,包括工作台和液压油缸,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工作台的右端部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工作台呈钝角设置,支撑板与支撑腿之间设置油缸A,油缸A缸筒铰接于支撑腿上,油缸A的活塞杆铰接于支撑板上,所述液压油缸位于工作台上方,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作用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油缸B和楔形块,油缸B位于楔形块的右侧,楔形块的斜面平行于支撑板设置且位于支撑板上方,楔形块的上端部铰接于安装板上,油缸B的缸筒铰接于安装板上,油缸B的活塞杆铰接于楔形块上。又如,现有公开号为CN10229470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冲压打孔模具》,包括上模具座、与所述的上模具座相配套的下模具座,所述的上模具座上开设有上模型孔,所述的下模具座上开设有下模型孔,所述的上模型孔与所述的下模型孔形成收容加工工件的收容腔,所述的上模型孔、所述的下模型孔两者中的一个上开设有加工孔,两者中的另一个上具有加工凸起,所述的加工孔与所述的加工凸起一一对应。现有一种连接件,其截面为U形结构,在连接件的侧壁和底部上分别设有通孔,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模具可以用于对该连接件进行弯折和打孔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实现对U型连接件的一次性弯折,同时,能够同步实现对U型连接件的底部和侧壁打孔操作。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上模和运动的下模,上模上形成有向下开口用于对板材进行U型弯折的型腔,在型腔的底部上开设有上冲孔,在型腔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左冲孔,位于上模的下方竖向固定有一固定板,固定板上竖向滑动设置有一竖滑板,在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一驱动凸轮,驱动凸轮的外缘首尾依次相连有近弧段、第一过渡段、远弧段和第二过渡段,竖滑板的上部横向滑动设置有一横滑板,横滑板的左端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有位置可调的左冲头,在竖滑板的顶部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上冲头,所述下模上开设有用于支撑柱穿过的通孔,支撑柱上套设有一冲压弹簧,冲压弹簧的上端和下模连接,冲压弹簧的下端和竖滑板的顶部连接,竖滑板的下部设置有一弯杆,弯杆的上端开设有条形孔,横滑板上设置有一穿过条形孔的限位柱,弯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弯杆上位于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在固定板上设置有一穿过驱动凸轮转动中心的第二连接柱,在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同步压紧于驱动凸轮外缘的压紧弹簧。作为改进,所述下模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一向外部开口的左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前后侧壁滑动设置于左滑槽内。通过将支撑杆延伸至下模之内,便于左冲孔的位置能够更加靠近U型连接件的弯折根部。再改进,所述支撑杆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T型槽,该T型槽内滑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左冲头设置于安装座之上,在支撑杆上位于左冲头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与T型槽相通的条形孔,在安装座的背部设置有穿过条形孔的螺栓,螺栓上设置有螺母。当需要调节左冲头在支撑杆上的竖向位置时,松开螺母,之后,上下滑动安装座,确定安装座在T型槽内的位置后,重新拧紧螺母即可。再改进,所述左冲孔处连接有左吸管,上冲孔处连接有上吸管,左吸管和上吸管分别与一吸料泵连接,从而便于废料的收集,避免冲压下来的废料对模具造成损伤。再改进,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座内位于型腔的左侧固定设置有一组前后相对布置的支撑板,在支撑板和上模座的左侧壁之间形成有卸料通道,在上模座的左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卸料通道和左吸管的左卸料孔,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有左通道,在左通道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左冲孔开设于滑动块之上。本专利技术将左冲孔开设于滑动块之上,滑动块在左通道内上下滑动,改变了左冲孔在上模内的位置,同时,配合支撑杆上左冲头的位置变化,最终实现了U型连接件上侧壁冲孔的位置变化,而对于冲压下来的废料经左冲孔后进入卸料通道内,经左卸料孔,最终进入左吸管内。再改进,所述滑动块的前侧形成有前支部,前支部滑动设置于前侧的支撑板内,滑动块的后侧形成有后支部,后支部滑动设置于后侧的支撑板内,在上模座上开设有与左通道连通的升降通道,在滑动块的顶部连接有一穿过升降通道的丝杠,丝杠与一驱动件连接。本专利技术在滑动块上分别设置前支部和后支部,使得前支部和后支部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板之内,在冲压时,支撑板对滑动块具有支撑作用,而当需要改变滑动块在左通道内的位置时,只需驱动件带动丝杠旋转即可。再改进,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中空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中空电机的中心孔,中空电机的输出端和驱动凸轮的转动中心连接。通过采用中空电机实现对驱动凸轮的驱动,便于第二连接柱的设置。再改进,所述上模上开设有与型腔相通的吹气孔,吹气孔与一吹气泵连接。当冲压成形后,U型连接件留在上模的型腔内,此时,吹气泵产生气体通入型腔内,从而便于U型连接件的卸料。再改进,所述下模内设置有电磁铁。在板材上料至下模顶面之后,电磁铁得电,电磁铁将板材稳固吸附于下模顶面之上,避免板材在冲压过程中发生位移,在冲压完成后,需要对冲压完成后的U型连接件进行卸料时,电磁铁失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驱动凸轮的近弧段和两个滚柱接触时,下模位于上模的下方,需要冲压成形的板材上料至下模的顶面上,之后,随着驱动凸轮的转动,驱动凸轮上的第一过渡段和两个滚柱接触过程中,驱动凸轮通过弯杆一方面推动竖滑板上行,竖滑板通过冲压弹簧带动下模运动至上模的型腔内,实现对板材的一次弯折,当下模运动至上模型腔的底部时,此时,随着竖滑板的继续上行,上冲头穿过下模的通孔进入上模的上冲孔内,实现对U型连接件底部进行冲孔加工,随着驱动凸轮带动竖滑板上行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弯杆也带动横滑板向型腔的左侧移动,当上行运动进行到尾声时,支撑杆上的左冲头进入上模的左冲孔内,实现对U型连接件左侧壁的冲孔,此时,两个滚柱均位于驱动凸轮的远弧段处,之后,随着驱动凸轮的进行转动,在驱动凸轮上的第二过渡段和两个滚柱接触的过程中,压紧弹簧将两个滚柱压紧接触于第二过渡段之上,竖滑板下行运动,下模逐渐退出型腔,实现对上模内冲压完成后的U型连接件进行卸料,从而在驱动凸轮的一次圆周运动过程中,实现对U型连接件的一次性弯折,同步实现对U型连接件的底部和侧壁打孔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冲压弯折打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驱动凸轮的外缘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上模(1)和运动的下模(2),上模(1)上形成有向下开口用于对板材(10)进行U型弯折的型腔(11),在型腔(11)的底部上开设有上冲孔(12),在型腔(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左冲孔,位于上模(1)的下方竖向固定有一固定板(3),固定板(3)上竖向滑动设置有一竖滑板(6),在固定板(3)的下部设置有一驱动凸轮(7),驱动凸轮(7)的外缘首尾依次相连有近弧段(71)、第一过渡段(72)、远弧段(73)和第二过渡段(74),竖滑板(6)的上部横向滑动设置有一横滑板(5),横滑板(5)的左端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杆(51),在支撑杆(51)上设置有位置可调的左冲头(91),在竖滑板(6)的顶部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柱(61),支撑柱(61)的顶部设置有上冲头(63),所述下模(2)上开设有用于支撑柱(63)穿过的通孔(21),支撑柱(63)上套设有一冲压弹簧(62),冲压弹簧(62)的上端和下模(2)连接,冲压弹簧(62)的下端和竖滑板(6)的顶部连接,竖滑板(6)的下部设置有一弯杆(4),弯杆(4)的上端开设有条形孔(43),横滑板(5)上设置有一穿过条形孔(43)的限位柱(501),弯杆(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滚柱(41)和第二滚柱(42),弯杆(4)上位于第一滚柱(41)和第二滚柱(4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44),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一穿过驱动凸轮(7)转动中心的第二连接柱(70),在第一连接柱(44)和第二连接柱(70)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第一滚柱(41)和第二滚柱(42)同步压紧于驱动凸轮(7)外缘的压紧弹簧(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上模(1)和运动的下模(2),上模(1)上形成有向下开口用于对板材(10)进行U型弯折的型腔(11),在型腔(11)的底部上开设有上冲孔(12),在型腔(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左冲孔,位于上模(1)的下方竖向固定有一固定板(3),固定板(3)上竖向滑动设置有一竖滑板(6),在固定板(3)的下部设置有一驱动凸轮(7),驱动凸轮(7)的外缘首尾依次相连有近弧段(71)、第一过渡段(72)、远弧段(73)和第二过渡段(74),竖滑板(6)的上部横向滑动设置有一横滑板(5),横滑板(5)的左端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杆(51),在支撑杆(51)上设置有位置可调的左冲头(91),在竖滑板(6)的顶部竖向设置有一支撑柱(61),支撑柱(61)的顶部设置有上冲头(63),所述下模(2)上开设有用于支撑柱(63)穿过的通孔(21),支撑柱(63)上套设有一冲压弹簧(62),冲压弹簧(62)的上端和下模(2)连接,冲压弹簧(62)的下端和竖滑板(6)的顶部连接,竖滑板(6)的下部设置有一弯杆(4),弯杆(4)的上端开设有条形孔(43),横滑板(5)上设置有一穿过条形孔(43)的限位柱(501),弯杆(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滚柱(41)和第二滚柱(42),弯杆(4)上位于第一滚柱(41)和第二滚柱(4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44),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一穿过驱动凸轮(7)转动中心的第二连接柱(70),在第一连接柱(44)和第二连接柱(70)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第一滚柱(41)和第二滚柱(42)同步压紧于驱动凸轮(7)外缘的压紧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一向外部开口的左滑槽(22),所述支撑杆(51)的前后侧壁滑动设置于左滑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弯折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1)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T型槽(511),该T型槽(511)内滑动设置有安装座(911),所述左冲头(91)设置于安装座(9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六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六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