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电池包箱体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电池包箱体及车辆,该托盘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底板包括下层底板及固定在所述下层底板上的加热片,所述下层底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在所述边框的底部,所述加热片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托盘内的电池模组的电芯底面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托盘,底板为由下层底板及加热片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对电池包的电芯起到较好的保护,将加热片集成在下层底板上可以减轻电池包箱体重量,节省电池包箱体的内部空间。

Tray, battery cas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盘、电池包箱体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电池包
,尤其涉及一种托盘、电池包箱体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包内都会设有加热装置,通常加热装置与电池箱体作为两种零件,两者通过连接件相互装配在一起,加热装置可以在低温工作环境时为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必要的加热,保证电池能正常工作。例如,现有的一种带加热装置的电池箱体,包括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箱体,电池模组与箱体之间设有分别与两者相粘贴的加热装置。现有的带加热装置的电池箱体,增加了整个电池包的重量,占用了电池负内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带加热装置的电池箱体,增加了整个电池包的重量,占用了电池负内部较多的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托盘、电池包箱体及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底板包括下层底板及固定在所述下层底板上的加热片,所述下层底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在所述边框的底部,所述加热片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托盘内的电池模组的电芯底面加热。可选地,所述加热片设置有一个,所述加热片的顶面覆盖电池模组的底面;或者是,所述加热片沿托盘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片并排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片的顶面组合成加热面,所述加热面覆盖电池模组的底面。可选地,所述加热片包括散热片及连接在所述散热片的底面上的发热元件,所述散热片的顶面正对电池模组的底面,所述发热元件通过所述散热片对电池模组的电芯底面加热;所述下层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发热元件镶嵌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发热元件的底面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部接触或间隔。可选地,所述下层底板包括平板部以及由所述平板部的顶面向上凸出的多个支撑筋,所述散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支撑在所述支撑筋上。可选地,所述下层底板还包括由所述平板部的顶面向上凸出的安装筋,所述安装筋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筋条及第二筋条,所述定位槽形成在所述第一筋条及第二筋条之间;所述安装筋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筋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筋条的顶面、第二筋条的顶面及支撑筋的顶面在同一平面内。可选地,所述加热片沿托盘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下层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加热片的发热元件镶嵌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槽内。可选地,所述边框为矩形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前边框、后边框、左边框及右边框,所述前边框、左边框、右边框及后边框均为挤压型材;所述左边框的前端与所述前边框的左端连接,所述左边框的后端与所述后边框的左端连接,所述右边框的前端与所述前边框的右端连接,所述右边框的后端与所述后边框的右端连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前边框的底部焊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后边框的底部焊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左侧边缘与所述左边框的底部焊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右侧边缘与所述右边框的底部焊接;所述前边框的底面、后边框的底面、左边框的底面及右边框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可选地,所述前边框包括前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后侧面的底侧的前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前侧焊接在所述前底托部上;所述后边框包括后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后边框主体部的前侧面的底侧的后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后侧焊接在所述后底托部上;所述左边框包括左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右侧面的底侧的左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左侧焊接在所述左底托部上;所述右边框包括右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右边框主体部的左侧面的底侧的右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右侧焊接在所述右底托部上;所述加热片的顶面、前底托部的顶面、后底托部的顶面、左底托部的顶面及右底托部的顶面在同一平面内。可选地,所述前底托部的底面后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前侧安装槽,所述后底托部的底面前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后侧安装槽,所述左底托部的底面右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左侧安装槽,所述右底托部的底面左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右侧安装槽,所述下层底板前侧安装槽、下层底板左侧安装槽、下层底板后侧安装槽及下层底板右侧安装槽顺次相接以构成矩形安装槽,所述下层底板呈矩形,所述下层底板的外边缘镶嵌并焊接在所述矩形安装槽内。可选地,所述托盘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前侧面上的前吊耳部、连接在所述后边框主体部的后侧面上的后吊耳部、连接在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左侧面上的左吊耳部及连接在所述右边框主体部的右侧面上的右吊耳部,所述前吊耳部、后吊耳部、左吊耳部及右吊耳部均为挤压型材;所述前吊耳部、后吊耳部、左吊耳部及右吊耳部的截面呈“日”字形。可选地,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将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一型腔;所述后边框主体部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结构将所述后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二型腔;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加强筋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筋结构将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三型腔,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型腔连通的第一泄压孔,所述第三型腔通过第一泄压装置与外部连通;所述右边框主体部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加强筋结构,所述第四加强筋结构将所述右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四型腔,所述右边框主体部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型腔连通的第二泄压孔,所述第二型腔通过第二泄压装置与外部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竖直加强筋、至少一根第一斜筋及至少一根第一水平加强筋,至少一根所述第一竖直加强筋与至少一根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垂直交错,以将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一矩形型腔,所述第一斜筋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筋及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相交,以将部分所述第一矩形型腔分割成第一三角形型腔,所述前吊耳部连接在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前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三角形型腔的位置;所述第二加强筋结构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竖直加强筋、至少一根第二斜筋及至少一根第二水平加强筋,至少一根所述第二竖直加强筋与至少一根所述第二水平加强筋垂直交错,以将所述后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二矩形型腔,所述第二斜筋与所述第二竖直加强筋及所述第二水平加强筋相交,以将部分所述第二矩形型腔分割成第二三角形型腔,所述后吊耳部连接在所述后边框主体部的后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三角形型腔的位置;所述第三加强筋结构包括至少一根第三竖直加强筋、至少一根第三斜筋及至少一根第三水平加强筋,至少一根所述第三竖直加强筋与至少一根所述第三水平加强筋垂直交错,以将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三矩形型腔,所述第三斜筋与所述第三竖直加强筋及所述第三水平加强筋相交,以将部分所述第三矩形型腔分割成第三三角形型腔,所述左吊耳部连接在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左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三三角形型腔的位置;所述第四加强筋结构包括至少一根第四竖直加强筋、至少一根第四斜筋及至少一根第四水平加强筋,至少一根所述第四竖直加强筋与至少一根所述第四水平加强筋垂直交错,以将所述右边框主体部的内腔分割成多个第四矩形型腔,所述第四斜筋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底板包括下层底板及固定在所述下层底板上的加热片,所述下层底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在所述边框的底部,所述加热片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托盘内的电池模组的电芯底面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底板包括下层底板及固定在所述下层底板上的加热片,所述下层底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在所述边框的底部,所述加热片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托盘内的电池模组的电芯底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设置有一个,所述加热片的顶面覆盖电池模组的底面;或者是,
所述加热片沿托盘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片并排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片的顶面组合成加热面,所述加热面覆盖电池模组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包括散热片及连接在所述散热片的底面上的发热元件,所述散热片的顶面正对电池模组的底面,所述发热元件通过所述散热片对电池模组的电芯底面加热;
所述下层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发热元件镶嵌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发热元件的底面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部接触或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底板包括平板部以及由所述平板部的顶面向上凸出的多个支撑筋,所述散热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支撑在所述支撑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底板还包括由所述平板部的顶面向上凸出的安装筋,所述安装筋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筋条及第二筋条,所述定位槽形成在所述第一筋条及第二筋条之间;所述安装筋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筋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筋条的顶面、第二筋条的顶面及支撑筋的顶面在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沿托盘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下层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加热片的发热元件镶嵌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矩形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前边框、后边框、左边框及右边框,所述前边框、左边框、右边框及后边框均为挤压型材;
所述左边框的前端与所述前边框的左端连接,所述左边框的后端与所述后边框的左端连接,所述右边框的前端与所述前边框的右端连接,所述右边框的后端与所述后边框的右端连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前边框的底部焊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后边框的底部焊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左侧边缘与所述左边框的底部焊接,所述下层底板的右侧边缘与所述右边框的底部焊接;
所述前边框的底面、后边框的底面、左边框的底面及右边框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框包括前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后侧面的底侧的前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前侧焊接在所述前底托部上;
所述后边框包括后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后边框主体部的前侧面的底侧的后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后侧焊接在所述后底托部上;
所述左边框包括左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左边框主体部的右侧面的底侧的左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左侧焊接在所述左底托部上;
所述右边框包括右边框主体部及连接在所述右边框主体部的左侧面的底侧的右底托部,所述下层底板的右侧焊接在所述右底托部上;
所述加热片的顶面、前底托部的顶面、后底托部的顶面、左底托部的顶面及右底托部的顶面在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托部的底面后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前侧安装槽,所述后底托部的底面前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后侧安装槽,所述左底托部的底面右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左侧安装槽,所述右底托部的底面左侧设置有下层底板右侧安装槽,所述下层底板前侧安装槽、下层底板左侧安装槽、下层底板后侧安装槽及下层底板右侧安装槽顺次相接以构成矩形安装槽,所述下层底板呈矩形,所述下层底板的外边缘镶嵌并焊接在所述矩形安装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边框主体部的前侧面上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熊永刁义伟张勇许巍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