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47101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包括由单体电池成排排布组成的电池组,电池组的上部设置有上卡箍,电池组下部设置有下卡箍;在上卡箍和下卡箍上还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下卡箍通过螺栓与电池箱体底面固定,上卡箍通过螺栓与箱体上盖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引出电池箱体,并连接到相应的供冷却水系统,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引出电池箱体,并连接到相应的供冷却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备加热和冷却功能,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池的恒温状态,保证电池的高效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装、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能源危机以及空气污染引起的问题,人们迫切希望能够开发出能够全带传统石油能源的新能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应孕而生。在汽车中采用动力电池来取代常规的石油等能源不仅能够缓解能源危机,而且由于动力电池本身无污染,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随着电动车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的性能成为电动车普及的关键。但是,动力电池对使用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这就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和普及。以动力电池中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例,一般而言,锂离子电池组的使用环境为-30℃~55℃,而当温度为-30℃~-10℃,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不足其在25℃的50%,此时充电还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组发生不可逆损坏,甚至有安全隐患;当锂离子电池在高于55℃环境下使用又会大大减少其使用寿命。因此,将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行的动力电池控温系统,一般采用的是通风机对电池组吹强制冷风,但此种方法只能给电池组降温,当电池组处于低温时(如冬天),并不能给电池进行加热。此外,汽车在行驶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单体电池成排排布组成的电池组,电池组的上部设置有上卡箍,电池组下部设置有下卡箍;所述上卡箍和下卡箍的结构相同,均由两个半体卡箍拼接而成,半体卡箍上设置有用于装卡单体电池的凹槽,在半体卡箍的两端设置有螺栓连接端;两个半体卡箍相对接,凹槽卡入单体电池中,通过螺栓穿入两个半体卡箍的螺栓连接端,将两个半体卡箍拼接在一起;在上卡箍和下卡箍上还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下卡箍通过螺栓与电池箱体底面固定,且在下卡箍和电池箱体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上卡箍通过螺栓与箱体上盖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引出电池箱体,并连接到相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单体电池成排排布组成的电池组,电池组的上部设置有上卡箍,电池组下部设置有下卡箍;所述上卡箍和下卡箍的结构相同,均由两个半体卡箍拼接而成,半体卡箍上设置有用于装卡单体电池的凹槽,在半体卡箍的两端设置有螺栓连接端;两个半体卡箍相对接,凹槽卡入单体电池中,通过螺栓穿入两个半体卡箍的螺栓连接端,将两个半体卡箍拼接在一起;在上卡箍和下卡箍上还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下卡箍通过螺栓与电池箱体底面固定,且在下卡箍和电池箱体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上卡箍通过螺栓与箱体上盖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引出电池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发颖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