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方平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自动变速和限滑差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495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18
一种车辆变速和限滑差速装置中的齿圈壳(1)上有可转动的蜗轮(2),在齿圈壳(1)的中心有可以转动的蜗杆(3),蜗轮(2)和蜗杆(3)啮合,形成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蜗杆(3)连接驱动轴(4),驱动轴(4)连接车轮(5)。动力输入轴(6)上的输入齿轮(7)和固接在齿圈壳(1)上的齿圈(8)啮合。车辆惯性行驶,驱动轴(4)带动蜗杆(3)蜗轮(2)绕自身轴自转,发动机输入动力,齿圈壳(1)以一定速度带动蜗轮(2)和蜗杆(3)一起绕齿圈壳中心线公转,这样,自转转速和公转速叠加,使驱动轴(4)转速和车辆(5)惯性速度增加及自转转速再增加,增加自转转速和公转转速再叠加,使车辆越来越快,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自动变速和限滑差速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变速的装置。目前公知市场上车辆变速是以改变输入输出的传动比来实现的,但这种变速机构的变速需要换档机构,需要液压系统,电子设备,且机械结构复杂。本专利技术提供不需要车辆改变输入输出的传动比而进行自动变速的一种车辆自动变速和限滑差速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齿圈壳、蜗轮、蜗杆、齿圈、驱动轴、动力输入轴、输入齿轮、车轮等组成,在齿圈壳上有可转动的蜗轮,齿圈壳中心有可转动的蜗杆,蜗杆和蜗轮啮合,形成交错轴斜齿轮传动,蜗杆连接驱动轴,驱动轴连接车轮,动力输入轴上输入齿轮和固接在齿圈壳上的齿圈啮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没有车轮);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没有车轮);图4为本专利技术将图1两齿圈壳固接在一起,公用一个齿圈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蜗轮、蜗杆平行轴啮合的正视图。在图1、图2、图3、图4、图5中,1、齿圈壳2、蜗轮3、蜗杆4、驱动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自动变速和限滑差速装置,包括齿圈壳(1)、蜗轮(2)、蜗杆(3)、驱动轴(4)、车轮(5)、动力输入轴(6)输入齿轮(7)、齿圈(8)、蜗杆轴承(9)、蜗轮轴承(10),其特征是:齿圈壳(1)上有可转动的蜗轮(2),齿圈壳(1)中心有可转动的蜗杆(3),蜗轮(2)和蜗杆(3)啮合,蜗杆(3)连接驱动轴(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自动变速和限滑差速装置,包括齿圈壳(1)、蜗轮(2)、蜗杆(3)、驱动轴(4)、车轮(5)、动力输入轴(6)输入齿轮(7)、齿圈(8)、蜗杆轴承(9)、蜗轮轴承(10),其特征是:齿圈壳(1)上有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方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