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康唑滴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2381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滴耳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康唑滴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氟康唑滴耳液由氟康唑、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二醇、苯扎溴铵、氨基酸等组分经过分步溶解、搅拌、过滤等步骤制备而成,制成的滴耳液具有较好的杀菌、消炎的作用,且副作用小,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改性氟康唑滴耳液,且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推广应用。

A fluconazole ear drops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康唑滴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滴耳液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氟康唑滴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耳真菌病,是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可合并细菌感染。。属外耳道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外耳道真菌感染,早期会有耳内发痒或奇痒及闷胀感,有少量水样分泌物;若因炎症使脱落的上皮与菌丝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表现为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外耳道阻塞感、听觉障碍等。若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治疗的方法主要靠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于外耳道真菌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耳真菌感染的外用药物。常用的滴耳液有3%-5%碳酸氢钠甘油滴耳液、3%双氧水滴耳液、2%酚甘油滴耳液,25%氯霉素滴耳液、0.3%氧氟沙星滴耳液、3%洁霉素滴耳液、麝香草酚酒精滴耳液、鼓膜麻醉剂。等,不同药物针对症状不同,体现在软化耵聍、痂皮、消炎、杀菌、止痛和消肿等方面。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16125.2,公开了一种复方氟康唑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氟康唑软膏由氟康唑、硫酸新霉素、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硬脂酸、司盘-80、司盘-85、吐温-80、山梨酸、A-200、A-380、甘油、DMF、乙酸乙酯和蒸馏水所组成。将耳肤灵中的制霉菌素用新一代三唑类药物氟康唑代替,并将氟康唑与硫酸新霉素联合使用治疗深度真菌感染。中国专利申请201010011454.0公开了一种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复方滴耳液,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滴耳液。由以下物质制备而成:氟康唑3-30g,替硝唑5-50g,薄荷脑3-30g,甘油100-800g,乙醇30-20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5-100ml,加蒸馏水至1000ml。在制剂配置过程中,因为替硝唑微溶于水,需水浴加热使之溶解,氟康唑和薄荷脑易溶于乙醇,用乙醇溶解即可。以上现有技术中,虽然对外耳道真菌病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或治疗效果缓慢,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头昏、头痛等症状。因此,研制一种副作用较小、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消炎等作用的滴耳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从配方及制备工艺出发,研究对氟康唑滴耳液的改进,使局部外用滴耳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以期减少毒副作用组分的剂量,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真菌耐药性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氟康唑滴耳液,其制备方法简单,制成的滴耳液能够较好的抑菌、消炎,且副作用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氟康唑滴耳液,按质量百份数计,所述氟康唑滴耳液,包括以下组分:0.2-0.6%氟康唑、0.1-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0%丙二醇、0.003-0.01%苯扎溴铵、1-5%氨基酸,其余为水。优选地,按质量百份数计,所述氟康唑滴耳液,包括以下组分:0.2-0.5%氟康唑、0.3-0.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8%丙二醇、0.005-0.01%苯扎溴铵、2-5%氨基酸,其余为水。优选地,所述氟康唑滴耳液,还包括以下组分:乙酸正辛酯、乙醇、水。优选地,按质量百份数计,所述氟康唑滴耳液,包括以下组分:0.2-0.6%氟康唑、0.1-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0%丙二醇、0.003-0.01%苯扎溴铵、1-5%氨基酸、0.3-1%乙酸正辛酯、10-30%乙醇,其余为水。优选地,按质量百份数计,所述氟康唑滴耳液,包括以下组分:0.2-0.5%氟康唑、0.3-0.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8%丙二醇、0.005-0.01%苯扎溴铵、2-5%氨基酸、0.3-0.5%乙酸正辛酯、15-20%乙醇,其余为水。优选地,所述氨基酸为所述氨基酸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和甘氨酸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2:1。优选地,所述水为注射用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氟康唑滴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氨基酸,加水,搅拌,得溶液A;(2)称取氟康唑,加入丙二醇,搅拌溶解,加水,搅拌,超声,调节pH值,得到溶液B;(3)将溶液A加入到B溶液中,加入苯扎溴铵,搅拌,调节pH值,加水,搅拌,超声,得滴耳液粗品;(4)将粗品过滤,得半成品,经质检、分装、灭菌处理即得氟康唑滴耳液。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加水的水温为40-60℃下进行;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搅拌溶解在40-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优选为50℃;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pH值为4-6,优选为4-5;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pH值为4-6,优选为4-5;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粗品用微孔滤膜或滤芯进行过滤;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或滤芯的尺寸为0.1-1.0μm;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或滤芯的尺寸为0.22μm或0.8μm;优选地,所述过滤进行两次,分别用0.22μm和0.8μm的滤芯或滤膜进行;优选地,步骤(2)中,还包括加入乙醇、乙酸正辛酯,其中,所述乙醇、乙酸正辛酯的加入方式为:加入水后,在搅拌的同时先加入乙醇,再加入乙酸正辛酯。优选地,氟康唑滴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氨基酸,加入注射用水,搅拌至羟丙甲纤维素分散均匀至透明溶液,搅拌,得溶液A;(2)称取氟康唑,加入丙二醇,再加入聚乙二醇,搅拌溶解,加水,在搅拌的同时先加入乙醇,再加入乙酸正辛酯,超声,调节pH值,得到溶液B;(3)将溶液A加入到B溶液中,加入苯扎溴铵,搅拌,调节pH值,加水,搅拌,超声,得滴耳液粗品;(4)将粗品过滤,得半成品,经质检、分装、灭菌处理即得氟康唑滴耳液。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超声的频率为80-100HZ,超声的时间为20-40min;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超声的频率为100-120HZ,超声的时间为30-60min;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加入量为滴耳液总量的0.01-0.05%,分子量为200-400。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滴耳液效果单一性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效果,同时副作用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滴耳液;(2)本专利技术中加入了氨基酸可以促进氟康唑滴耳液的抑菌效果,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并减少了滴耳液的毒副作用;且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氨基酸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和甘氨酸的混合物,与单一组分或其他种类的氨基酸相比,能更好地促进氟康唑滴耳液的抑菌效果,降低毒副作用;(3)该方法中加入的乙酸正辛酯与氟康唑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增强了氟康唑的杀菌、消炎的作用下,且不会对人体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康唑滴耳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份数计,所述氟康唑滴耳液,包括以下组分:0.2-0.6%氟康唑、0.1-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0%丙二醇、0.003-0.01%苯扎溴铵、0.1-1%氨基酸1-5%,其余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康唑滴耳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份数计,所述氟康唑滴耳液,包括以下组分:0.2-0.6%氟康唑、0.1-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0%丙二醇、0.003-0.01%苯扎溴铵、0.1-1%氨基酸1-5%,其余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康唑滴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和甘氨酸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康唑滴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康唑滴耳液,还包括以下组分:乙酸正辛酯、乙醇、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康唑滴耳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份数计,所述氟康唑滴耳液,包括以下组分:0.2-0.6%氟康唑、0.1-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10%丙二醇、0.003-0.01%苯扎溴铵、1-5%氨基酸,0.3-1%乙酸正辛酯、10-30%乙醇,其余为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氟康唑滴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氨基酸,加水,搅拌,得溶液A;
(2)称取氟康唑,加入丙二醇,搅拌溶解,加水,搅拌,超声,调节pH值,得到溶液B;
(3)将溶液A加入到B溶液中,加入苯扎溴铵,搅拌,调节pH值,加水,搅拌,超声,得滴耳液粗品;
(4)将粗品过滤,得半成品,经质检、分装、灭菌处理即得氟康唑滴耳液。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氟康唑滴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加水的水温为40-60℃;
步骤(2)中,所述搅拌溶解在40-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所述pH值为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春田玉婷谭舜徐丽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