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师敏专利>正文

型煤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09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煤燃烧炉,包括有圆柱型炉身和支承架,炉身的外壳内衬装有隔热保温内衬,外壳上设有提手,炉身与支承架之间通过螺钉结构装联,在支承架内装设有锥斗,锥斗上方与炉身之间装设有电点火器。该炉点火方便,不用生火材料,大大降低了生火浓烟引起的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型煤燃烧炉,为一种以型煤,如蜂窝煤、块煤、煤球、木炭等作燃料的燃烧炉。目前,以型煤为燃料的燃烧炉型式很多,一般都包括炉身和支承架或底座,炉身外壳为金属材料制作,炉身外壳内衬装有保温隔热内衬,外壳上设计有提手,炉身下部为圆柱形或支承架型结构,与炉身联成不可分离的整体结构,炉身底部安有炉桥。生火时以木材、秸杆、燃油、废纸等作为引火材料,以火柴或打火机等点火,因而生火既不方便,且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同时平时还要储备大量引火柴草,也不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点火方便和减少生火时的环境污染的型煤燃烧炉。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其目的的该燃烧炉有圆柱型的炉身和支承架,炉身的外壳内衬装有隔热保温内衬,外壳上设有提手,炉身与支承架之间通过螺钉结构装联,在支承架内装设有锥斗,锥斗上方与炉身之间装设有电点火器。本技术也可以这样来实现其目的电点火器为一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圆盘型电炉盘,在炉盘上设计有筋,筋上设计有嵌装电炉丝的凹槽,筋间为穿通的气流通道,炉盘外盘边上设计有支承凸块,电炉丝两端接于装于支架上的接线板上,在接线板上装设有定时开关。本技术的锥斗内设计有导流片,通过装于支承架内的托圈支承,在锥斗和托圈之间装设有绝热石棉垫。本技术的锥斗的进风口上装有风帽,风帽的壁上设计有进风孔。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结构设计,在炉内设计有电点火器,点火时,电炉盘的电炉丝产生辐射热直接加热型煤下表面,同时加热来自锥斗的空气流,热空气上升通过型煤的缝孔,传热给型煤,即对流传热,使型煤升温,同时电炉丝还对锥斗中空气和导流片加热,预热后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经电炉丝进一步加热,上升进入型煤孔缝,当型煤达到着火点时,即实现点火燃烧,因此,生火十分方便,而不需要引火用的木材、秸杆、废纸张、燃油等。型煤燃烧后产生的残渣下落经气流通道进入锥斗,排走。电炉盘上的筋和盘边可替代炉桥,从而节省炉桥。导流片具有预热空气和把空气分布均匀,使空气进入电点火器的电炉盘的整个断面上,使型煤整个断面上获得加热。由于不需引火材料,生火时大大减少浓烟,从而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并且不需存储生火柴草,大大减少因引火材料而引起的安全问题,此外,设计有点火定时开关,达到型煤着火时间点烧型煤后,即可自动断开点火电源,实现节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加以进一步说明,但不仅限于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点火器的炉盘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点火器炉盘A-A剖视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燃烧炉包括有园柱型炉身和支承架8,炉身与普通燃煤炉相似,在金属外壳3内衬装有内衬1,外壳3上装设有提手2,便于提走炉子,在炉身与支承架8之间通过螺钉结构4呈可折装装联,也可采用扣装或其他可折卸联接方式,采用这种可拆装结构便于拆装维修。在支承架8内装设有锥斗6,锥斗6上方与炉身之间装设有电点火器5。电点火器5为一由耐火材料成型制成的圆盘型电炉盘,在炉盘5a上设计有筋5b,筋5b上设计有嵌装电炉丝的凹槽5c,筋5b间为穿通的气流通道5d,即空气上升通道,炉盘(5a)的外盘边上设计有支承凸块(5e),使炉盘(5a)四周形成气流通道。电炉丝两端接于装于支承架8上的接线板10上。炉盘盘边和筋替代炉桥。接线板10上装设有定时开关11,该定时开关为已有技术,可从市场上选购,如JS20系列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开关或JS11—41、JS11—51等可调延时定时开关,可延时达到型煤点燃时,自动断电。锥斗6内设有导流片13,用于使冷空气预热和将气流均匀分布在电炉盘断面上,锥斗6通过装于支承架8内的托圈7支承,在锥斗6和托圈7之间装设有绝热石棉垫12、锥斗6的进风口上装设有风帽9,风帽9的壁上设计有进风孔9a,当把风帽9塞进和拉出,改变进风孔9a的数量,达到调节最佳进风量。工作时,空气经导流穿过电炉盘上的气流通道5d被电炉丝产生的热能加热上升,当型煤被辐射热和对流热加热,达到着火点,即被点燃,此时,定时开关11,按型煤点燃时间延时自动切断电源,即实现自动断电,达到节能。燃烧型煤产生的灰渣从气流通道5d下落进入锥斗6中而被排走。因此,该炉点火十分方便,且可不需用引火材料,生火的浓烟大大减小,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大大降低,也不用储备引火材料,大大减少了因引火物而造成的着火事故。图中均未绘出电炉丝,电炉丝为市售产品,可选配装于炉盘5a上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型煤燃烧炉,有圆柱型炉身和支承架(8),炉身的外壳(3)内衬装有隔热保温内衬(1),外壳(3)上设有提手(2),其特征在于炉身与支承架(8)之间通过螺钉结构(4)装联,在支承架(8)内装设有锥斗(6),锥斗(6)上方与炉身之间装设有电点火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燃烧炉,其特征在于电点火器(5)为一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圆盘型电炉盘,在炉盘(5a)上设计有筋(5b),筋(5b)上设计有嵌装电炉丝的凹槽(5c),筋(5b)间为穿通的气流通道(5d),炉盘(5a)外盘边上设有支承凸块(5e),电炉丝两端接于装于支承架(8)上的接线板(10)上,接线板(10)上装设有定时开关(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燃烧炉,其特征在于锥斗(6)内设计有导流片(13),通过装于支承架(8)内的托圈(7)支承,在锥斗(6)和托圈(7)之间装设有绝热石棉垫(12)。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型煤燃烧炉,其特征在于锥斗(6)的进风口上装有风帽(9),风帽(10)的壁上设计有进风孔(9a)。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型煤燃烧炉,包括有圆柱型炉身和支承架,炉身的外壳内衬装有隔热保温内衬,外壳上设有提手,炉身与支承架之间通过螺钉结构装联,在支承架内装设有锥斗,锥斗上方与炉身之间装设有电点火器。该炉点火方便,不用生火材料,大大降低了生火浓烟引起的环境污染。文档编号F24B1/00GK2466540SQ01213918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高师敏 申请人:高师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型煤燃烧炉,有圆柱型炉身和支承架(8),炉身的外壳(3)内衬装有隔热保温内衬(1),外壳(3)上设有提手(2),其特征在于:炉身与支承架(8)之间通过螺钉结构(4)装联,在支承架(8)内装设有锥斗(6),锥斗(6)上方与炉身之间装设有电点火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师敏
申请(专利权)人:高师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