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及车门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及车门。
技术介绍
车门是为了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的开合便利性,当然还有其他使用功能的指标等。防撞性能尤为重要,因为车辆发生侧碰时,缓冲距离很短,很容易就伤到车内人员。但是现有的车门在设计时仅考虑了对车内人员的保护功能,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车型车门外把手无法完全匹配车门外造型,凸出于车门外表面,形成外部凸出物,在碰撞事故中,可能增加刮伤、撞伤的危险性或加重被撞者的伤势;或在车身外表面增加手的操作凹槽特征;同时外部突出门把手增加空气阻力引发风噪,增加行驶油耗,影响整车品质,同时突出车门表面的把手破坏车身侧面腰线造型的连贯性,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及车门,以解决现有车门把手凸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电机执行器、第一曲臂、第二曲臂、转动块、第三曲臂、转动块销轴、把手;/n所述基座设于车门的内壁;/n所述电机执行器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n所述第一曲臂的第一端于所述电机执行器的输出端固连;/n所述第二曲臂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将所述第二曲臂分隔为第一曲臂段和第二曲臂段;所述第二曲臂通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臂段与所述第一曲臂的第二端相接;/n所述转动块销轴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内;/n所述转动块套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块销轴,所述转动块上设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电机执行器、第一曲臂、第二曲臂、转动块、第三曲臂、转动块销轴、把手;
所述基座设于车门的内壁;
所述电机执行器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
所述第一曲臂的第一端于所述电机执行器的输出端固连;
所述第二曲臂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将所述第二曲臂分隔为第一曲臂段和第二曲臂段;所述第二曲臂通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臂段与所述第一曲臂的第二端相接;
所述转动块销轴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内;
所述转动块套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块销轴,所述转动块上设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曲臂段相接;
所述基座的第二侧设有把手容置腔,所述把手设于所述把手容置腔内,且所述把手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转动块固连;所述车门上开有用于容置所述把手的槽孔,所述把手的第一侧穿设所述槽孔,且所述把手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车门的外壁齐平;
所述第三曲臂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将所述第三曲臂分隔为第三曲臂段和第四曲臂段;所述第三曲臂通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上的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曲臂段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接;所述第四曲臂段与外部锁具相接;
所述电机执行器带动所述第一曲臂转动至指定位置,所述第一曲臂通过相接的第一曲臂段带动所述第二曲臂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曲臂段移动;所述第二曲臂段通过相接的所述第一导向部带动所述转动块和所述把手转动,以实现所述把手的弹出;所述把手弹出后,用户拉动所述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所述转动块进一步转动,设于所述转动块上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锦夫,徐晓亮,王志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麦格纳汽车镜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