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树德专利>正文

双循环式民用型煤多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99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循环式民用型煤多用炉是由炉体水套、烟箱水套、空腔炉盖、清渣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水套、烟箱水套与暖气片相连形成一级循环水路,烟箱水套通过两根软管与空腔炉盖相连形成二级循环水路,烟箱内设有阻烟板,使烟余热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整个炉子燃烧效率高、热利用率高,且可四季使用,此外,该炉采用了转动炉箅式清渣机构,使清渣换煤不需在炉口处进行,既方便、又卫生。(*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循环式民用型煤多用炉。在现有技术中,民用型煤炉多集采暖、做饭和提供洗浴热水等功能于一体,其结构多是在炉体内设夹壁水套,水套设在保温层与炉瓦之间,炉口处设环形热水管,烟筒设夹层水套,炉体水套与热水管、烟筒水套及暖气片相连形成循环水路,进行供热采暖,同时,增设了二次通风装置,即用数根金属管将炉口与大气连通,如在ZL87213641.8和ZL87215077.1中公开的以及市场上销售的“冬宝”牌系列等型煤炉,均属此种类型,其不足之处在于1、设置在保温材料与炉瓦之间的水套,吸收了炉膛内大部分热量,使炉膛温度偏低;2、不能充分利用炉口的温度;3、烟筒为直通式,使烟的余热利用率低;4、清渣换煤仍需在炉口上方进行,既不卫生,也不方便;5、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只能在冬季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为适用的双循环式民用型煤多用炉。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如图所示,炉体水套(7)在炉体(1)外围,通过连接管(18)与烟箱水套(13)相连,经回水口(8)和出水口(6)与暖气片相连形成一级循环水路,炉盖(2)为拱形空腔,内储水,其上设有进水口(16)和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循环式民用型煤多用炉,它由炉体(1)、烟箱(5)、炉盖(2)、清渣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炉体(1)的外围设有炉体水套(7);b、炉盖(2)为拱形空腔,其上设有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c、烟箱水套(13)的前面 设有出水口(14)和进水口(15);d、烟箱(5)的烟道内设有阻烟板(12);e、清渣手柄(10)及支爪(11)组成转动炉篦式清渣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德
申请(专利权)人:王树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