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237697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栅极、栅极绝缘层、有源层、第一电极、钝化层以及像素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栅极上形成一凸起,所述沟道并不对应整个栅极,而是对应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即为有效栅极,所述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栅极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小沟道的长度,沟道电阻进而减小,可以在显示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减小显示面板的功耗,同时也可以提高显示屏开口率,增加分辨率。在制备栅极与凸起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半色调掩膜板工艺一同制备,可以减小掩膜板的数量,减小成本;在制备有源层时,通过使用金属剥离工艺(lift‑off)可以减低生产成本。

Array substr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当栅极施加正电压时,栅压在栅绝缘层中产生电场,电场线由栅电极指向半导体表面,并在表面处产生感应电荷;随着栅电压增加,半导体表面将由耗尽层转变为电子积累层,形成反型层。当达到强反型时(即达到开启电压时),源漏极间加上电压就会有载流子通过沟道。当源漏电极电压很小时,导电沟道近似为一恒定电阻,漏电流随源漏电压增加而线性增大;当源漏电极电压很大时,它会对栅极电压产生影响,使得栅极绝缘层中电场由源端到漏端逐渐减弱,半导体表面反型层中电子由源端到漏端逐渐减小,沟道电阻随着源漏电压增大而增大,漏电流增加变得缓慢,对应线性区向饱和区过渡;当源漏电极电压增到一定程度,漏端反型层厚度减为零,电压继续增加,器件则进入饱和区。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大小决定了显示面板的功耗,根据薄膜晶体管栅极调控机制,通过改变器件的沟道长度实现对器件阈值电压的调控,与通常的晶体管阈值电压调控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且阈值电压调控范围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n栅极,设于所述基板上,具有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栅极的宽度;/n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所述栅极以及所述凸起上;/n有源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有源层包括第一堤坝以及第二堤坝,在所述第一堤坝以及所述第二堤坝之间形成一沟道;/n第一电极,设于所述有源层上;/n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有源层、以及所述栅极绝缘层上;/n像素电极,设于所述钝化层上,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有源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栅极,设于所述基板上,具有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栅极的宽度;
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所述栅极以及所述凸起上;
有源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有源层包括第一堤坝以及第二堤坝,在所述第一堤坝以及所述第二堤坝之间形成一沟道;
第一电极,设于所述有源层上;
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有源层、以及所述栅极绝缘层上;
像素电极,设于所述钝化层上,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有源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源层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
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铟镓锌氧化物、氧化锌、铟镓锌氧化物、锌锌氧化物或铟镓锌锡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型;和/或,
所述凸起的上侧的形状包括线性、波形或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钝化层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下凹至所述第一堤坝表面,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有源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为源级,设于所述第二堤坝上。


6.一种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板;
沉积一第一金属膜于所述基板上,通过半色调掩膜板工艺图案化所述第一金属膜形成一栅极,所述栅极具有一凸起;
沉积一栅极绝缘层于所述基板、所述栅极以及所述凸起上;
形成一有源层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有源层包括第一堤坝以及第二堤坝,在所述第一堤坝以及所述第二堤坝之间形成一沟道;
沉积第二层金属膜并图案化所述第二层金属膜形成一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