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的,涉及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显示产品经过长时间发展日趋成熟,近期发展迅速,已经逐步在终端产品中现身。目前OLED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比如补偿方法。常见的补偿方法为电学补偿,但由于电学补偿效果有限,现提出光学补偿方法,具体为在像素中添加光敏器件以感受OLED发光的强弱,将光敏器件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OLED的方法实现相应的补偿。但目前相关技术中得到的能够实现光学补偿的OLED显示背板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基本上处于大电流的状态,而光敏器件也具有较大的暗电流(即显示器件呈暗态时光敏器件中的电流),且很难通过其他工艺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严重影响了OLED显示背板的使用性能。因而,目前OLED显示背板相关技术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能够实现光学补偿,且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能理想的显示背板。r>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n薄膜晶体管结构层,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设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和层间介质层,且所述层间介质层的刻蚀速率小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薄膜晶体管结构层,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设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和层间介质层,且所述层间介质层的刻蚀速率小于
多个光敏器件,多个所述光敏器件间隔设在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光敏传感器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基板设置,其中,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且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7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位于所述光敏器件下方的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漏极中的源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且所述源极远离所述源漏极中的漏极的一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敏传感器远离所述漏极的一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大于等于7微米;
位于所述光敏器件下方的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漏极中的漏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且所述漏极远离所述源漏极中的源极的一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敏传感器远离所述源极的一侧的边缘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大于等于7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背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子像素,所述光敏器件设在多个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间隙处,且所述光敏器件为长条形,所述光敏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自独立的分布有多个所述子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为PIN型光敏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有机阻挡层,所述有机阻挡层设在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和所述光敏器件之间,且所述有机阻挡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阻挡层包括多个子有机阻挡层,每个所述子有机阻挡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一个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阻挡层为整层结构,整层结构的所述有机阻挡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多个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家煜,刘雪,李正亮,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