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466 阅读:6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装置,汽车油箱通过供、回油管依次与柴油发动机、旋塞阀Ⅱ、锅炉油箱、旋塞阀Ⅳ、旋塞阀Ⅴ及锅炉相连接,形成自动供油系统;同时,汽车油箱通过回油管和旋塞阀Ⅰ连接在柴油发动机引出的回油管上,旋塞阀Ⅲ一端连接汽车油箱回油管,另一端分别与接于锅炉油箱上缘的溢流管及接于旋塞阀Ⅳ出口的回油管相通连,形成回油系统。实现了安全、快捷、省力、节能和不占用车厢内有用空间的多重功能,提高了蒸汽车的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蒸汽时间。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使用时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燃油供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为车载燃油锅炉自动循 环供给燃油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由机动车及其装载的锅 炉所组成的可移动的蒸汽发生装置,方便了人们不同场合的需求。蒸汽车虽然 集中了很多先进技术,具有较高的装备水平,但是也存在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根据安全规定,固定的燃油锅炉的燃油箱有两个设于地下的一个为锅炉 的主油箱;在地上的一个称作锅炉日常油箱。为满足供油的需要,要求锅炉日 常油箱的底部必须建在与锅炉高压油泵等高以上的位置才能保证向锅炉不间断 供油。锅炉较长时间停炉或不使用时,必须将锅炉日常油箱的剩余燃油卸回锅 炉的主油箱。而燃油的装卸则采用输油泵抽取或人工灌装的方式完成。目前,车载燃油锅炉的高压油泵尚无法将燃油从低处的汽车油箱内吸上来。 为了保证锅炉不间断的工作和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有的将燃油蒸汽锅炉日常 用燃油箱设计得大且具有一定的高度,采用人工灌装,以便保证向锅炉不间断 供油。还有的安装一台靠电动机驱动的输油泵,将燃油从汽车油箱内抽灌到锅 炉日常油箱内。然而,采用输油泵必然要占据车辆有限的空间和电源,如果输 油泵或电源任一方出现故障,都直接影响锅炉的生产,不得不靠人工灌装,不 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而且很容易溢洒,造成损失,且既不安 全又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柴油发动机供油装置的回油压力为车 载锅炉自动供油,且通过阀门操纵实现自动卸油的装置。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装置,是由汽车油箱、柴油发动机、锅炉油箱、 锅炉、供油管、回油管、溢流管及旋塞阀I、 II 、 III、 IV、 V所组成;汽车油 箱通过供油管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柴油发动机通过回油管依次与旋塞阀II、锅 炉油箱、旋塞阀IV、旋塞阀V及锅炉相连接,形成自动供油系统;同时,汽车 油箱通过回油管和旋塞阀I连接在柴油发动机引出的回油管上,旋塞阀III一端 连接汽车油箱回油管,另一端分别与接于锅炉油箱上缘的溢流管及接于旋塞阀 IV出口的回油管相通连,形成回油系统。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锅炉油箱内的油位及油温,因此在用蝶形螺栓安装在 锅炉软水箱盖上的锅炉油箱一侧设有油量油温观察孔。如果用两位三通阀分别代替旋塞阀i和旋塞阀n或旋塞阀i和旋塞阀in或旋塞阀iv和旋塞阀v,旋塞阀的数量至少为3个。另外,将旋塞阀I和旋塞阀II改为电磁阀,通过导线与安装在锅炉油箱内的油位传感器连接,油位传感器根据油箱的油位高低接通或 断开电磁旋塞阀及发动机的点火开关,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地向锅炉供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尚未开发利用于其他用途的汽车柴油发动机供油装置的回油压力用于车 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和自动循环放回汽车油箱内,实现了蒸汽车锅炉燃油供给 自动化,解决了车载燃油蒸汽锅炉日常油箱用人工或增加其他机械、电气设备 装、卸燃油而造成劳动强度增加,不方便、不及时、不安全的问题,实现了安 全、快捷、省力、节能和不占用车厢内有用空间的多重功能,大大提高了蒸汽 车的工作效率,縮短了生产蒸汽时间。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和拆卸,使用时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附图为车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汽车油箱,2为供油管,3为柴油发动机,4为旋塞阀I, 5为旋塞阀II, 6为锅炉油箱,7为旋塞阀W, 8为旋塞阀V, 9为锅炉,IO为溢流 管,ll为旋塞阀III, 12为回油管。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是由汽车油箱1、柴油发动机3、锅炉油箱6、锅 炉9、供油管2、回油管12、溢流管10及旋塞阀I4、旋塞阀I15、旋塞阀IIIll、 旋塞阀IV7和旋塞阀V8所组成。若用两位三通阀分别代替旋塞阀I 4和旋塞阀 115或旋塞阀I 4和旋塞阀IIIll或旋塞阀IV7和旋塞阀V8,旋塞阀的数量至少 为3个。连接汽车油箱1的有两条油管,即一条供油管和一条回油管。汽车油箱1 通过供油管2与柴油发动机3连接,柴油发动机3通过回油管12和旋塞阀I15 与锅炉油箱6连通。在锅炉油箱6下部有一条通过旋塞阀IV7和旋塞阀V8与锅 炉9相连接的回油管路,形成由回油管连通的经过汽车油箱1一旋塞阀II5—锅 炉油箱6—旋塞阀IV7—旋塞阀V8—锅炉9的自动供油系统。另夕卜,在柴油发动 机3和旋塞阀I15之间的回油管12上有一条通过回油管12、旋塞阀I 4连接汽 车油箱1的回油管路。同时,通过旋塞阀IIIll,将接于锅炉油箱6上缘的溢流 管10和接于旋塞阀IV7出口的回油管连接到汽车油箱1的回油管路12上,形成 一个由三条分支构成的回油系统。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锅炉油箱6内的油位及油温,在锅炉油箱6的一侧设 有油量油温观察孔;锅炉油箱6则用蝶形螺栓安装在锅炉软水箱盖上,便于操 作人员用手就能把蝶形螺栓拧松,将锅炉油箱6拆下或装上紧固。另外,可将旋塞阀I4和旋塞阀II5改为电磁阀,与安装在锅炉油箱6内的 油位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油位传感器根据油箱的油位高低接通或断开电磁旋 塞阀及发动机的点火开关,可以实现锅炉供油的自动控制,而无须人员值守。本技术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是关闭旋塞阀I4、旋塞阀IIIll及旋塞阀IV7,其他旋塞阀打开,柴油发动机 3通过回油压力可将汽车油箱1内的柴油送入锅炉油箱6内。关闭旋塞阀I4、旋塞阀II5和旋塞阀I1111,余为打开,锅炉油箱6可直接 向锅炉9内供油。关闭旋塞阀14和旋塞剛mi,余为打开,供油系统可边向锅炉油箱6内供 油,同时锅炉油箱6向锅炉9供油。锅炉9停用后,根据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规定,锅炉油箱6内不能存放燃油。 打开旋塞阀IIIll、旋塞阀IV7及旋塞阀V8,余皆关闭,锅炉9和锅炉油箱6内 的燃油瞬时就会返回汽车油箱6内。关闭旋塞阀Il5和旋塞阀ni11,余为打开,汽车发动机3的回油注入汽车油 箱l,回油实现小循环,恢复汽车正常回油管路设计。关闭旋塞阀I4、旋塞阀II5和旋塞阀V8,余为打开,则锅炉油箱6内及溢 流管10流出的燃油可返回汽车油箱1。关旋塞阀14和旋塞阀IV7,开旋塞阀II5和旋塞阀I1111,而旋塞阀V8开或 关均可,即可以实现将柴油发动机3的回油输送到锅炉油箱6内。油箱装满后, 多余的燃油通过溢流管10和旋塞阀IIIll流回汽车油箱1,实现回油大循环。本技术可以在蒸汽车接到出车指令前即打开或关闭所需的阀门,待车 到达作业地点时,锅炉油箱6已装满燃油,可立即进行锅炉点火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汽车油箱、柴油发动机、锅炉油箱、锅炉、供油管、回油管、溢流管及旋塞阀I、II、III、IV、V所组成;汽车油箱通过供油管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柴油发动机通过回油管依次与旋塞阀II、锅炉油箱、旋塞阀IV、旋塞阀V及锅炉相连接,形成自动供油系统;同时,汽车油箱通过回油管和旋塞阀I连接在柴油发动机引出的回油管上,旋塞阀III一端连接汽车油箱回油管,另一端分别与接于锅炉油箱上缘的溢流管及接于旋塞阀IV出口的回油管相通连,形成回油系统。2、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用蝶 形螺栓安装在锅炉软水箱盖上的锅炉油箱一侧设有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燃油锅炉自动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汽车油箱、柴油发动机、锅炉油箱、锅炉、供油管、回油管、溢流管及旋塞阀Ⅰ、Ⅱ、Ⅲ、Ⅳ、Ⅴ所组成;汽车油箱通过供油管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柴油发动机通过回油管依次与旋塞阀Ⅱ、锅炉油箱、旋塞阀Ⅳ、旋塞阀Ⅴ及锅炉相连接,形成自动供油系统;同时,汽车油箱通过回油管和旋塞阀Ⅰ连接在柴油发动机引出的回油管上,旋塞阀Ⅲ一端连接汽车油箱回油管,另一端分别与接于锅炉油箱上缘的溢流管及接于旋塞阀Ⅳ出口的回油管相通连,形成回油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陈海伊津李生洲张联肖杨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