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蒸汽文氏阀及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2728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蒸汽文氏阀及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燃油蒸汽文氏阀包括:包括阀体和单向结构(24),阀体内设有吸气通道(A)、进气通道(B)和出气通道(C),吸气通道(A)、进气通道(B)和出气通道(C)分别在阀体上形成吸气端(A’)、进气端(B’)和出气端(C’),单向结构(24)形成在吸气通道(A)内,进气通道(B)与出气通道(C)连通,单向结构(24)与出气通道(C)之间设有文氏管芯(23),能够在进气通道(B)内通入气体时形成负压以将单向结构(24)打开。此种燃油蒸汽文氏阀能够使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通过不同路径回收燃油蒸汽,同时还能阻止燃油蒸汽从发动机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蒸汽文氏阀,以及采用此种文氏阀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均配备有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EVAP),目前常见的比较简单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由燃油箱、活性碳罐、碳罐控制电磁阀及各种汽车管路总成(脱附管)等组成。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能够存储燃油系统产生的燃油蒸汽(HC),并阻止燃油蒸汽泄露到大气中,同时将收集的燃油蒸汽适时地送入进气歧管,与正常气体混合后进入发动机燃烧,使燃油得到充分利用。其中,活性碳罐是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中贮存燃油蒸汽的部件,活性碳罐的下部与大气相通,上部有接头与油箱相连,用于收集和清除燃油蒸汽,中间是活性炭粒,它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经油箱管道进入活性碳罐后,蒸汽中的燃油分子被吸附在活性炭颗粒表面,活性碳罐还设有一个出口,由软管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连。软管的中部设一个常闭的活性碳罐电磁阀,以控制管路的通断。另外,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一般由发动机控制模块进行控制,以更加精确地控制燃油蒸发流量。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上采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就涉及到涡轮在启动和不启动两种工况下燃油蒸汽回收的问题,同时还要阻止燃油蒸汽从发动机回流,从而对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起到有效的功能提升和保障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燃油蒸汽文氏阀及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涡轮启动和不启动两种工况下燃油的回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油蒸汽文氏阀,包括阀体和单向结构24,所述阀体内设有吸气通道A、进气通道B和出气通道C,所述吸气通道A、所述进气通道B和所述出气通道C分别在所述阀体上形成吸气端A’、进气端B’和出气端C’,所述单向结构24形成在所述吸气通道A内,所述进气通道B与所述出气通道C连通,所述单向结构24与所述出气通道C之间设有文氏管芯23,能够在所述进气通道B内通入气体时在所述阀体内形成负压以将所述单向结构24打开。进一步地,所述文氏管芯23具有中央通孔,所述中央通孔作为所述出气通道C,所述文氏管芯23位于所述阀体内的一端作为负压形成端D,另一端作为所述出气端C’,所述出气端C’的尺寸大于所述负压形成端D。进一步地,所述出气通道C为位于所述负压形成端D’和所述出气端C’之间的锥形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文氏管芯23的安装通道,所述文氏管芯23设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文氏管芯23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在部分长度上为锥形配合,且所述文氏管芯23和所述安装通道之间设有止推面。进一步地,所述文氏管芯23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通道B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单向结构24包括:支撑凸缘241、阀片242和密封凸缘243,所述密封凸缘243设在所述单向结构24的进气口处,所述支撑凸缘241设在所述单向结构24的排气口处,所述阀片242设在所述支撑凸缘241和所述密封凸缘243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阀片242抵靠在所述密封凸缘243上以实现密封连接,并能在脱离所述密封凸缘243时实现所述吸气端A’与所述出气端C’的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凸缘241的顶端呈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进气通道B和所述出气通道C设在所述第二壳体22内,所述出气通道C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1和所述第二壳体22内,所述密封凸缘243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1上,所述支撑凸缘241设在所述第二壳体22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阀。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滤器1、中冷器3、碳罐11、碳罐电磁阀9、三通管件8、第二单向阀7、发动机4,所述碳罐11通过所述碳罐电磁阀9、所述三通管件8和所述第二单向阀7与所述发动机4前的进气歧管5连通,所述燃油蒸汽文氏阀2的进气端B’与所述空滤器1连通,吸气端A’与所述三通管件8连通,所述出气端C’与所述中冷器3连通。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燃油蒸汽文氏阀,通过在吸气通道内设置单向结构,在单向结构与出气通道之间设置文氏管芯,并使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连通,能够使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通过不同的路径回收燃油蒸汽,实现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涡轮启动和不启动两种工况下的燃油回收,同时还能阻止燃油蒸汽从发动机回流,从而为整个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起到有效的功能提升和安全保障作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燃油蒸汽文氏阀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燃油蒸汽文氏阀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空滤器;2-燃油蒸汽文氏阀;3-中冷器;4-发动机;5-进气歧管;6-节气门;7-第一单向阀;8-三通管件;9-碳罐电磁阀;10-燃油箱;11-碳罐;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文氏管芯;24-单向结构;241-支撑凸缘;242-阀片;243-密封凸缘;A-吸气端;B-进气端;C-出气端;A’-吸气通道;B’-进气通道;C’-出气通道;D-负压形成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本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竖直”和“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为了能够实现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在涡轮启动和不启动两种工况下的燃油回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蒸汽文氏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单向结构(24),所述阀体内设有吸气通道(A)、进气通道(B)和出气通道(C),所述吸气通道(A)、所述进气通道(B)和所述出气通道(C)分别在所述阀体上形成吸气端(A’)、进气端(B’)和出气端(C’),所述单向结构(24)形成在所述吸气通道(A)内,所述进气通道(B)与所述出气通道(C)连通,所述单向结构(24)与所述出气通道(C)之间设有文氏管芯(23),能够在所述进气通道(B)内通入气体时在所述阀体内形成负压以将所述单向结构(24)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蒸汽文氏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单向结构(24),
所述阀体内设有吸气通道(A)、进气通道(B)和出气通道(C),
所述吸气通道(A)、所述进气通道(B)和所述出气通道(C)分别
在所述阀体上形成吸气端(A’)、进气端(B’)和出气端(C’),所
述单向结构(24)形成在所述吸气通道(A)内,所述进气通道(B)
与所述出气通道(C)连通,所述单向结构(24)与所述出气通道(C)
之间设有文氏管芯(23),能够在所述进气通道(B)内通入气体时
在所述阀体内形成负压以将所述单向结构(24)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文氏管芯(23)具有中央通孔,所述中央通孔作为所述出气通道(C),
所述文氏管芯(23)位于所述阀体内的一端作为负压形成端(D),
另一端作为所述出气端(C’),所述出气端(C’)的尺寸大于所述负
压形成端(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出气通道(C)为位于所述负压形成端(D’)和所述出气端(C’)之
间的锥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阀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文氏管芯(23)的安装通道,所述文氏管芯
(23)设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文氏管芯(23)与所述安装通道之
间在部分长度上为锥形配合,且所述文氏管芯(23)和所述安装通道
之间设有止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文氏管芯(23)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通道(B)的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单向结构(24)包括:支撑凸缘(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玲郭松涛于水丰张桂禄赵艳李洋赞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