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冷却滚筒冷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56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冷却滚筒冷渣机涉及锅炉辅机。包括底座、滚筒、多支内置螺旋片的输渣管、冷却水芯管及套管、进渣锥筒、传动装置、进渣装置、冷却水接头、及电控系统,进渣箱一侧设有引风口并连接引风机。输渣管表面具有散热翅片。漏斗接管内套耐磨管。进渣锥筒内表面、输渣管内壁以及螺旋片之表面涂有防护涂料层。本冷却机的优点是,在已有水冷却基础上,增设引风口并连接引风机,使该冷渣机实现了风冷、水冷双冷却,同时,输渣管表面增设散热翅片,提高了热渣冷却效果和效率,提高了热量回收率,节能环保。进渣漏斗接管内加耐高温耐磨内套管,热渣通流部件表面涂敷防护涂料层,提高了设备耐高温、耐磨性能,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辅机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专为循环硫化床锅炉热渣冷却用的冷渣机。
技术介绍
:电厂锅炉燃烧后所排放的炉渣温度很高(1000℃左右),不利于运输,且造成热量浪费,目前,热渣冷却,一是土办法,将热渣倒入冷却水池,冷却后用抓斗捞出,效率低,热量不能回收,属落后工艺已基本不用;二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滚筒冷渣机,是于滚筒内安装多支内置螺旋片的输渣管,热渣由进渣漏斗、接管、弯管、锥筒进入各输渣管,随滚筒的转动,热渣在输渣管内在螺旋片导流作用下向前翻滚动,冷却水由冷却水套管进入滚筒内,再经芯管排出,如此热交换,使热渣冷却。现有冷渣机存有如下几点不足:一是,仅通过水冷却,热交换效率仍显不高,二是,进渣漏斗接管接触刚加入的高温热渣,且摩擦力大,使用寿命短、易损,三是,热渣通流部件如进渣锥筒、输渣管、螺旋片受高温炉渣的摩擦,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冷渣机的不足和缺陷,加以改进,提供一种风冷、水冷双冷却滚筒冷渣机,达到热交换效率高、热量回收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之目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双冷却滚筒冷渣机,包括底座-->1、滚筒2、滚筒内多支内置螺旋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为循环硫化床锅炉热渣冷却用的双冷却滚筒冷渣机,包括底座(1)、滚筒(2)、滚筒内多支内置螺旋片(12)的输渣管(11)、滚筒内腔中心冷却水芯管(20)及其套管(16)、滚筒内一端之进渣锥筒(14)、由电机(3)减速机(4)齿圈(5)链条(6)托圈(8)滚轮(9)构成的传动装置、由进渣漏斗(21)漏斗接管(22)进渣弯管(24)进渣箱(25)构成的进渣装置、由进水管(30)出水管(32)构成的冷却水接头(29)、以及由测温元件和控制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进渣箱(25)一侧设有引风口(37)连接引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专为循环硫化床锅炉热渣冷却用的双冷却滚筒冷渣机,包括底座(1)、滚筒(2)、滚筒内多支内置螺旋片(12)的输渣管(11)、滚筒内腔中心冷却水芯管(20)及其套管(16)、滚筒内一端之进渣锥筒(14)、由电机(3)减速机(4)齿圈(5)链条(6)托圈(8)滚轮(9)构成的传动装置、由进渣漏斗(21)漏斗接管(22)进渣弯管(24)进渣箱(25)构成的进渣装置、由进水管(30)出水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光李沂孙培芹穆杰华李云峰卢康平殴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畅隆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