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61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包括门框(1),门框(1)的顶端设有与炉门(12)连接的提升装置(2),门框(1)上位于炉门(12)的外侧设有滚动轴承(11)和压紧装置(3),压紧装置(3)包括压杆(31),压杆(31)通过底板(32)安装在门框(1)的外侧,底板(32)上设有安装座(33),安装座(33)内设有通槽(34),压杆(31)穿过通槽(34)并与安装座(33)转动连接,压杆(31)的一端设有推块(35),推块(35)上铰接有液压缸(36)的活塞杆,压杆(31)的另一端用于压紧炉门(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炉门密封性、改善加热保温性能特点。

Door structure of trolley type resistance soaking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退火炉炉门结构,特别是一种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
技术介绍
在金属件表面处理时,退火是一种重要的处理工艺,起到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和消除组织缺陷的作用,因此退火炉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设备,为了保持退火炉内部加热温度,炉门的保温结构非常重要。现有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在升降过程中不足以靠自重贴紧炉体的炉口位置,在关闭时没有将炉门压向炉口的压紧机构或者压紧机构的压紧力不稳定,炉体内的高温也会对炉体和炉门造成冲击,使得炉门与炉体之间可能存在间隙,炉门密封性较差,导致炉体内的热量及从缝隙处外泄,加热保温效果不理想。因此,现有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存在炉门密封性较差、加热保温性能不够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本技术具有提高炉门密封性、改善加热保温性能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包括门框,门框的顶端设有与炉门连接的提升装置,门框上位于炉门的外侧设有滚动轴承和压紧装置,滚动轴承上设有辊套,压紧装置包括压杆,压杆通过底板安装在门框的外侧,底板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通槽,压杆穿过通槽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压杆的一端设有推块,推块上铰接有液压缸的活塞杆,压杆的另一端用于压紧炉门。前述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中,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卷扬机上卷绕有钢丝绳,门框的顶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链轮,链轮上卷绕有链条,链条的一端设有与钢丝绳连接的挂钩,链条的另一端绕过链轮与炉门的顶端连接。前述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中,所述滚动轴承和压紧装置均设置四个,分别位于门框的上下左右四处。前述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中,所述炉门的内侧设有电阻带。前述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中,所述门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器。前述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中,所述门框上位于压杆的下方设有接近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提升装置用于提升或者降落炉门,设置的滚动轴承与辊套配合,用于对炉门进行定位,滚动轴承位于炉门的外侧,炉门提升和下降时炉门的外侧面始终紧贴辊套的辊面,使得炉门靠近炉体,炉门升降位置准确,与炉体的炉口位置相适配,不易偏移,且炉门升降时与辊套之间为滚动摩擦,磨损小,移动顺滑,不易卡住;设置的压紧装置利用压杆在液压缸的带动下压紧炉门,使得炉门内侧的保温层和炉体内部的保温层紧密贴合,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提高加热保温性能。因此,本技术具有提高炉门密封性、改善加热保温性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门框;11、滚动轴承;12、炉门;13、保温层;14、电阻带;15、限位器;16、接近开关;2、提升装置;21、卷扬机;22、钢丝绳;23、转动轴;24、链轮;25、链条;26、挂钩;3、压紧装置;31、压杆;32、底板;33、安装座;34、通槽;35、推块;36、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如图1-3所示,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包括门框1,门框1的顶端设有与炉门12连接的提升装置2,门框1上位于炉门12的外侧设有滚动轴承11和压紧装置3,滚动轴承11上设有辊套,压紧装置3包括压杆31,压杆31通过底板32安装在门框1的外侧,底板32上设有安装座33,安装座33内设有通槽34,压杆31穿过通槽34并与安装座33转动连接,压杆31的一端设有推块35,推块35上铰接有液压缸36的活塞杆,压杆31的另一端用于压紧炉门12。设置的提升装置2用于提升或者降落炉门12,设置的滚动轴承11与辊套配合,用于对炉门12进行定位,滚动轴承11位于炉门12的外侧,炉门12提升和下降时炉门12的外侧面始终紧贴辊套的辊面,使得炉门12靠近炉体,不会向外过于偏移,炉门12升降位置准确,与炉体的炉口位置相适配,不易偏移,且炉门12升降时与辊套之间为滚动摩擦,磨损小,移动顺滑,不易卡住;设置的压紧装置3利用压杆31在液压缸36的带动下压紧炉门12,使得炉门12内侧的保温层13和炉体内部的保温层13紧密贴合,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提高加热保温性能。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卷扬机21,卷扬机21上卷绕有钢丝绳22,门框1的顶端设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上设有链轮24,链轮24上卷绕有链条25,链条25的一端设有与钢丝绳22连接的挂钩26,链条25的另一端绕过链轮24与炉门12的顶端连接。所述提升装置2设有两个,两个提升装置2中的链条25分别与炉门12的左右两端连接,保证炉门12升降的稳定性,通过链条25与炉门12连接,使炉门12在升降时自动远离门框1,避免门框1与炉门12之间发生刮擦,造成磨损和提升的卡滞。所述滚动轴承11和压紧装置3均设置四个,分别位于门框1的上下左右四处。滚动轴承11和压紧装置3设置多个且对称分布均衡,对门框1的定位和压紧作用更好。所述炉门12的内侧设有保温层13,保温层13的内侧设有电阻带14。加强对退火炉的加热保温处理,改善退火炉的加热保温性能。所述门框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器15,所述限位器15可以采用型号为SYME3Z-L30N1的漫反射式方形激光开关,其连接电路和工作原理属于现有常规的技术手段。设置的限位器15用来限制炉门12升降的极限位置,从而保证炉门12与炉体之间的配合更精确。所述门框1上位于压杆31的下方设有接近开关16。接近开关16可以采用型号为E3JK-PK100的漫反射式光电开关传感器。其连接电路为现有的常规的连接电路。设置的接近开关16用来限制压杆31的位置,使得压杆31更好地压紧炉门12。工作过程:需要进料时,启动提升装置2,卷扬机21卷绕钢丝绳22,通过链条25将炉门12提升,此时压杆31在液压缸36的带动下退回到原始位置,不对炉门12进行压制,炉门12在滚动轴承11的定位作用下移动准确、顺滑,待炉门12与门框1上侧的限位器15接触,炉门12停止移动,此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此时开始装料,待装料完成后,炉门12在提升装置2的作用下降落,直至与门框1下侧的限位器15接触,此时炉门12下降到位,炉门12停止移动,然后位于四处的压紧装置3中的压杆31均在液压缸36的带动下压紧炉门12,使得炉门12内侧的保温层13和炉体内部的保温层13紧密贴合,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提高加热保温性能,液压缸36的压力恒定,压杆31对炉门12的压紧力长时间保持稳定,对炉门12的压紧效果好,密封性能佳,且容易退回到原始位置,不易发生损坏的问题,使用寿命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门框(1)的顶端设有与炉门(12)连接的提升装置(2),门框(1)上位于炉门(12)的外侧设有滚动轴承(11)和压紧装置(3),滚动轴承(11)上设有辊套,压紧装置(3)包括压杆(31),压杆(31)通过底板(32)安装在门框(1)的外侧,底板(32)上设有安装座(33),安装座(33)内设有通槽(34),压杆(31)穿过通槽(34)并与安装座(33)转动连接,压杆(31)的一端设有推块(35),推块(35)上铰接有液压缸(36)的活塞杆,压杆(31)的另一端用于压紧炉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门框(1)的顶端设有与炉门(12)连接的提升装置(2),门框(1)上位于炉门(12)的外侧设有滚动轴承(11)和压紧装置(3),滚动轴承(11)上设有辊套,压紧装置(3)包括压杆(31),压杆(31)通过底板(32)安装在门框(1)的外侧,底板(32)上设有安装座(33),安装座(33)内设有通槽(34),压杆(31)穿过通槽(34)并与安装座(33)转动连接,压杆(31)的一端设有推块(35),推块(35)上铰接有液压缸(36)的活塞杆,压杆(31)的另一端用于压紧炉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式电阻均热退火炉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卷扬机(21),卷扬机(21)上卷绕有钢丝绳(22),门框(1)的顶端设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上设有链轮(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双锁许增兵蔡晓峰王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