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式自身蓄热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95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式自身蓄热烧嘴,由空气进口(1)、煤气进口(2)、网状蓄热体(3)、导流片(4)、空气侧排烟出口(5)、煤气侧排烟出口(6)、烧嘴外壳(9)组成。其特征在于,烧嘴外壳(9)由耐热钢焊接而成,保温材料(8)紧贴烧嘴外壳内表面,十字形耐热铸件(7)把烧嘴内部分成四格,每格内填充直通网状蓄热体(3),适合于各种火焰炉,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控制方便,NO↓[X]生成少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式自身蓄热烧嘴,采用蓄热式热交换技术进行连续燃烧,适用于各种火焰炉。目前,蓄热式烧嘴是采用成对周期替换燃烧,需要两个烧嘴同时相对布置,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间断式燃烧,控制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连续燃烧的蓄热烧嘴,适合于各种火焰炉。本技术的构成本技术由空气进口(1)、煤气进口(2)、网状蓄热体(3)、导流片(4)、空气侧排烟出口(5)、煤气侧排烟出口(6)、烧嘴外壳(9)组成。其特征在于,烧嘴外壳(9)由耐热钢焊接而成,直径10mm-2000mm,长度100mm-2000mm。保温材料(8)紧贴烧嘴外壳内表面,十字形耐热铸件(7)把烧嘴内部分成四格,每格内填充直通网状蓄热体(3),十字形耐热铸件(7)伸出外壳部分为导流片(4)。(1)为空气进口(另一周期为空气侧排烟出口),空气流量50m3/h一20000m3/h。(2)为煤气进口(另一周期为煤气侧排烟出口),煤气热值为2500Kj/m3-20000Kj/m3,流量50m3/h-20000m3/h),(5)为空气侧排烟出口(另一周期为空气进口),(6)为煤气侧排烟出口(另一周期为煤气进口),空气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体式自身蓄热烧嘴,由空气进口(1)、煤气进口(2)、网状蓄热体(3)、导流片(4)、空气侧排烟出口(5)、煤气侧排烟出口(6)、烧嘴外壳(9)组成。其特征在于,烧嘴外壳(9)由耐热钢焊接而成,直径10mm-2000mm,长度100mm-2000mm;保温材料(8)紧贴烧嘴外壳内表面,十字形耐热铸件(7)把烧嘴内部分成四格,每格内填充直通网状蓄热体(3),十字形耐热铸件(7)伸出外壳部分为导流片(4);(1)为空气进口,空气流量50m3/h-20000m3/h;(2)为煤气进口,煤气热值为2500Kj/m↑[3]-20000Kj/m↑[3],流量50m↑[3]/h-20000m↑[3]/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民朱荣郭汉杰李士琦张少忠吴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