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汉生专利>正文

无锅筒多管状水管式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97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无锅筒多管状水管式蒸汽锅炉,由多层、多环集管器与多列互通的储蒸汽、储水管子组成,在锅炉内设置隔间耐火泥层、耐火泥墙、环围钢片、耐热钢环;形成一次燃烧室,二次热流循环道、三次热回收室,炉体外应用三种绝缘层进行绝热保温。此种锅炉以辐射方式进行传热,热效率高,管子寿命长,锅炉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锅炉,它的结构特征是无锅筒,多管状水管式蒸汽锅炉。传统蒸汽锅炉是锅筒曲管式或直管式水管锅炉,水管首末端则均匀与锅筒连接,上锅筒储存蒸汽,再无法充分加热,蒸汽干燥度低于90%,下锅筒储水并供下部水循环,这样结构易造成水循环不良,导致汽水共腾现象,局部水浓缩倍数过高,锅筒的结构是由钢板卷制,前、后以压力盖接合,当失控时,由于压力过高,局部过焚,或无水空焚时,可能引起爆炸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传统锅炉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无锅筒多管状水管式锅炉。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取消锅筒,应用多层、多环集管器,每一环集管器均连接二列交叉储蒸汽管或储水管,最内环集管器的储水管呈向内倾斜状,各层、各环集管器是互通的,在中层集管器(7)位置处,设置隔间耐火泥层(3)形成燃烧室(R1)和三次热回收室(R2),在燃烧室设置百火泥墙(2),在外环一列管子外侧(931)外侧自隔间耐火泥层(3)往下焊有一环圈钢片(9311),在外环二列管子(932)的外侧设置耐热钢环(44),耐热钢环(44)与环圈钢片(9311)形成二次热流循环道(45),耐热钢环(44)外设置陶瓷纤维层(41),矽酸钙绝热层(42)、岩棉层(43)构成绝热保温层。上述结构的作用集管器连接二列交叉储蒸汽管或储水管,增大传热面积;最内环集管器的储水管呈向内倾斜状,加大管距,使炉内热流产生紊流,热量分布均匀,均匀的热流使耐火泥墙以上水管直接与热流接触,热流从向内外流动,使水管加热均匀;各层、各环集管器是互通的,储水管中的水循环良好,下层集管器内均设有进水管,使进水均匀,水位在中层集管器内为上、下限位置,这样使水在中层集管器内进行循环,中层集管器至上层集管器间的蒸汽储存量加大;设置耐火泥墙(2),经燃烧机的火焰燃烧后呈现烙红色,该烙红色耐火泥墙对炉内产生辐射热,该辐射热对耐火泥墙(2)以外的储水管进行加热,由于火焰不直接接触储水管,延长管子寿命。当热流流到外环遇到环圈钢片(9311)延其向下流动,经环圈钢片(9311)下端进入二次热流循环道(45),由外环二列水管子(932)形成的冷水壁再次吸收热管,热流进入三次回收室(R2)热量被储蒸汽管吸收,提高蒸汽干燥度,被吸收后的热流进入烟囱排出。本技术的优点是无锅筒使用安全可靠,增加传热面积,热效率高,起磅快,10分钟内可得到7kg/cm2的饱和蒸汽,水循环良好,防止汽水共腾,水浓缩醅数低,水管受热均匀,炉压适中,燃烧顺畅,炉体采用三层保温层,绝热效果好,提高蒸汽干燥度为99%。下面对附图及件好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轴测图。图2本技术部分剖切轴测图。图3本技术纵向剖视图。图4本技术A-A剖视图。图5本技术B-B剖视图。图6本技术C-C剖视图。图7本技术D-D剖视图。件号R1-一次燃烧室7-中层集管器R2-三次热回收室71-中层内环集管器2-耐火泥墙72-中层中环集管器3-隔间耐火泥层74-中层最内环集管10-烟囱8-下层集管器11-蒸汽出口阀81-下层内环集管器12-安全阀82-下层中环集管器13-水位自测孔83-下层外环集管器14-侧烧式燃烧机84-下层最内环集管器15-可掀上盖811-进水管41-陶瓷纤维层821-进水管42-矽酸钙绝缘层831-进水管43-岩棉层911-内环一列管子44-耐热钢环912-内环二列管子45-二次热流循环道921-中环一列管子6-上层集管器922-中环二列管子61-上层内环集管器931-外环一列管子62-上层中环集管器932-外环二列管子63-上层外环集管器941-最内环一列倾斜管子64-上层最内环集管器942-最内环二列倾斜管子611-汽水分离器9311-环围钢片621-汽水分离器631-汽水分离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形轴测图,10-烟囱,11-蒸汽出口阀,12-安全阀,13-水位目测孔,14-侧烧式燃烧机,15-可掀上盖。图2至图7为本实施例内部结构图。本实施例无锅筒,储蒸汽管和储水管由椭园形上层集管器(6)、中层集管器(7)、下层集管器(8)、上层内环集管器(61)、上层中环集管器(62)、上层外环集管器(63)、中层内环集管器(71)、中层中环集管器(72)、中层外环集管器(73)、下层内环集管器(81)、下层中环集管器(82)、下层外环集管器(83)、中层最内环集管器(74)、下层最内环集管器(84)、内环一列管子(911)、内环二列管子(912)、中环一列管子(921)、中环二列管子(922)、外环一列管子(931)、外环二列管子(932)、最内环一列倾斜管子(941)、最内环二列倾斜管子(942)组成,各层、各环集管器是互通的。这样的设计增大传热面积,使炉内热流产生紊流,热量分布均匀,水管受热均匀,中层集管器(7)至上层集管器(6)之间的蒸汽储存量加大,水位在中层集管器(7)内为上、下限位置,这样使水在储水管和中层集水器(7)内循环良好,在上层集管器(6)内设有汽水分离器(611)、(621)、(631)以保持蒸汽的最佳干燥度,在下层集管器(8)内设有进水管(811)、(812)、(813),使进水均匀。在中层集管器(7)处,设置隔间耐火泥层(3),形成燃烧室(R1)和三次热回收室(R2),在燃烧室设置耐火泥墙(2),在外环一列管子(931)外侧自隔间耐火泥层(3)往下焊有一环围钢片(9311),在外环二列管子(932)的外侧设置耐热钢环(44),耐热钢环(44)与环围钢片(9311)形成二次热流循环道(45),耐热钢环(44)外设置陶瓷纤维层(41),矽酸钙绝热层(42)、岩棉层(43)构成绝热保温层。耐火泥墙(2),经燃烧机的火焰燃烧后,呈现烙红色,该烙红色耐火泥墙对炉内产生辐射热,对耐火泥墙(2)意外的储水管进行加热,由于火焰不直接接触储水管,延长管子寿命。当热流流到外环遇到环围钢片(9311)延其向下流动,经环围钢片(9311)下端进入二次热循环道(45),由外环二列管子(932)形成的冷水壁,再次吸收热量,热流进入三次回收室(R2),热量被储蒸汽管吸收提高蒸汽干燥度,被吸收后的热流进入烟囱排出。这样设计无锅筒锅炉的使用安全可靠,热效率高,依本实施例实验结果在一次燃烧室(R1)内的温度大约为1050℃-1150℃,经各列储水管之后进入二次循环道(45)内时温度为300℃-350℃,进入三次回收室(R2)被储蒸汽管吸收后至烟囱排出前温度为170℃-180℃,这样可以达到本案90%的热效率。如果再做烟囱的热回收则排出温度为100℃-110℃,可使热效率达92%。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无锅筒,储蒸汽管及储水管是由集管器连接,在锅炉内设置隔间耐火泥层(3)、耐火泥墙(2)、环圈钢片(9311)、耐热钢环(44);形成一次燃烧室(R1)、二次热流循环道(45)、三次热回收室(R2),炉体外应用三种绝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各环集管应用多层、多环集管器连接储蒸汽管和储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各环集管器均连接二列交叉的储蒸汽管或储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蒸汽锅炉,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无锅筒,储蒸汽管及储水管是由集管器连接,在锅炉内设置隔间耐火泥层(3)、耐火泥墙(2)、环圈钢片(9311)、耐热钢环(44);形成一次燃烧室(R1)、二次热流循环道(45)、三次热回收室(R2),炉体外应用三种绝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汉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