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燃气蒸发器,包括容器、换热器和燃烧器,换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主换热管、固设于每根主换热管内的至少一块隔板,两主换热管两端均设有密封端板,两主换热管内的隔板在轴向错位排列,在每块隔板两侧均设有连通两主换热管的数根横向换热管,一主换热管后端与烟囱相连;燃烧器包括风机、设于风机排风管内的燃气管、设于燃气管上的手动进气阀和点火器,排风管与另一主换热管的前端相通,在风机的进风口设有固定风板和旋转风门,固定风板和旋转风门重叠排列并均设有进风孔,旋转风门与一级连杆的一端铰接,一级连杆的另一端与二级连杆联接,二级连杆的一端与手动进气阀的手柄相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安装和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负荷稳定性好、产汽快及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特别是用于食用菌菌包杀菌的卧式燃气蒸发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食用菌菌包杀菌的蒸发器,普遍采用船形灶的敞口容器,在船形灶上通过支架摆放数个菌包,在船形灶内通入水,在船形灶下通过燃煤加热,产生蒸汽进行杀菌;该装置的缺点为:1)燃烧效率差,燃料利用率低;2)负荷稳定性差:加煤不及时,造成温度偏低,影响蒸包效果;加煤量偏大,造成放汽频繁,浪费热量;菌包废品率高;3)劳动强度大、劳动力费用高;4)对环境的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卧式燃气蒸发器,它具有高效节能、安装和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负荷稳定性好、调节快、产汽快及环境污染小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卧式燃气蒸发器,包括设有敞口的容器、换热器和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主换热管、固设于每根主换热管内的至少一块隔板,两主换热管两端均设有密封端板,两主换热管内的隔板在轴向错位排列,在每块隔板两侧均设有连通两主换热管的数根横向换热管,其中部分横向换热管位于两主换热管内相邻的两隔板之间,其中一主换热管的前端位于容器外,其中一主换热管的后端位于容器外,两主换热管的其余部分及所有横向换热管均位于容器内,位于容器外的主换热管后端与烟囱相连;所述燃烧器包括风机、设于风机排风管的燃气管、设于燃气管上的手动进气阀和点火器,排风管与位于容器外的主换热管的前端相通,在风机的进风口设有固定风板和套于芯轴上的旋转风门,固定风板和旋转风门重叠排列并均设有进风孔,旋转风门与一级连杆的一端铰接,一级连杆的另一端与二级连杆联接,二级连杆的一端与手动进气阀的手柄相联。使用时,在容器内注入水,将容器内的换热器淹没,通过支架在容器上摆放数个菌包;启动风机、打开手动进气阀、进行点火,同时通过两级连杆和旋转风门与固定风板使得燃气与风量的配比达到最佳,火焰喷入一主换热管内,受隔板的阻挡,火焰及烟气通过两主换热管及横向换热管形成多回程路径,与换热器充分换热,以加热水形成蒸汽,烟气由尾部的烟囱排出;本技术采用烟气完全在换热器内以折返式的多回程流动来产生蒸汽,不仅高效节能,且换热效率高、产汽快,燃气易于控制,负荷稳定性好,整个装置安装和使用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低及环境污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一级连杆和二级连杆均设有数个通孔,一级连杆和二级连杆通过穿过两连杆重叠的两通孔的螺钉及螺母联接;通过螺钉穿过两连杆不同的两通孔,便于调整燃气与风量的不同配比关系,满足不同燃烧工况的需要,调节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容器外的主换热管的前端密封端板上设有观火孔;可观察燃烧状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安装和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负荷稳定性好、调节快、产汽快及环境污染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向视图。图4为图1中燃烧器的放大图。图5为图4中固定风板的主视图。图6为图4中旋转风门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该卧式燃气蒸发器,包括设有敞口的容器1、换热器2和燃烧器3,容器1为船形灶,所述换热器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主换热管4和5、固设于每根主换热管4或5内的一块隔板6或7,两主换热管4和5两端均设有密封端板,两主换热管4和5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两隔板6、7在轴向错位排列,在每块隔板6或7两侧均设有连通两主换热管4和5的数根横向换热管8,其中部分横向换热管8位于两主换热管4和5内的两隔板6和7之间,其中主换热管4的前端位于容器外1,其内的隔板6位于隔板7前方,主换热管5的后端位于容器1外,两主换热管4和5的其余部分及所有横向换热管8均位于容器1内,位于容器1外的主换热管5后端与烟囱9相连;所述燃烧器3包括风机10、设于风机10的排风管11内的燃气管12、设于燃气管12上的手动进气阀13和点火器14,排风管11与位于容器1外的主换热管4的前端相通,在主换热管4的前端密封端板上设有观火孔15,在风机10的进风口设有固定风板16和套于芯轴18上的旋转风门17,固定风板16和旋转风门17重叠排列并均设有进风孔19或20,旋转风门17与一级连杆21的一端铰接,二级连杆22的一端与手动进气阀13的手柄26相联,一级连杆21和二级连杆22均设有数个通孔23或24,一级连杆21和二级连杆22通过穿过重叠的两通孔23和24的螺钉25及螺母联接;使用时,在容器1内注入水,将容器1内的换热器2淹没,通过支架在容器1上摆放数个菌包;启动风机10、打开手动进气阀13、进行点火,在转动手柄26的同时,通过一级连杆21和二级连杆22使得旋转风门17转动,进风孔20相对于进风孔19也转动,可控制风量,使得燃气与风量的配比总是达到最佳,火焰喷入主换热管4内,受隔板6的阻挡再进入主换热管5,受隔板7的阻挡再进入主换热管4,如此火焰及烟气通过两主换热管4、5及横向换热管8形成三回程路径,可与换热器充分换热,以加热容器1的水形成蒸汽,烟气由尾部的烟囱9排出;本技术在打开手动进气阀13时使得旋转风门17联动,燃气与风量的配比总是达到最佳,提高了燃烧效率,避免多余的风量进入排气管,减小共振、可降低噪音,并且烟气完全在换热器2内以折返式的多回程流动来产生蒸汽,不仅高效节能,且换热效率高、产汽快,燃气也易于控制,负荷稳定性好,整个装置安装和使用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低及环境污染;通过螺钉25穿过两连杆不同的两通孔23和24,便于调整燃气与风量的不同配比关系,满足不同燃烧工况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燃气蒸发器,包括设有敞口的容器、换热器和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主换热管、固设于每根主换热管内的至少一块隔板,两主换热管两端均设有密封端板,两主换热管内的隔板在轴向错位排列,在每块隔板两侧均设有连通两主换热管的数根横向换热管,其中部分横向换热管位于两主换热管内相邻的两隔板之间,其中一主换热管的前端位于容器外,其中一主换热管的后端位于容器外,两主换热管的其余部分及所有横向换热管均位于容器内,位于容器外的主换热管后端与烟囱相连;所述燃烧器包括风机、设于风机排风管内的燃气管、设于燃气管上的手动进气阀和点火器,排风管与位于容器外的主换热管的前端相通,在风机的进风口设有固定风板和套于芯轴上的旋转风门,固定风板和旋转风门重叠排列并均设有进风孔,旋转风门与一级连杆的一端铰接,一级连杆的另一端与二级连杆联接,二级连杆的一端与手动进气阀的手柄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卧式燃气蒸发器,包括设有敞口的容器、换热器和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主换热管、固设于每根主换热管内的至少一块隔板,两主换热管两端均设有密封端板,两主换热管内的隔板在轴向错位排列,在每块隔板两侧均设有连通两主换热管的数根横向换热管,其中部分横向换热管位于两主换热管内相邻的两隔板之间,其中一主换热管的前端位于容器外,其中一主换热管的后端位于容器外,两主换热管的其余部分及所有横向换热管均位于容器内,位于容器外的主换热管后端与烟囱相连;所述燃烧器包括风机、设于风机排风管内的燃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周全,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东联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