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87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其包括:驱动机构;弯管滚轮对,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两个滚轮之间形成管件的插入空间;转轴对,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另一端上套设有第一滚轮,第二转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另一端上套设有第二滚轮;辅助顶管块,固定在第一滚轮的远离第二滚轮的一侧。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转轴绕着第二转轴旋转,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滚轮一起运动而沿预设方向对管件进行弯折,辅助顶管块能够与第一滚轮一同对管件施加作用力而迫使该管件弯折。通过使用该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能够避免管件的外壁形成压痕或凹陷,提高管件弯折加工的加工质量。

A kind of die for making b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钢管弯折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钢管进行弯折造型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例如,在汽车制造
中,需对钢管进行弯折加工来制作座椅头枕杆支架。在对钢管进行弯折造型时,需要在弯管设备上安装弯管模具来对钢管进行多次弯折加工。但目前,在进行弯折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在管件的外壁上形成压痕或者较大面积的凹陷,这导致管件的加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管件的报废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通过使用该模具来对管件进行弯折加工,能够避免管件的外壁形成压痕或凹陷,提高管件弯折加工的加工质量,从而降低管件的报废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其包括:驱动机构;弯管滚轮对,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管件的插入空间;转轴对,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第二滚轮;辅助顶管块,其固定在第一滚轮的远离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侧,所述辅助顶管块上具有能够与所述管件的外壁的形状匹配的顶管面;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绕着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一转轴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滚轮一起运动而沿预设方向对所述管件进行弯折,而所述辅助顶管块能够在此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滚轮一同对所述管件施加作用力而迫使该管件弯折。优选地,该模具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滚轮之间的自动卡接组件,所述自动卡接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开始绕着第二转轴旋转时将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自动卡接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自动卡接组件包括卡钩、后座和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后端开口并能够容纳所述卡钩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容纳槽,所述卡钩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相铰接,所述弹性构件的后端与所述卡钩相抵靠,而其前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相抵靠;所述后座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且能够与所述卡钩的后端相抵靠;所述第一滚轮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槽;其中,当所述第一滚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后座相抵靠,所述弹性构件呈压缩状态,所述卡钩未卡入所述卡槽内;当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开始绕着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卡钩离开所述后座,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卡钩绕着其与所述容纳槽的铰接点旋转而卡入所述卡槽内。优选地,所述卡钩的后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后座相抵靠的突出部,当所述第一滚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后座迫使所述卡钩朝向所述容纳槽内运动而使得所述突出部运动到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弹性构件被压缩,所述卡钩位于所述卡槽的下方;当所述卡钩远离所述后座时,所述突出部能够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作用下从所述容纳槽的后端开口伸出,所述卡钩向上转动而卡入所述卡槽内。优选地,所述卡钩的后端设有能够部分容纳所述弹性构件的导向槽,所述弹性构件的后端与所述导向槽的后端相抵靠。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转轴绕着第一转轴旋转而带动所述第二滚轮沿预设方向的反方向对所述管件进行弯折,所述模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弯管滚轮对的上部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而其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所述顶板上设有能够与所述辅助顶管块的朝向所述第二滚轮的侧端面相抵靠的台阶面;其中,当所述第二转轴绕着第一转轴旋转时,所述顶板的台阶面能够推动所述辅助顶管块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辅助顶管块一同绕着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优选地,该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固定杆和位于所述辅助顶管块上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设有弹性连接件,当所述第二转轴朝向远离辅助顶管块的方向旋转时,所述弹性连接件能够拉动所述辅助顶管块和所述第一滚轮一同绕着第一转轴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端部、夹持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均为圆柱形,所述夹持部的直径从中部分别向上端和下端逐步增大,所述第二滚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滚轮的结构相同。优选地,该模具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后方导向轮对,所述导向轮对包括两个导向滚轮,两个所述导向滚轮之间形成管件的插入空间,所述导向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滚轮的结构相同。优选地,所述导向轮对的数量是两对,两对所述导向轮对的管件的插入空间与所述弯管滚轮对的管件的插入空间位于一条直线上。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其通过两个滚轮的配合来实现管件的弯折加工,这样的配合方式使得管件与模具之间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且滚轮能够为管件提供更好的支撑,避免管件弯曲的内侧出现变形。更重要的是,通过增设了辅助顶管块,其能够在推动管件弯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管件弯曲的外侧与模具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管件的外壁形成压痕或凹陷,提高管件弯折加工的加工质量,从而降低管件的报废率。另外,本技术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的第一滚轮、第一转轴和自动卡接组件的工作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的第一滚轮、第一转轴和自动卡接组件的工作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机构;2、弯管滚轮对;3、转轴对;4、辅助顶管块;5、自动卡接组件;6、顶板;7、导向轮对;21、第一滚轮;22、第二滚轮;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41、第一固定杆;51、卡钩;52、后座;53、弹性构件;61、台阶面;62、第二固定杆;211、卡槽;311、容纳槽;511、突出部;512、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包括驱动机构1、弯管滚轮对2、转轴对3和辅助顶管块4。弯管滚轮对2包括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22,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22之间形成管件的插入空间。转轴对3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第一转轴3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第一滚轮21,第二转轴32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第二滚轮22。辅助顶管块4固定在第一滚轮21的远离第二滚轮22的一侧,辅助顶管块4上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机构;/n弯管滚轮对,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管件的插入空间;/n转轴对,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第二滚轮;/n辅助顶管块,其固定在第一滚轮的远离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侧,所述辅助顶管块上具有能够与所述管件的外壁的形状匹配的顶管面;/n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绕着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一转轴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滚轮一起运动而沿预设方向对所述管件进行弯折,而所述辅助顶管块能够在此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滚轮一同对所述管件施加作用力而迫使该管件弯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弯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
弯管滚轮对,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管件的插入空间;
转轴对,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而其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第二滚轮;
辅助顶管块,其固定在第一滚轮的远离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侧,所述辅助顶管块上具有能够与所述管件的外壁的形状匹配的顶管面;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轴绕着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一转轴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滚轮一起运动而沿预设方向对所述管件进行弯折,而所述辅助顶管块能够在此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滚轮一同对所述管件施加作用力而迫使该管件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滚轮之间的自动卡接组件,所述自动卡接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开始绕着第二转轴旋转时将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自动卡接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卡接组件包括卡钩、后座和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后端开口并能够容纳所述卡钩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容纳槽,所述卡钩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相铰接,所述弹性构件的后端与所述卡钩相抵靠,而其前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相抵靠;所述后座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且能够与所述卡钩的后端相抵靠;所述第一滚轮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槽;
其中,当所述第一滚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后座相抵靠,所述弹性构件呈压缩状态,所述卡钩未卡入所述卡槽内;当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开始绕着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卡钩离开所述后座,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卡钩绕着其与所述容纳槽的铰接点旋转而卡入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的后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后座相抵靠的突出部,当所述第一滚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后座迫使所述卡钩朝向所述容纳槽内运动而使得所述突出部运动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兴杜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韬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兴韬五金有限公司上海巍韬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