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6244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车辆,所述排气系统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歧管、增压器、氮氧化物捕集器和颗粒捕集器,所述排气歧管、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中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采用无管路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的部件之间连接管路减小或被取消,且集成设置于缸盖上,从而减小了排气系统的所占体积。此外,排气系统的连接管路的减小或取消,热损失相应地减小,发动机可以为后处理提供充足的热源,充分有效率的利用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减少再生工况喷油策略中后喷油量,降低燃油消耗量,降低机油稀释风险。

Exhaust system and vehicle for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车辆排放要求的提高,相应地,后处理装置的体积和载体工作条件加严才能提高其处理效率,必然要求整车提供更大的布置空间和发动机提供更为复杂的燃烧控制策略。然而在不更改整车尺寸的前提下,需要对周边零部件进行变更,尤其对处于机舱内部及周边的零部件或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后处理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第一,后处理工作时需要发动机提供充足的热源,需要在燃烧控制策略当中增加后喷策略,该策略的增加会提高油耗,增加后处理再生时机油稀释的风险;第二,发动机工作工程中后处理系统作为单独的系统接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冲击,易造成后处理系统管路断裂、整车NVH性能恶化;第三,在采用低压EGR技术时,低压EGR取气管路长,易造成布置空间需求大、低压EGR介入燃烧迟滞时间长,低压EGR管路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的体积小,燃油消耗量和机油稀释风险低。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车辆,该车辆能耗低,环保性能佳。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包括:所述排气系统的管路中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歧管、增压器、氮氧化物捕集器和颗粒捕集器,所述排气歧管、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中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管路方式连接且集成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的部件之间连接管路减少或被取消,且集成设置于缸盖上,从而减小了排气系统的所占体积。此外,排气系统的连接管路的减少或取消,热损失相应地减小,发动机可以为后处理提供充足的热源,充分有效率的利用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减少再生工况喷油策略中后喷油量,降低燃油消耗量,降低机油稀释风险。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歧管、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中相邻的两个采用卡接方式连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颗粒捕集器在所述发动机的缸体上的投影与所述缸盖平齐,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呈L形布置。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呈U形布置。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连接于所述缸盖上,所述增压器与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的固定接头、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与所述缸盖的固定接头、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与所述颗粒捕集器的固定接头构成三点支撑结构。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通过第一支架连接于缸盖上,所述颗粒捕集器通过第二支架连接缸盖上且通过第三支架连接于悬置上。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排气歧管连接于所述缸盖上。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EGR系统,所述EGR系统连接于所述颗粒捕集器的后端且连接于所述缸盖上,所述EGR系统的取气管位于所述颗粒捕集器的左上方。进一步可选示例中,从俯视图方向看,所述EGR取气管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α在100-120°之间,从左视图方向看,所述EGR取气管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β在10-20°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的出气管路形成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出气口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锐角。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由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发动机排气温度并减少再生工况喷油策略中后喷油量,降低燃油消耗量,降低机油稀释风险。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后处理效率高,环保节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右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左视图。附图标记:排气系统100;排气歧管10;增压器20;氮氧化物捕集器30;混合腔31;颗粒捕集器40;缸盖50;第一支架61;第二支架62;第三支架63;第四支架64;EGR系统70;取气管71;缸体80;悬置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100。如图1-图4所示,该排气系统100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歧管10、增压器20、氮氧化物捕集器30和颗粒捕集器40。其中,排气歧管10与发动机的出气口连接用于燃烧废气排出,至少部分燃烧废气通过增压器20后,再通过氮氧化物捕集器30和颗粒捕集器40过滤之后对外排放或通过EGR系统70再次送回气缸中。所述排气歧管10、所述增压器20、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30和所述颗粒捕集器40中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采用无管路方式连接。换言之,所述排气歧管10与所述增压器20,所述增压器20与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30,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30与所述颗粒捕集器40之间的连接可以全部为无管路连接,或者一部分管路连接,另一部分无管路直接连接。参照图1-图3,所述排气歧管10、所述增压器20、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30和所述颗粒捕集器40集成设置于所述缸盖50上。也就是说,所述排气歧管10、所述增压器20、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30和所述颗粒捕集器40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于缸盖50上,并将上述部件作为一个整体设置于缸盖50上。由此,可以排气系统100合理布置于发动机上,减小排气系统100的占用空间,降低对整车布置空间的要求。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100,排气系统100的部件之间连接管路减少或被取消,且集成设置于缸盖上,从而减小了排气系统100的所占体积。此外,排气系统100的连接管路的减少或取消,热损失相应地减小,发动机可以为后处理提供充足的热源,充分有效率的利用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减少再生工况喷油策略中后喷油量,降低燃油消耗量,降低机油稀释风险。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歧管10、所述增压器20、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30和所述颗粒捕集器40中相邻的两个采用卡接方式连接。例如,通过卡箍方式连接,由此,可以使得排气系统100部件之间连接操作简单。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式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歧管、增压器、氮氧化物捕集器和颗粒捕集器,所述排气歧管、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中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采用无管路方式连接且集成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歧管、增压器、氮氧化物捕集器和颗粒捕集器,所述排气歧管、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中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采用无管路方式连接且集成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中相邻的两个采用卡接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捕集器在所述发动机的缸体上的投影与所述缸盖平齐,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呈L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和所述颗粒捕集器呈U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连接于所述缸盖上,所述增压器与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的固定接头、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与所述缸盖的固定接头、所述氮氧化物捕集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徐秀兰李红政刘占强刘杰时双蔡永庆王浩雷徐书慧周硕佟世城李若予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