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43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包括运输托架,所述运输托架的结构为:一水平的框架,其顶面的靠前部份设有起落架的外筒支承部件,所述框架的顶面的靠后部份设有小车支撑部件,所述框架的顶面上,还垂直竖立有一外筒支架,所述外筒支架的下端支撑在所述小车支承部件和所述外筒支承部件之间所述框架的顶面上,所述外筒支架的上端开有横向销轴孔,通过销轴插入所述起落架外筒的小车整理器安装孔和随动连杆安装孔之一的安装孔并同时插入所述外筒支架上端的所述横向销轴孔支撑所述起落架,所述外筒支架的高度使得当其支撑好所述起落架后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呈水平状态。

An aircraft undercarriage disassembl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
技术介绍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系统。如图1和2所示,飞机的起落架包括外筒2、内筒3和小车4,外筒后端设有一对横向排列的小车整理器安装孔23和一对横向排列的随动连杆安装孔24,内筒3的一端与小车4的主梁铰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外筒2内构成伸缩筒结构。因为起落架是由精密的零件组成,所以其维修的拆装过程也需保持高精度作业。但由于起落架的体积较大,重量逾2吨,所以起落架的拆装维修十分不便。现有技术中起落架的拆装方法如下,起落架事先固定在起落架生产厂家配备的运输托架上,与飞机分离后的起落架通过运输托架1运输。参见图1所示,运输托架1的结构为:一水平的框架,其顶面的靠前部份设有起落架的外筒支承部件12,对应可插入起落架外筒2前端的前枢轴安装孔22中并支承起落架外筒;顶面的靠后部份则设有小车支承部件11,可对应支承起落架小车的一边的轮轴41。起落架和运输托架1之间的固定方式如图1所示,起落架的外筒2前端的前枢轴安装孔22与运输托架1的外筒支承部件12连接,起落架后端的小车4的一边的轮轴41与运输托架1的小车支承部件11转动连接,然后起落架通过夹具锁紧在运输托架1上。当起落架运输至维修工厂后,取消夹具的锁紧,并且取消外筒2前端前枢轴安装孔22的连接,利用吊带5绑扎外筒2上端的后枢轴安装孔21,吊带5连接吊具后将起落架吊起使起落架的外筒呈竖直状态,小车4的轮子着地,然后按照起落架拆装手册要求的步骤进行起落架的拆卸。这种拆卸方法,起落架吊起至起落架的外筒呈竖直状态的过程中,由于起落架重心发生的位移较大,所以有一段行程吊具受力不平稳,起落架有受冲击载荷的风险,并且小车4拆卸后仍位于外筒2的正下方,因为小车4的重量逾400Kg,不方便将其搬离工作区域。再者,采用这种拆卸方法,需要的工作区域较大并且需要较多人员辅助用来防范零件损坏、人员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采用本技术的拆装设备,即可降低起落架拆装过程中零件损坏、人员受伤的风险,并提高拆装效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包括运输托架,运输托架的结构为:一水平的框架,其顶面的靠前部份设有起落架的外筒支承部件,能够对应插入起落架外筒前端的前枢轴安装孔中并支撑在起落架外筒前端;顶面的靠后部份则设有小车支撑部件,可对应支撑起落架小车的一边的轮轴;其特征是:所述框架的顶面上,还垂直竖立有一外筒支架,所述外筒支架的下端支撑在所述小车支承部件和所述外筒支承部件之间所述框架的顶面上,所述外筒支架的上端开有横向销轴孔,通过销轴插入所述横向销轴孔并同时插入所述起落架外筒的小车整理器安装孔或者同时插入随动连杆安装孔内支撑起落架,外筒支架的高度设计使得当其支撑好起落架后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呈水平状态。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选设计,所述外筒支架为一对两支左右排列的支撑杆。所述外筒支架用于和所述运输托架连接的下端具有凹口朝向侧面的一个”匸”形凹口结构,通过所述”匸”形凹口结构卡接在所述运输托架的水平横梁上。所述外筒前端与所述外筒支承部件通过枢轴销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外筒前端与所述外筒支承部件之间通过万向节构成活动连接。采用本技术进行起落架拆装的工作步骤如下:S1.将起落架的外筒前端的前枢轴安装孔和运输托架的外筒支承部件之间通过万向节构成活动连接,起落架的小车一边的轮轴和小车支承部件之间转动连接,通过夹具将起落架固定于运输托架上;拆卸下外筒后端的小车整理器和随动连杆,使小车整理器安装孔、随动连杆安装孔露出,使其中一安装孔待后续连接外筒支架。S2.取消起落架与运输托架之间的夹具固定,并取消小车支承部件与小车之轮轴的连接,用吊带绑扎外筒后端,通过2吨级以上的吊具将所述起落架吊起至起落架的外筒的中心线呈水平状态;S3.将外筒支架下端支撑安装在运输托架上,通过销轴完成外筒支架和外筒后端的小车整理器安装孔或随动连杆安装孔之间的销轴连接;S4.拆卸下外筒支承部件与外筒前端之间连接的万向节,通过枢轴销等其他连接构件使外筒支承部件和外筒前端的前枢轴安装孔固定连接;S5.按照起落架维修手册要求的方法进行拆卸。如果是进行起落架的装配,同样按照上述步骤S1~S4的过程完成起落架外筒的吊起和连接,按与零件拆卸顺序相反的次序进行装配。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1.本技术通过吊带和起落架的外筒后端连接,起落架吊起至外筒中心线呈水平状态,与现有技术中将起落架吊至外筒呈竖直状态,起吊过程中起落架的重心移动较小,起吊过程更加平稳,可有效防止起吊过程中产生冲击荷载,降低起落架中零部件受损的风险,可减少起吊过程中需要的现场作业人员,同时也降低了人员受伤的风险。2.本技术通过外筒支架、现有运输托架以及起落架现有结构完成起落架的固定和起吊,结构简单、成本低。3.本技术的起落架在拆卸、装配过程,外筒中心线呈水平状态,小车以及小车的车轮、轮轴拆卸后起吊不受起落架阻碍,拆解后零部件起吊方便,有利于减小施工现场占用的工作区域,并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飞机起落架在运输托架上安装以及起吊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飞机起落架之小车的车梁结构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飞机起落架在运输托架上安装以及起吊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飞机起落架和运输托架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飞机起落架外筒、外筒支架和运输托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飞机起落架之小车的拆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飞机起落架之内筒的拆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解析本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在下述示意性实施例中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7所示,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包括运输托架1,运输托架1为一水平的框架,其顶面的靠前部份设有起落架的外筒支承部件12,可对应插入起落架外筒2前端的前枢轴安装孔22中并支撑在起落架外筒前端;外筒支承部件12既可通过万向节与外筒2前端活动连接,也可通过枢轴销等连接构件直接与外筒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顶面的靠后部份则设有小车支撑部件11,可对应支撑起落架小车4的一边的轮轴41;小车支承部件11可以和小车4的一侧轮轴4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顶面上,还垂直竖立有一外筒支架6,外筒支架6的下端支撑在小车支承部件11和外筒支承部件12之间所述框架的顶面上,外筒支架6的上端开有横向销轴孔,通过销轴7插入所述横向销轴孔并同时插入起落架外筒2的小车整理器安装孔23或者随动连杆安装孔24内支撑起落架,外筒支架6的高度设计使得当其支撑好起落架后外筒2的中心线呈水平状态。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包括运输托架(1),所述运输托架(1)的结构为:一水平的框架,其顶面的靠前部份设有起落架的外筒支承部件(12),所述框架的顶面的靠后部份设有小车支撑部件(11);其特征是:所述框架的顶面上,还垂直竖立有一外筒支架(6),所述外筒支架(6)的下端支撑在所述小车支撑部件(11)和所述外筒支承部件(12)之间所述框架的顶面上,所述外筒支架(6)的上端开有横向销轴孔,通过销轴(7)插入所述起落架外筒的小车整理器安装孔(23)和随动连杆安装孔(24)之一的安装孔并同时插入所述外筒支架(6)上端的所述横向销轴孔支撑所述起落架,所述外筒支架的高度使得当其支撑好所述起落架后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呈水平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起落架拆装设备,包括运输托架(1),所述运输托架(1)的结构为:一水平的框架,其顶面的靠前部份设有起落架的外筒支承部件(12),所述框架的顶面的靠后部份设有小车支撑部件(11);其特征是:所述框架的顶面上,还垂直竖立有一外筒支架(6),所述外筒支架(6)的下端支撑在所述小车支撑部件(11)和所述外筒支承部件(12)之间所述框架的顶面上,所述外筒支架(6)的上端开有横向销轴孔,通过销轴(7)插入所述起落架外筒的小车整理器安装孔(23)和随动连杆安装孔(24)之一的安装孔并同时插入所述外筒支架(6)上端的所述横向销轴孔支撑所述起落架,所述外筒支架的高度使得当其支撑好所述起落架后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呈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董贤吴赟剑杨德生喻艳平张耀星黄锐明黄树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