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装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83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装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壳内的插头绝缘基座,在插头绝缘基座上固定安装有插针组件,所述的插针组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而成,在插头外壳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钉或螺母套;所述的插座包括插座外壳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内的插座绝缘基座,在插座绝缘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插针组件配合的插孔组件,在插座外壳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母套或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装连接器结构将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不同的过电流值,为多元化的连接器设计提供了基础,解决了复杂环境的电信号传输。

A mixed connec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装连接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装连接器结构,属于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传输信号的关键技术之一,常见的连接器有很多类型。一些类型的连接器存在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较高等问题,在对产品体积和产品成本要求都较为苛刻的连接器产品中(比如复杂机箱里面使用的连接器和电池包内各单体电池之间使用的连接器)就并不适用。特别是现有的微矩型连接器,对于安装空间和性能指标(体积、耐压、绝缘等)又有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性能可靠的混装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组件空间合理,同时各性能指标又满足现有多功能微矩型连接器的各性能指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混装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壳内的插头绝缘基座,在插头绝缘基座上固定安装有插针组件,所述的插针组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而成,在插头外壳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钉或螺母套;所述的插座包括插座外壳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内的插座绝缘基座,在插座绝缘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与插针组件配合的插孔组件,在插座外壳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母套或螺钉。进一步,所述插针组件是由压接型、直插型、弯插型、跨骑型或表贴型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插针组合而成。进一步,所述插头外壳或插座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包覆插针组件或插孔组件的包胶。进一步,所述螺母套的两端口部均设置有翻边。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混装连接器结构将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不同的过电流值,为多元化的连接器设计提供了基础,解决了复杂环境的电信号传输。同时,本技术的混装连接器结构能使使用空间大大降低,避免多组连接器组装在一起带来的一些信号干扰问题,该连接器性能优越、传输信号多元化,性能指标及可靠性更高,适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A-A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图8的B-B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图11的C-C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图16为图14的D-D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的实施例:混装连接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2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壳2内的插头绝缘基座3,在插头绝缘基座3上固定安装有插针组件1,所述的插针组件1由三种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而成,在插头外壳2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钉2;所述的插座包括插座外壳8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8内的插座绝缘基座9,在插座绝缘基座9上固定安装有与插针组件1配合的插孔组件6,在插座外壳8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母套7。所述插针组件1是由压接型插针组合而成。所述插头外壳2或插座外壳8的下端设置有包覆插针组件1或插孔组件6的包胶5。所述螺母套7的两端口部均设置有翻边10。实施例2本技术的实施例:混装连接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10所示,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2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壳2内的插头绝缘基座3,在插头绝缘基座3上固定安装有插针组件1,所述的插针组件1由两种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而成,在插头外壳2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母套7;所述的插座包括插座外壳8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8内的插座绝缘基座9,在插座绝缘基座9上固定安装有与插针组件1配合的插孔组件6,在插座外壳8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母套7。所述插针组件1是由直插型插针组合而成。所述插头外壳2或插座外壳8的下端设置有包覆插针组件1或插孔组件6的包胶5。所述螺母套7的两端口部均设置有翻边10。本实施例中,插头外壳2和插座外壳8上的螺母套7可以通过一对螺钉连接。实施例3本技术的实施例:混装连接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16所示,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2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壳2内的插头绝缘基座3,在插头绝缘基座3上固定安装有插针组件1,所述的插针组件1由四种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而成,在插头外壳2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钉2;所述的插座包括插座外壳8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8内的插座绝缘基座9,在插座绝缘基座9上固定安装有与插针组件1配合的插孔组件6,在插座外壳8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母套7。所述插针组件1是由弯插型插针组合而成。所述插头外壳2或插座外壳8的下端设置有包覆插针组件1或插孔组件6的包胶5。所述螺母套7的两端口部均设置有翻边1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混装连接器结构弥补了单一连接器传输信号的缺点,该连接器可以在同一个连接器上传输不同的信号,且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微矩型连接器的性能指标,同时通过混装连接器结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过电流值,为多元化的连接器设计提供了基础,从以前的单一品种连接到现在集成在一个连接器,解决了复杂环境的电信号传输,从以前需要多组连接器传输只需到现在的一组传输就能解决问题。该混装连接器结构使用空间大大降低,避免多组连接器组装在一起带来的一些信号干扰问题,具有性能优越、传输信号多元化、性能指标及可靠性更高等优点,适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装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2)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壳(2)内的插头绝缘基座(3),在插头绝缘基座(3)上固定安装有插针组件(1),所述的插针组件(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而成,在插头外壳(2)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钉或螺母套(7);所述的插座包括插座外壳(8)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8)内的插座绝缘基座(9),在插座绝缘基座(9)上固定安装有与插针组件(1)配合的插孔组件(6),在插座外壳(8)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母套(7)或螺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装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外壳(2)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壳(2)内的插头绝缘基座(3),在插头绝缘基座(3)上固定安装有插针组件(1),所述的插针组件(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型号的插针组合而成,在插头外壳(2)的两端对称地安装有螺钉或螺母套(7);所述的插座包括插座外壳(8)以及固定安装在插座外壳(8)内的插座绝缘基座(9),在插座绝缘基座(9)上固定安装有与插针组件(1)配合的插孔组件(6),在插座外壳(8)的两端对称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伟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贵安新区东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