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832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18
一种矿缆组件,包括导线或光纤的矿用通信电缆、带接线端子的插头底座、括插头尾附件和注塑件,插头尾附件具有左、右两端开口的空腔,左端的开口与插头底座螺纹连接,右端的开口套在矿用通信电缆外周上;插头尾附件的空腔从左往右依次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内填充防水绝缘材料,用于包裹插头底座的接线端子;第二区域内灌封灌封胶,用于包裹导线或光纤以及矿用通信电缆位于第二区域内的部分;插头尾附件与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有注塑材料;同时,该注塑材料还通过插头尾附件与矿用通信电缆之间套设处的缝隙以及第三区域外周上开设的贯通孔同时注入到第三区域内,用于包裹矿用通信电缆位于第三区域内的部分。

A kind of ore cable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缆组件
本技术属于连接有矿用通信电缆的连接器(插头),涉及一种矿缆组件。特别适用于在煤矿快速实现煤矿用通信线缆与设备可靠连接。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矿缆组件”(专利号CN201120398016.4公告日:2012.07.04),该矿缆组件包括:有一组接线端子的插头底座,有导线或光纤和屏蔽层的矿缆,所述导线或光纤分别与接线端子相连接,还包括:一个插头套管,该插头套管的一端与插头底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矿缆中的导线或光纤穿过插头套管分别与接线端子相连接、屏蔽层置于插头套管另一端外并通过铜环压接在插头套管上;一个带胶热缩套管,该带胶热缩套管的一段套接在所述矿缆上、另一段套接在插头套管上;一个注塑在所述矿缆和插头套管的一段上的注塑件。可在煤矿快速实现矿缆与设备可靠连接,连接步骤少、效率高,防水、安全、环保、实用性强。但是,这种矿缆组件应用在十芯及以上的矿用通信电缆上,其防水、绝缘效果相对差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快、可靠地将矿用通信电缆与对应设备连接起来,而且具有更好的防水、绝缘能力以及更好的连接强度的矿缆组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缆组件,包括有导线或光纤的矿用通信电缆和带有接线端子的插头底座,所述导线或光纤与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矿缆组件还包括插头尾附件和注塑件,所述插头尾附件具有左、右两端开口的空腔,左端的开口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插头底座螺纹连接,右端的开口套设在所述矿用通信电缆的外周上;所述插头尾附件的空腔从左往右依次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填充防水绝缘材料,使该第一区域内的防水绝缘材料包裹所述插头底座的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区域内灌封灌封胶,使该第二区域内的灌封胶包裹所述矿用通信电缆的导线或光纤以及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有注塑材料,形成包裹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所述注塑件;在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该注塑材料时,该注塑材料还通过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套设处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外周上开设的贯通孔同时注入到所述第三区域内,使该第三区域内的注塑材料包裹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位于第三区域内的部分。所述插头尾附件的外周壁面与对应所述注塑件的内周壁面分别设置有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插头尾附件的第二区域分成三段,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段内径小于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三段的内径。所述注塑件右端外周壁上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网尾结构。所述防水绝缘材料为硅橡胶。所述灌封胶为环氧树脂灌封胶、硅橡胶灌封胶、聚氨酯灌封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或有机硅凝胶。所述注塑材料为ABS、PP、PVC或PC。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不仅能够快、可靠地将矿用通信电缆与对应设备连接起来,而且具有更好的防水、绝缘能力以及更好的连接强度。2.本技术中,所述插头尾附件的外周壁面与对应所述注塑件的内周壁面分别设置有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定位结构。通过这种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的连接强度。3.本技术中,所述插头尾附件的第二区域分成三段,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段内径小于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三段的内径。通过这种设计,保证灌封成型后的灌封胶不会沿轴向发生位移,保证其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代号含义:1—导线或光纤;2—矿用通信电缆;3—接线端子;4—插头底座;5—插头尾附件;6—贯通孔;7—注塑件;8—网尾结构;9—防水绝缘材料;10—灌封胶;11—注塑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矿缆组件,包括有导线或光纤1的矿用通信电缆2、带有接线端子3(即焊杯,下同)的插头底座4以及插头尾附件5和注塑件7,所述导线或光纤1与接线端子3相连接。本技术不仅能够快、可靠地将矿用通信电缆2与对应设备连接起来,而且具有更好的防水、绝缘能力以及更好的连接强度。所述插头尾附件5具有左、右两端开口的空腔,左端的开口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插头底座4螺纹连接,右端的开口套设在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的外周上。所述插头尾附件5的空腔从左往右依次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填充防水绝缘材料9,使该第一区域内的防水绝缘材料9包裹所述插头底座4的接线端子3。以提高这部分区域的防水、绝缘性能以及连接端子之间的绝缘性能。所述第二区域内灌封灌封胶10,使该第二区域内的灌封胶10包裹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的导线或光纤1以及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以提高这部分区域以及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的导线或光纤1的连接强度。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之间连接部的外周(连接部的外周指所述插头尾附件5右端外周部分和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左端外周部分,下同)上以注塑工艺注塑有注塑材料11,形成包裹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之间连接部的所述注塑件7。以提高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之间连接部的连接强度。在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该注塑材料11时,该注塑材料11还通过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之间套设处(套设处指所述插头尾附件5右端的开口套设在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外周上的部分)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外周上开设的贯通孔6(该贯通孔6上端口与注塑件7内连通,下端口与所述插头尾附件5空腔连通)同时注入到所述第三区域内,使该第三区域内的注塑材料11包裹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位于第三区域内的部分。采用这种注塑工艺,实现了在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该注塑材料11与在该第三区域内注入注塑材料11同步、一体成型,使注塑件7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所述插头尾附件5的外周壁面与对应所述注塑件7的内周壁面分别设置有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定位结构。通过这种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插头尾附件5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2的连接强度。所述插头尾附件5的第二区域分成三段,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段内径小于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三段的内径。通过这种设计,保证灌封成型后的灌封胶10不会沿轴向发生位移,保证其稳定性。另外,所述注塑件7右端外周壁上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网尾结构8。所述防水绝缘材料9为硅橡胶,或其他的防水绝缘材料9。所述灌封胶10为环氧树脂灌封胶、硅橡胶灌封胶、聚氨酯灌封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或有机硅凝胶,或其他的灌封胶10。所述注塑材料11为ABS、PP、PVC或PC,或其他的注塑材料11。值得注意的是,灌封灌封胶10的步骤应该在注塑工艺的步骤之前。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缆组件,包括有导线或光纤的矿用通信电缆和带有接线端子的插头底座,所述导线或光纤与接线端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缆组件还包括插头尾附件和注塑件,/n所述插头尾附件具有左、右两端开口的空腔,左端的开口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插头底座螺纹连接,右端的开口套设在所述矿用通信电缆的外周上;/n所述插头尾附件的空腔从左往右依次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n所述第一区域内填充防水绝缘材料,使该第一区域内的防水绝缘材料包裹所述插头底座的接线端子;/n所述第二区域内灌封灌封胶,使该第二区域内的灌封胶包裹所述矿用通信电缆的导线或光纤以及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n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有注塑材料,形成包裹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所述注塑件;/n在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该注塑材料时,该注塑材料还通过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套设处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外周上开设的贯通孔同时注入到所述第三区域内,使该第三区域内的注塑材料包裹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位于第三区域内的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缆组件,包括有导线或光纤的矿用通信电缆和带有接线端子的插头底座,所述导线或光纤与接线端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缆组件还包括插头尾附件和注塑件,
所述插头尾附件具有左、右两端开口的空腔,左端的开口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插头底座螺纹连接,右端的开口套设在所述矿用通信电缆的外周上;
所述插头尾附件的空腔从左往右依次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内填充防水绝缘材料,使该第一区域内的防水绝缘材料包裹所述插头底座的接线端子;
所述第二区域内灌封灌封胶,使该第二区域内的灌封胶包裹所述矿用通信电缆的导线或光纤以及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
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有注塑材料,形成包裹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所述注塑件;
在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连接部的外周上注塑该注塑材料时,该注塑材料还通过所述插头尾附件与所述矿用通信电缆之间套设处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冬冯帆王蔡徐玉洁王文猛姚立赖伯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