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6965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1 01:42
光电复合连接器,其由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光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的两个连接器构成,其中,将相互连接的电连接部的一方作为销(35),将另一方作为弹簧触点(44b)。具有弹簧触点(44b)的连接器在弹簧触点(44b)的前方具有将销(35)插入的定位孔(42d),销(35)的前端与弹簧触点(44b)接触而进行电连接,销(35)的根部与所述定位孔(42d)嵌合而进行用于光连接的定位。能够实现光电复合连接器的小型化、轻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时进行光连接和电连接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搭载有由两个连接器构成的光电复合连接器的一方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图1及图2表示作为这种光电复合连接器的现有例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构成。图1表示插口,图2表示插口的截面构造及与插口连接的USB连接器的截面构造。在图1中省略了金属壳的图示。插口10具有主体部11和光器件部12,主体部11具有突设部11a和收纳部11b。在突设部11a内设有多个导体(连接导体)13。导体13的一端侧以在突设部11a的表面露出的方式设置,成为连接部13a。导体13的另一端侧被向主体部11的下方拉出。光器件部12由基板14和透镜壳体15和反射镜部件16构成。在基板14的前端侧安装有发光元件14a和受光元件(被遮住而看不到)及IC芯片14b。在基板14的后端侧的通孔中插入并连接有端子17。透镜壳体15以将发光元件14a、IC芯片14b等覆盖的方式配置在基板14上,在透镜壳体15的上面形成有透镜部15a、15b。反射镜部件16以位于透镜壳体15的上部的方式配置在基板14上,具有反射镜16a和导向销16b、16c。导向销16b、16c从反射镜部件16的前面向前方突出设置。插口10通过在组装有光器件部12之后,将光器件部12配置在主体部11的收纳部11b而构成,在金属壳18中插入搭载有光器件部12的主体部11而完成。另一方面,在与插口10接合的USB连接器20的插入部21内设有管箍22,管箍22对未图示的光纤芯线的前端部分进行保持。管箍22的前端成为透镜22a。插口10和USB连接器20通过由插口10夹持USB连接器20而进行连接。在金属壳18设有突出部18a、18b,在将USB连接器20插入插口10时,USB连接器20的插入部21的上面21a及下面21b与突出部18a、18b抵接,由此,保持插口10和USB连接器20的连接状态。插口10通过导向销16b、16c进行光轴与USB连接器20的位置对齐而进行光连接。另外,在光连接的同时,也进行USB连接器20的导线和插口10的连接部13a的连接。通过光连接,从发光元件14a射出的出射光通过透镜部15a而被准直,通过反射镜16a反射而射入管箍22的透镜22a,另一方面,从管箍22射出的出射光也同样地被反射镜16a反射,通过透镜部15b聚光而射入受光元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3501号公报但是,光电复合连接器被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在通信领域中,由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要求光电复合连接器轻薄且小型。但是,在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的现有的光电复合连接器(插口)中,与光连接部及电连接部不同地,需要用于光连接的定位用专用的导向销,由于需要这样的导向销,故而相应地难以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小型化、轻薄化的光电复合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其由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光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的两个连接器构成,其中,相互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的一方形成为销,另一方形成为弹簧触点,具有所述弹簧触点的所述连接器在所述弹簧触点的前方具有将所述销插入的定位孔,所述销的前端与所述弹簧触点接触而进行电连接,所述销的根部嵌入所述定位孔而进行用于光连接的定位。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其由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光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的两个连接器构成,其中,相互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的一方形成为在前端一体形成有弹簧触点的第一销,另一方形成为第二销,具有所述第二销的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二销的前方具有将所述第一销插入的定位孔,所述第一销前端的所述弹簧触点与所述第二销接触而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一销的根部嵌入所述定位孔而进行用于光连接的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电连接部的销将其前端作为电连接用的触点而使用,将根部用于光连接用的高精度的定位。因此,不需要以往必要的用于光连接的定位用的专用的导向销。由此,在构成光电复合连接器的一连接器中,无需定位专用的导向销的配置空间,在另一连接器中,无需定位专用的导向销的嵌合空间。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光电复合连接器的小型化、轻薄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插口的现有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现有的光电复合连接器中的USB连接器和插口的构成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A是图3所示的光电复合连接器的一连接器即插头的正面图,图4B是图3所示的光电复合连接器的另一连接器即插口的正面图;图5A是用于说明插头和插口的电连接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5B是用于说明插头和插口的光连接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6是插头的从前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插头的从后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插口的分解立体图;图9A是用于说明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9B是用于说明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0A是用于说明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0B是用于说明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1A是表示图5A所示的电连接部的连接状态的剖面图,图11B是表示图5B所示的光连接部的连接状态的剖面图;图12A是用于说明插头和插口的嵌合过程的图,图12B是用于说明插头和插口的嵌合过程的图,图12C是用于说明插头和插口的嵌合过程的图,图12D是用于说明插头和插口的嵌合过程的图;图13A是表示电连接部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剖面图,图13B是表示电连接部的其他构成例-1的剖面图,图13C是表示电连接部的其他构成例-2的剖面图,图13D是表示电连接部的其他构成例-3的剖面图;图14是表示插口的其他构成例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插口的分解立体图;图16A是用于说明图14所示的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6B是用于说明图14所示的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7A是用于说明图14所示的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7B是用于说明图14所示的插口向基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8是表示具有光电转换电路的插孔的构成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外观,光电复合连接器由具有插头30和插口40的两个连接器构成。图4A、4B表示分别从正面侧(相互连接的一侧)观察插头30及插口40所看到的状态,图5A、5B表示插头30和插口4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构造。另外,图6、7将插头30分解成各部分进行表示,图8将插口40分解成各部分进行表示。首先,对插头3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其由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光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的两个连接器构成,其中,相互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的一方形成为销,另一方形成为弹簧触点,具有所述弹簧触点的所述连接器在所述弹簧触点的前方具有将所述销插入的定位孔,所述销的前端与所述弹簧触点接触而进行电连接,所述销的根部嵌入所述定位孔而进行用于光连接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09 JP 2013-186050;2013.11.28 JP 2013-245961.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其由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光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的两个
连接器构成,其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的一方形成为销,另一方形成为弹簧触点,
具有所述弹簧触点的所述连接器在所述弹簧触点的前方具有将所述销插入的定位孔,
所述销的前端与所述弹簧触点接触而进行电连接,所述销的根部嵌入所述定位孔而进
行用于光连接的定位。
2.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其由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光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电连接部的两个
连接器构成,其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电连接部的一方形成为在前端一体形成有弹簧触点的第一销,另一方
形成为第二销,
具有所述第二销的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二销的前方具有将所述第一销插入的定位孔,
所述第一销前端的所述弹簧触点与所述第二销接触而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一销的根部
嵌入所述定位孔而进行用于光连接的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销的根部的直径比前端的直径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其中,
在与所述第一销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弹簧触点占据的区域的直径比所述根部
的直径小。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连接部夹着所述光连接部而配置在所述连接器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两个连接器分别具有金属壳,
在所述两个连接器连接时,所述金属壳彼此最初地嵌合。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方由透过光的树脂构成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惠一山内贵义西本益夫蓝原周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