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扣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695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裤扣成型模具,其包括基座、送料流道、出料流道以及用于将裤扣挤压成型的挤压装置。其中,基座内部设有模腔;送料流道设置在该基座一侧,用于输送未挤压的裤扣;出料流道设置在该基座另一侧,用于输送挤压后的裤扣;挤压装置,用于将裤扣挤压成型,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成型支撑条、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挤压裤扣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挤压装置上相对运动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裤扣挤压成型,此设备结构设计新颖,两个夹持件转动挤压裤扣,简化了设备结构,缩小了设备体积,大大的提高了裤扣挤压的良率和效率,降低了成本。

Trouser buckle molding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裤扣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裤扣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裤扣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到各式各样的服饰,与此相对应的便是服饰相关配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纽扣、拉链、裤扣等几种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增长最为明显,因此,对于现在的服饰加工生产类的公司来说,提升其服饰配件的生产能力就尤为重要。目前,裤扣生产大多是依靠人工操作手边机压制成型,但人工手动挤压裤扣,不仅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劳动强度较大,误操作比例比较高,容易出现部件被破坏或者产品挤压不良的问题,合格率低,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阶段,以上缺点更为明显,所以人工组装就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自动化生产需求。故需要提供一种裤扣成型模具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裤扣成型模具,其通过输送流道将未成形裤扣输送到基座中的模腔内部的成型支撑条上,再由挤压装置中的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对裤扣挤压成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裤扣由于人工手动挤压成型而导致的合格率低、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裤扣成型模具,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模腔;送料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一侧,用于输送未挤压的裤扣;出料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另一侧,用于输送挤压后的裤扣;以及挤压装置,用于将裤扣挤压成型,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成型支撑条、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挤压裤扣的驱动机构,r>所述成型支撑条设置在所述模腔内部,且所述成型支撑条一端与所述送料流道连接,所述成型支撑条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流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成型支撑条长边两侧,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成型支撑条另一侧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运动并形成一夹持开口,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包括用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以及用于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其中,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开口方向。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模腔内部,且所述成型支撑条位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一夹持件一端与所述模腔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设有用于与挤压裤扣成型的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凸模与裤扣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一夹持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一凸模与所述成型支撑条的间距;所述第二夹持件一端与所述模腔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设有用于挤压裤扣成型的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与裤扣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第二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二凸模与所述成型支撑条的间距。驱动组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驱动第一夹持件与模腔内壁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件上的第一凸模与裤扣一端进行挤压,通过第二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夹持件与模腔内壁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夹持件上的第二凸模对裤扣另一端进行挤压,转动挤压裤扣的设计,简化了设备结构,缩小了设备体积,实用性强。所述第一夹持件另一端与所述成型支撑条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将第一夹持件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恢复到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所述第二夹持件另一端与所述成型支撑条间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将第二夹持件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恢复到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通过两个弹性件使得夹持开口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恢复到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模腔两侧分别竖直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均贯穿所述基座顶面并与外界连通;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板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滑轨;压板,位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滑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压板底端一侧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底端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带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使得第一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成型支撑条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二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成型支撑条之间的间距。驱动结构通过压板带动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同时升降,使得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同时对裤扣进行挤压成型,此结构简单,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与所述基座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板上升复位的第三弹性件。此结构简单,可提升压板上升复位的速度,且第三弹性件在压板升降过程中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座顶端对应所述成型支撑条位置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成型支撑条上方,用于固定裤扣,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裤扣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成型支撑条上方,且所述固定板顶端与所述压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槽从所述基座顶面延伸到所述模腔内部;在所述第一通槽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成型支撑条顶端的位置包括第一抬起位和第一落下位;当所述固定板处于第一落下位时,所述固定板底面与所述成型支撑条上的裤扣顶端充分接触,从而使得裤扣固定;当所述固定板处于第一抬起位时,所述固定板底面与所述成型支撑条上的裤扣顶端相距一设定距离。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压板中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通槽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气缸对应控制所述固定板的第一抬起位。此结构简单,操控便易,使得定位组件可对多种型号的裤扣产品进行固定,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夹持件截面以及第二夹持件截面均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杆部件,其竖直固定在所述压板底端一侧,所述压板带动第一杆部件沿所述第一滑槽上下运动,第一滚轴,用于挤压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滚轴位于所述第一杆部件底端,且所述第一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远离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与所述模腔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杆部件底端与所述第一滚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杆部件,其竖直固定在所述压板底端另一侧,所述压板带动第二杆部件沿所述第二滑槽上下滑动,以及第二滚轴,用于挤压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滚轴位于所述第二杆部件底端,且所述第一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远离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与所述模腔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杆部件底端与所述第二滚轴活动连接。梯形结构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便于对裤扣进行挤压,且防止滚轴掉落,第一调节组件通过压板下降带动第一杆部件竖直向下运动,所述第一杆部件底端挤压与第一夹持件的第一滚轴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裤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内部设有模腔;/n送料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一侧,用于输送未挤压的裤扣;/n出料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另一侧,用于输送挤压后的裤扣;以及/n挤压装置,用于将裤扣挤压成型,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成型支撑条、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挤压裤扣的驱动机构,/n所述成型支撑条设置在所述模腔内部,且所述成型支撑条一端与所述送料流道连接,所述成型支撑条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流道连接,/n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调节组件,/n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成型支撑条长边两侧,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成型支撑条另一侧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运动并形成一夹持开口,/n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包括用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以及用于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n其中,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开口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裤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内部设有模腔;
送料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一侧,用于输送未挤压的裤扣;
出料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另一侧,用于输送挤压后的裤扣;以及
挤压装置,用于将裤扣挤压成型,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成型支撑条、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挤压裤扣的驱动机构,
所述成型支撑条设置在所述模腔内部,且所述成型支撑条一端与所述送料流道连接,所述成型支撑条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流道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调节组件,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成型支撑条长边两侧,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成型支撑条另一侧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运动并形成一夹持开口,
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包括用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以及用于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
其中,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开口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模腔内部,且所述成型支撑条位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
所述第一夹持件一端与所述模腔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设有用于与挤压裤扣成型的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凸模与裤扣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一夹持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一凸模与所述成型支撑条的间距;
所述第二夹持件一端与所述模腔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所述成型支撑条一侧设有用于挤压裤扣成型的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与裤扣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第二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二凸模与所述成型支撑条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裤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件另一端与所述成型支撑条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将第一夹持件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恢复到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
所述第二夹持件另一端与所述成型支撑条间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将第二夹持件从挤压裤扣的夹持状态恢复到松开裤扣的远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两侧分别竖直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均贯穿所述基座顶面并与外界连通;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板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滑轨;
压板,位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滑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压板底端一侧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底端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带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使得第一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达省闫连波甘红星彭金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星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