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车辆构件的方法和根据该方法制造的车辆构件技术

技术编号:232420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辆构件(10)的方法,其中将铰接壳体(1)沿预定的插入方向(13)插入结构构件(11)的通孔(12)中,其中当铰接壳体(1)的止挡元件(6)贴靠在结构构件(11)处时,则完成铰接壳体(1)沿插入方向(13)插入通孔(12)中,在插入之后将铰接壳体(1)与结构构件(11)以材料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了减少工作量和/或制造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铰接壳体(1)以其壳体底部(4)在前插入到通孔(12)中。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ehicle components and vehicle components manufactur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车辆构件的方法和根据该方法制造的车辆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辆构件的方法,其中将铰接壳体朝预定的插入方向插入结构构件的通孔中,其中当铰接壳体的止挡元件贴靠在结构构件处时,则使铰接壳体沿插入方向朝通孔中的插入完成,在该插入之后铰接壳体与结构构件以材料连接的方式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车辆构件。
技术介绍
这种方法或车辆构件由DE102010043040A1已知。在此,在其外侧预涂装的结构构件与在其外侧预涂装且预安装成铰接头的铰接筒体通过材料连接的接合方法持久固定地连接。铰接筒体和结构构件的预涂装层必须在执行材料连接的接合方法之前至少部分区域地去除,以避免在材料连接部中的错误。在此不利的是,在材料连接部的区域中去除涂装层会导致更大的工作量。此外,在结构构件中用于容纳铰接筒体的通孔不可通过冲孔引入,因为否则由此可能由于表面涂装层的损坏而影响结构构件的已经施加的防腐蚀保护的有效性。因此,用于铰接筒体的容纳部或通孔必须借助于激光切割工艺制造,这将产生额外工作量和附加成本。此外不利的是,在铰接筒体的凸缘侧可能在铰接筒体和容纳的结构构件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特别是在焊缝根部的区域中有间隙腐蚀的风险。由尚未公开的编号为102016208579.4的德国专利申请已知通过双侧焊接将铰接壳体集成到结构构件中。然而,该双侧焊接会导致为此需要的设备技术的大量额外成本并且导致在车辆构件批量生产中周期时间的不期望的增加。此外不利的是,由于焊缝中的硬度较高,不可使用足够经济的表面保护,特别是电镀层,因为否则存在氢脆的危险。这与更长的双侧焊接周期时间一起导致不期望的很高的制造成本。此外不利的是,铰接壳体以冷挤压工艺制造,这由于焊接工艺所需的公差而会很复杂,从而产生不期望的附加费用。此外,之后必须在防尘套固定槽的区域中经常对这种冷挤压件进行切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和/或车辆构件,使得可减少工作量和/或制造成本。特别是提供替代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并且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构件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说明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改进方案。用于制造车辆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将特别是至少单侧打开的铰接壳体沿预定的插入方向插入结构构件的通孔中;只要铰接壳体的止挡元件贴靠在结构构件处,则使铰接壳体沿插入方向朝通孔中的插入完成;并且在插入之后将铰接壳体与结构构件以材料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插入到通孔中时,铰接壳体的壳体底部在前插入到通孔中。在此有利的是,由于以铰接壳体的底部在前沿插入方向插入铰接壳体,止挡元件贴靠或碰撞到结构构件的背离壳体底部的一侧。特别是在以壳体底部在前插入铰接壳体时壳体开口背离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可使得在设置铰接壳体与结构构件的材料连接的同时提供成本低廉的制造方法或车辆构件。铰接壳体和/或结构构件的涂装优选地在铰接壳体与结构构件的材料连接之后进行。由此,铰接壳体和结构构件可在未涂装的状态下以材料连接的方式彼此连接。铰接头特别是安装在铰接壳体中。铰接头的安装优选地在材料连接之后和/或在涂装之后进行。在安装铰接头时可将具有轴承区域的铰接内部件插入到铰接壳体中。然后可将铰接壳体闭合。铰接内部件的轴承区域优选地由于铰接壳体的闭合而被包围在铰接壳体中,其中铰接内部件特别是通过铰接壳体的壳体开口从铰接壳体中延伸出来。通过铰接壳体的壳体边缘的变形和/或卷起可实现铰接壳体的闭合。在材料连接之后可进行热处理。特别是借助于热处理降低材料连接部的硬度。由此,随后可将特别是常规或传统的电镀层(优选为ZnFi涂层或ZnNi涂层)施加到车辆构件上和/或材料连接部处。由此可实现成本低廉的防腐蚀保护。铰接壳体和/或铰接头优选地具有中心纵轴线、铰接轴线和/或轴向轴线。铰接头和/或铰接内部件可围绕这样的轴线可移动地被支承。中心纵轴线优选地沿铰接壳体的轴向延伸。铰接内部件的铰接轴线和铰接壳体的中心纵轴线可重合。铰接壳体、铰接头和/或铰接内部件特别是构造为关于中心纵轴线旋转对称或基本上旋转对称。中心纵轴线和/或铰接轴线可延伸穿过铰接内部件的特别是球状或球形的轴承区域的中点。车辆构件可具有铰接头。该铰接头可实施为球铰接头。铰接头特别是为车轮导向铰接头。铰接内部件优选地以其轴承区域可滑动地和/或铰接地支承在铰接壳体中。铰接内部件特别是为球头销,其中铰接内部件的轴承区域构造为球头节。铰接内部件优选地由金属制造。铰接内部件可构造为枢轴销和/或球头销。特别是在将铰接壳体插入通孔期间和/或之后,插入方向优选地沿铰接壳体的壳体轴线和/或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延伸。插入方向特别是沿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延伸。在本申请的范畴中,词语“径向”表示一个或任何相对于铰接壳体、铰接头、铰接轴线和/或中心纵轴线的轴向方向垂直延伸的方向。铰接内部件特别是可旋转地和/或可摆转地支承在铰接壳体和/或轴瓦中。可在将铰接内部件安装在铰接壳体中之前将轴瓦通过通孔插入铰接壳体中。轴瓦特别是由塑料制成。铰接内部件的“摆转”或“翻转”优选地理解为铰接内部件相对于铰接壳体的运动,其中在铰接内部件纵轴线和壳体纵轴线之间围成的角度将发生变化。该摆转或翻转优选地围绕铰接内部件的轴承区域的中点进行。铰接内部件的摆转角特别是为在铰接内部件纵轴线和壳体纵轴线之间围成的角度。在铰接内部件的未摆转位置中,摆转角优选为零和/或铰接内部件纵轴线与壳体纵轴线重合。壳体纵轴线特别是相应于铰接壳体的中心纵轴线。铰接内部件的“转动”或“旋转”特别是理解为铰接内部件的以下运动,即其中铰接内部件相对于铰接壳体围绕铰接内部件纵轴线旋转。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通孔可理解为圆形或非圆形的穿过结构构件的孔或凹口。通孔优选地构造为正圆形或圆形。通孔优选地在圆周上完全被结构构件包围。通孔特别是具有边缘。在与本专利技术的关联中,通孔的边缘可理解为由通孔的内壁与结构构件的两个较大表面和/或侧面的其中一个形成的交线,结构构件的两个较大表面和/或侧面以结构构件的材料厚度的尺寸彼此间隔开。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将铰接壳体和结构构件利用反向于插入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分量以材料连接的方式彼此接合。在此,该接合可借助于焊接实现。由此,用于材料接合的接合方向可具有与用于将铰接壳体插入通孔的插入方向相反的至少一个方向分量。由此可避免插入方向和接合方向的完全或至少部分的重合,由此简化了批量生产的相应设备技术的实现。铰接壳体和结构构件优选地特别是仅从结构构件的背离止挡元件的一侧朝止挡元件的方向以材料连接的方式彼此连接。由此,结构构件可具有第一侧面,止挡元件完全或至少部分地贴靠在该第一侧面。此外,结构构件可具有背离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背离止挡元件。铰接壳体与结构构件特别是从结构构件的第二侧面开始进行材料连接。在此,材料连接和/或接合方向从第二侧面开始朝第一侧面的方向和/或朝止挡元件的方向延伸。铰接壳体和结构构件优选地借助材料连接部彼此接合,其中材料连接部、特别是焊缝从结构构件的背离止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制造车辆构件(10)的方法,其中将铰接壳体(1)沿预定的插入方向(13)插入到结构构件(11)的通孔(12)中,其中当所述铰接壳体(1)的止挡元件(6)贴靠在所述结构构件(11)处时,则完成所述铰接壳体(1)沿插入方向(13)插入所述通孔(12)中,在所述插入之后将所述铰接壳体(1)与所述结构构件(11)以材料连接的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壳体(1)以其壳体底部(4)在前插入到所述通孔(1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9 DE 102017210212.81.用于制造车辆构件(10)的方法,其中将铰接壳体(1)沿预定的插入方向(13)插入到结构构件(11)的通孔(12)中,其中当所述铰接壳体(1)的止挡元件(6)贴靠在所述结构构件(11)处时,则完成所述铰接壳体(1)沿插入方向(13)插入所述通孔(12)中,在所述插入之后将所述铰接壳体(1)与所述结构构件(11)以材料连接的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壳体(1)以其壳体底部(4)在前插入到所述通孔(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壳体(1)和所述结构构件(11)利用与所述插入方向(13)相反的至少一个方向分量以材料连接的方式彼此接合、特别是焊接,所述铰接壳体(1)和所述结构构件(11)优选地从所述结构构件(11)的背离所述止挡元件(6)的侧面(15)开始朝所述止挡元件(6)的方向以材料连接的方式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壳体(1)和所述结构构件(11)以材料连接部(19)彼此接合,其中所述材料连接部(19)、特别是焊缝从所述结构构件(11)的背离所述止挡元件(6)的侧面(15)开始延伸到所述止挡元件(6)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壳体(1)的接触区域(17)与所述结构构件(11)完全材料连接地接合、特别是彼此焊接。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光束焊接工艺、特别是激光焊接在所述铰接壳体(1)和所述结构构件(11)之间构造材料连接部(19)。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入所述铰接壳体(1)之前所述止挡元件(6)被构造为从所述铰接壳体(1)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阿尔布兰德W·奥伊勒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