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蚕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蚕桑综合应用
技术介绍
中国养蚕历史悠久,蚕沙是养蚕过程中的副产物,记载于《名医别录》,又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粪等。蚕沙呈短圆柱形,长2~5mm,直径1.5~3mm,表面灰黑色,粗糙,表面有6条明细的纵棱,质紧而脆,带有清香的青草气味,受潮后易散碎发霉。我国蚕沙每年的产量相当丰富,利用价值也极高,主要是因为蚕以桑叶为生,采食量较大,蚕食用新鲜桑叶后,桑叶中的一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而另外一部分营养物质未被吸收随蚕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排出,因此蚕沙中富含大量蚕体未完全吸收的营养成分。据测定,干燥蚕沙中含粗脂肪2.6%,粗纤维19.6%,无氮浸出物36.2%,粗蛋白15.4%,钙0.58%,磷0.82%,以及铜、钾、硅、镁、铁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蚕沙中除含丰富的的叶绿素外,还有类胡萝卜素、果胶、叶蛋白等成分,维生素如VA、VB、VC、VD、VE,以及少量吲哚乙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碱和三十烷醇等植物生长激素。魏克民等报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选取3龄或4龄的桑蚕,在上午7-9时进行除沙后喂桑叶,下午1-3时收集当日蚕沙;/nS2、将S1收集的蚕沙进行杀青、干燥和提香,其中,杀青锅温120-140℃,翻炒7-10min;干燥锅温80-100℃,翻炒25-35min;提香锅温130-150℃翻炒至有香味产生;/nS3、将经过S2提香后的蚕沙出锅,冷却后进行杀菌;/nS4、杀菌后的蚕沙烘干去湿,得到所述的蚕沙红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3龄或4龄的桑蚕,在上午7-9时进行除沙后喂桑叶,下午1-3时收集当日蚕沙;
S2、将S1收集的蚕沙进行杀青、干燥和提香,其中,杀青锅温120-140℃,翻炒7-10min;干燥锅温80-100℃,翻炒25-35min;提香锅温130-150℃翻炒至有香味产生;
S3、将经过S2提香后的蚕沙出锅,冷却后进行杀菌;
S4、杀菌后的蚕沙烘干去湿,得到所述的蚕沙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的杀菌为辐照杀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照杀菌是采用γ射线进行照射,照射剂量为20-30千格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毓芳,刘伟,杨慧,王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震泽丝绸之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