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374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茶叶制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集、干燥、提香、杀菌、包装的蚕沙红茶制作工艺,以研制一款营养丰富、干净卫生、贮藏便利的蚕沙红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保留了蚕沙的营养成分,经过提香发挥出蚕沙茶的最大香味,用热水冲泡后茶汤清香浓郁,形状不散。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杀菌消毒的过程,产品卫生健康,解决消费者的顾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蚕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蚕桑综合应用

技术介绍
中国养蚕历史悠久,蚕沙是养蚕过程中的副产物,记载于《名医别录》,又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粪等。蚕沙呈短圆柱形,长2~5mm,直径1.5~3mm,表面灰黑色,粗糙,表面有6条明细的纵棱,质紧而脆,带有清香的青草气味,受潮后易散碎发霉。我国蚕沙每年的产量相当丰富,利用价值也极高,主要是因为蚕以桑叶为生,采食量较大,蚕食用新鲜桑叶后,桑叶中的一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而另外一部分营养物质未被吸收随蚕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排出,因此蚕沙中富含大量蚕体未完全吸收的营养成分。据测定,干燥蚕沙中含粗脂肪2.6%,粗纤维19.6%,无氮浸出物36.2%,粗蛋白15.4%,钙0.58%,磷0.82%,以及铜、钾、硅、镁、铁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蚕沙中除含丰富的的叶绿素外,还有类胡萝卜素、果胶、叶蛋白等成分,维生素如VA、VB、VC、VD、VE,以及少量吲哚乙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碱和三十烷醇等植物生长激素。魏克民等报道:风干后的春蚕沙中含有13.6%的粗蛋白、3.7%的脂肪、12.5%的粗纤维、无氮浸出物48.7%,灰分12.6%,钙3.2%。因此,蚕沙作为动物排泄物被列入中药宝典之味。《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了蚕沙具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利尿和抗菌的功效。但是传统蚕沙中药材是收集,除去杂质,进行普通晾干或烘干后得到蚕沙药材,这种方法的弊端是蚕沙的味道和营养物质容易在晾干和烘干过程中流失,且干燥过程中蚕沙的含水量不易控制,贮藏条件不适宜时容易霉烂,这种做法对蚕沙的有效成分利用度较低,且取用不便。蚕沙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应用于农业、食品、饮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近年来已开发出不同的蚕沙产品,如蚕沙有机肥、蚕沙枕、蚕沙饲料、蚕沙有机肥和从蚕沙中提取的各种物质作为食品和医药工业的原料等,但均对其中的有效成分利用度较低,造成了蚕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蚕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利用家蚕肠道发酵,完成叶片中的酶促反应,经杀青、干燥、提香制备得到的蚕沙红茶,茶香浓郁,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对蚕沙红茶进行了辐照杀菌处理,利用γ射线破坏和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达到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目的,保证了产品的卫生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沙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3龄或4龄的桑蚕,在上午7-9时进行除沙,除沙后喂桑叶,下午1-3时收集当日蚕沙;S2、将S1收集的蚕沙进行杀青、干燥和提香,其中,杀青锅温为120-140℃,翻炒7-10min;干燥锅温为80-100℃,翻炒25-35min;提香锅温为130-150℃翻炒至有香味产生;S3、将经过S2提香后的蚕沙出锅,冷却后进行杀菌;S4、杀菌后的蚕沙烘干去湿,得到所述的蚕沙红茶。进一步地,在S1步骤中,上午除沙后至下午收集蚕沙期间,完全不使用石灰、砻糠等干燥剂祛湿。进一步地,在S2步骤中,所述的杀青、干燥和提香在电炒锅中进行。进一步地,在S3步骤中,所述的杀菌为钴-60伽玛源辐照杀菌。进一步地,所述的辐照杀菌的条件为采用γ射线进行照射,照射剂量为20-30千格雷。进一步地,在S4步骤中,所述的烘干去湿是将蚕沙置于110-130℃烘干25-40min。进一步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提香后的蚕沙出锅冷却,冷却后包装成2-3克/包的袋泡茶,然后将袋泡茶置于γ射线进行辐照杀菌,杀菌后置于110-130℃下烘干除湿,置于干燥处保存。进一步地,在养桑蚕过程中,桑叶选取清洁、健康无病害的桑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蚕沙红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套收集、干燥、提香、杀菌、包装的蚕沙红茶制作工艺,制备一款营养价值丰富、干净卫生、贮藏便利的蚕沙红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保留了蚕沙的营养成分,经过提香发挥出蚕沙茶的最大香味,用热水冲泡后茶汤清沏,气味香郁且形状不散。并且本专利技术有杀菌消毒的过程,产品卫生健康,解决消费者的顾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在进行蚕沙红茶制作之前,先进行桑蚕养殖,养桑蚕的步骤为:a、将蚕卵催青孵化成蚁蚕,放置于共育室的房间内,温度设置为27-28℃,蚁蚕喂养后成1龄小蚕,3天停止喂叶,1龄小蚕休眠蜕皮后成2龄小蚕;b、蜕皮成2龄小蚕后,将温度设置为26-27℃,喂养2天,第3天停止喂养,2龄小蚕休眠蜕皮后成3龄中蚕;c、蜕皮成3龄中蚕后,将温度设置为25-26℃,喂养3天,第4天停止喂养,3龄中蚕休眠蜕皮后成4龄大蚕;d、蜕皮成4龄大蚕后,将温度设置为24-25℃,喂养5天,第6天停止喂养,4龄大蚕休眠蜕皮后成5龄大蚕。在养蚕过程中,控制蚕室的气候条件,喂蚕用桑清洁健康无病害,保持蚕的健康生长。采用逐步降温,保证桑蚕在最佳环境内发育。e、选取3龄或4龄的桑蚕,在上午8时进行除沙后喂叶,垫料不使用石灰、砻糠等干燥用剂,一方面既能够保证桑蚕健康生长,不会产生病害,另一方面也便于收集干净清洁蚕沙,下午2时收集其当日蚕沙;f、将S1收集的蚕沙进行杀青、干燥和提香3道工序,以下步骤在电炒锅中进行:杀青时设置锅温130℃翻炒7~10分钟;干燥时锅温设置在80~100℃继续翻炒30分钟;提香过程设置锅温130~150℃翻炒15~20分钟,直至有香味产生;g、将经过S2三道工序后蚕沙出锅,置室内自然冷却,将冷却后的蚕沙分装成2克/包的袋泡茶;h、将S3中的袋泡茶置于“辐照装置”中进行杀菌处理;辐照源为鈷60产生的γ射线,照射剂量为25千格雷;i、最终产品置于120℃条件下烘30分钟去湿后,置干燥处保存,冲泡时用90℃以上的热水冲饮袋泡茶3~4次后弃去。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杀青、干燥和提香3道工序,最大程度保留了蚕沙的营养成分,经过提香发挥出蚕沙茶的最大香味,用热水冲泡后茶汤清香浓郁,气味不散且形状不散。并且本专利技术有杀菌消毒的过程,产品卫生健康,解决消费者的顾虑。同时,选取3-4令蚕的蚕沙,主要是由于1-2令蚕体小,食下量少,蚕沙的收集工作量大;5令蚕虽然蚕沙的产量高,但蚕沙形体较大,质地松散,成品后香味不浓,茶汤易混浊。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选取3龄或4龄的桑蚕,在上午7-9时进行除沙后喂桑叶,下午1-3时收集当日蚕沙;/nS2、将S1收集的蚕沙进行杀青、干燥和提香,其中,杀青锅温120-140℃,翻炒7-10min;干燥锅温80-100℃,翻炒25-35min;提香锅温130-150℃翻炒至有香味产生;/nS3、将经过S2提香后的蚕沙出锅,冷却后进行杀菌;/nS4、杀菌后的蚕沙烘干去湿,得到所述的蚕沙红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3龄或4龄的桑蚕,在上午7-9时进行除沙后喂桑叶,下午1-3时收集当日蚕沙;
S2、将S1收集的蚕沙进行杀青、干燥和提香,其中,杀青锅温120-140℃,翻炒7-10min;干燥锅温80-100℃,翻炒25-35min;提香锅温130-150℃翻炒至有香味产生;
S3、将经过S2提香后的蚕沙出锅,冷却后进行杀菌;
S4、杀菌后的蚕沙烘干去湿,得到所述的蚕沙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的杀菌为辐照杀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照杀菌是采用γ射线进行照射,照射剂量为20-30千格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毓芳刘伟杨慧王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震泽丝绸之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