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26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其包括烘干箱、传输设备、导管和储备仓,烘干箱呈长方体状,处于传输设备下部,设有烘干片、电缆设备和电机,电机分为两个作用,一是供电烘干片,二是带动传输设备运作,烘干片处于传输设备下部,用于装置发热烘干,传输设备设有皮带轮、传送带、控制板和隔板,隔板处于控制板上,前后各一块,传送带处于控制板上面,左右两端均有皮带轮,皮带轮带动传送带向右边移动,导管与传送带相接,处于传输设备右侧外檐,导管呈半封闭状,底部与储备仓相接,用于输出已经烘干完成的玫瑰花茶成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烘干速度快,在微电脑控制下不会产生过高温度导致花瓣损坏,值得推广。

A device for making rose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玫瑰花茶为中国再加工茶类中花茶的一种,是由茶叶和玫瑰鲜花窨制而成。玫瑰花茶所采用的茶坯有红茶、绿茶,鲜花除玫瑰外,蔷薇、桂花和现代月季也具有甜美、浓郁的花香,也可用来窨制花茶。其中半开放的玫瑰花,品质最佳。成品茶甜香扑鼻、香气浓郁、滋味甘美。玫瑰花茶制作工艺为茶坯与鲜花处理、窨花拼和、起花、复火、提花。红茶茶坯的制作。鲜叶先进行萎凋,萎凋时温度不可太高,环境温度30℃左右;时间不可太长,一般1.5~2小时。萎凋适度的特征是:叶色暗绿、香气显露,含水量60%左右。揉捻、发酵方法同工夫红茶。茶叶用电热鼓风干燥箱烘干。开始火温110℃,烘30分钟后下烘摊凉。1小时后复烘,温度80℃,烘至茶叶含水量5%时下烘。冷却后用薄膜袋装好,存放于铁罐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烘干速度快,在微电脑控制下不会产生过高温度导致花瓣损坏的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其包括烘干箱、传输设备、导管和储备仓,烘干箱呈长方体状,处于传输设备下部,设有烘干片、电缆设备和电机,电机分为两个作用,一是供电烘干片,二是带动传输设备运作,烘干片处于传输设备下部,用于装置发热烘干,传输设备设有皮带轮、传送带、控制板和隔板,隔板处于控制板上,前后各一块,传送带处于控制板上面,左右两端均有皮带轮,皮带轮带动传送带向右边移动,导管与传送带相接,处于传输设备右侧外檐,导管呈半封闭状,底部与储备仓相接,用于输出已经烘干完成的玫瑰花茶成品。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处于烘干箱最底部,烘干片为椭圆形状,以鱼鳞片形式分散于烘干箱顶部,与传输设备相接,烘干片产生的温度为30°到40°之间,通过烘干箱内部的微电脑控制温度,用于烘干传送带上面的玫瑰花瓣。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长方体板状,厚度为10mm,设有一号隔板、二号隔板、三号隔板和四号隔板,一号隔板和二号隔板处于控制板前后,三号隔板和四号隔板处于导管前后,用于限制玫瑰花瓣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散落于装置外部导致浪费。进一步地,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处于烘干箱内部,用于维持整个装置的系统运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皮带轮带动传送带向右缓缓移动,通过电机对皮带轮下部的烘干片进行加热,在微电脑控制下保证烘干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电机作用于烘干片和皮带轮,保证整个装置运作正常,且加工的玫瑰花瓣干净无污染,全自动操作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10,其包括烘干箱20、传输设备30、导管40和储备仓50,烘干箱20呈长方体状,内设有电机21和电缆设备22,处于传输设备30下部,传输设备30设有一号皮带轮31、二号皮带轮32、传送带33、烘干片34、一号隔板32、二号隔板36和控制板37,烘干片34处于传输设备30下部,用于装置发热烘干,一号隔板35和二号隔板36处于控制板37上,前后各一块,传送带33处于控制板37上面,左右两端均有皮带轮,皮带轮带动传送带33向右边移动,导管40与传送带33相接,处于传输设备30右侧外檐,导管40呈半封闭状,底部与储备仓50相接,用于输出已经烘干完成的玫瑰花茶成品。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电机21处于烘干箱20最底部,通过电缆设备22带动传输设备30运作。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烘干片34为椭圆形状,以鱼鳞片形式分散于烘干箱20顶部,与传输设备30相接,烘干片34产生的温度为30°到40°之间,通过烘干箱30内部的微电脑控制温度。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隔板为长方体板状,厚度为10mm,设有一号隔板35、二号隔板36、三号隔板41和四号隔板42,一号隔板35和二号隔板36处于控制板37前后,三号隔板41和四号隔板42处于导管40前后,用于限制玫瑰花瓣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散落于装置外部导致浪费。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皮带轮左右各一个,为一号皮带轮31和二号皮带轮32,共同作用于传送带33,传送带33表皮设有防护膜,新鲜的玫瑰花瓣通过传送带33铺开传送,在底部烘干片34的作用下,蒸发玫瑰花瓣中包含的水分,保证玫瑰花茶的实用性。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储备仓50将通过导管40输入的已加工完成的玫瑰花瓣储存,放置凉爽后便可以玫瑰花茶方式封存贩卖。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传输设备、导管和储备仓,烘干箱呈长方体状,内设有电机和电缆设备,处于传输设备下部,传输设备设有一号皮带轮、二号皮带轮、传送带、烘干片、一号隔板、二号隔板和控制板,烘干片处于传输设备下部,传输设备设有皮带轮、传送带、控制板和隔板,隔板处于控制板上,前后各一块,传送带处于控制板上面,左右两端均有皮带轮,皮带轮带动传送带向右边移动,导管与传送带相接,处于传输设备右侧外檐,导管呈半封闭状,底部与储备仓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传输设备、导管和储备仓,烘干箱呈长方体状,内设有电机和电缆设备,处于传输设备下部,传输设备设有一号皮带轮、二号皮带轮、传送带、烘干片、一号隔板、二号隔板和控制板,烘干片处于传输设备下部,传输设备设有皮带轮、传送带、控制板和隔板,隔板处于控制板上,前后各一块,传送带处于控制板上面,左右两端均有皮带轮,皮带轮带动传送带向右边移动,导管与传送带相接,处于传输设备右侧外檐,导管呈半封闭状,底部与储备仓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处于烘干箱最底部,通过电缆设备带动传输设备运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玫瑰花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片为椭圆形状,以鱼鳞片形式分散于烘干箱顶部,与传输设备相接,烘干片产生的温度为30°到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玫花渡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