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67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炉体以及安装在炉体下方的支架,炉体自上向下依次分为分解腔体、气流腔体和转动腔体,转动腔体内设置有旋转阀,旋转阀包括固定在转动腔体内的壳体、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内的转子本体和连通至转子本体内的转轴,转子本体内设置有中心管,转轴的底部圆周面上开有若干出气管口,转轴上出气管口所在的端部设置有出气仓,出气仓安装在壳体上,出气仓包容出气管口设置,出气仓的开口开设在壳体上,出气仓的开口连通至炉体外的进气风机的前端上,进气风机抽取出气仓内的气体后,炉体内形成负压状态,借助负压状态对炉内造成密封吸取的驱使,防止危废气体从装配隙缝中泄漏。

A regenerative incinerator with negative pressure seal inside the inci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
技术介绍
由于蓄热式焚烧炉的炉体在装配时,炉体自身存在装配隙缝,使用蓄热式焚烧炉对危废气体进行氧化分解,危废气体极易沿装配隙缝泄漏至炉体外部,同时危废气体在未经处理时泄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焚烧炉中旋转阀和炉体之间的接触位置,气体泄漏的现象尤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为防止气体泄漏而使得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炉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炉体下方的支架,所述炉体自上向下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分解腔体、气流腔体和转动腔体,所述转动腔体内设置有旋转阀,所述旋转阀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腔体内的壳体、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本体和呈中空状连通至所述转子本体内的转轴,所述转子本体内设置有连通至所述转轴上的中心管;所述转轴的底部圆周面上开有若干出气管口,所述转轴上所述出气管口所在的端部设置有出气仓,所述出气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气仓包容所述出气管口设置,所述出气仓的开口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气仓的开口连通至所述炉体外的进气风机的前端上,所述进气风机抽取所述出气仓内的气体后,所述炉体内形成负压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出气仓是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方型空腔,所述出气仓由焊接在所述壳体内的钢板和所述壳体自身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出气仓的外壁上安装有转轴活套,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转轴活套上安装有卡嵌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开有转轴限位槽,所述卡嵌板可移动的卡嵌在所述转轴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口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出气管口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转子本体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平台,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和所述转子本体相应的转子活套,所述转子活套内开有和所述限位平台对应的转子限位槽,所述限位平台可移动的穿插在所述转子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转子本体内设置有和所述转轴相通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沿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中心管底部的圆周面上开有十字装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连通中心管和转子本体的管壁。进一步的,所述气流腔体内安装有网孔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和所述转子本体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蓄热体包括若干陶瓷体和空心的固定柱,所述陶瓷体绕所述炉体轴线间歇排列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中心位置上,所述陶瓷体均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进一步的,所述分解腔体、所述气流腔体和所述转动腔体之间依次通过法兰面对接后螺钉压持的方式实现装配连接,所述气流腔体的腔壁上开有进气口,所述固定柱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内,所述支撑板上开有让位孔,所述转动腔体罩设在所述让位孔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炉体外的进气风机,接通出气仓开设在壳体上的出口,抽取出气仓内氧化处理后的气体,使得转动腔体、气流腔体和分解腔体中呈负压状态,炉体内外气压差,使得炉体内气体在泄漏时,外部气压对泄漏的气体予以挤压,同时炉体内的气压相对外部呈负压,在装配隙缝处阻止内部气体的泄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蓄热式焚烧炉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旋转阀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转子本体的主视图;图5是沿图4中C-C剖面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2中转轴和驱动机构组装后的主视图;图7是图6中拨盘和槽轮啮合后的俯视图;图8是图6中弹性组件的俯视图;图9是图8所示弹性组件主视图;图中:蓄热式焚烧炉100炉体10分解腔体110气流腔体120转动腔体130支架20蓄热体30旋转阀40驱动机构50支撑板121让位孔122立柱568方型出气口131方型进气口132陶瓷体310固定柱320加强杆321壳体410转子420定子430转子本体421转轴422限位平台427中心管423进气管道424出气管口428限位板429转轴限位槽470限位槽480转子活套440出气仓450转轴活套460转子限位槽441卡嵌板461外端子431内端子432限流板433定位销钉434传动轴510槽轮520定位板530拨盘540驱动电机550联轴器511轴肩512传动底座521啮合槽522拨轴523固定螺母524支撑柱531定位底座532轴承533定位传感器534齿牙541联动块551弹性组件560弹性板561弹性件562导向柱563弹性底座564活动板566抵持柱5621固定板5622弹簧5623定位柱56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的蓄热式焚烧炉100,包括炉体10以及安装在炉体10下方的支架20,还包括安装在炉体10的蓄热体30和旋转阀40,旋转阀40设置在蓄热体30的下方,蓄热式焚烧炉100还包括安装在支架20上的驱动机构50,驱动机构50驱使旋转阀40在炉体10内转动,危废气体经由旋转阀40进入炉体10内,危废气体在旋转阀40中和氧气混合,进入经由蓄热体30加热后,进入炉体10内顶部,在炉体10内充分氧化分解成无害气体后排出炉体10外。炉体10大致呈空心圆柱状,炉体10自上向下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分解腔体110、气流腔体120和转动腔体130,分解腔体110和气流腔体120之间以法兰面对接后螺钉压持的连接方式实现密封,气流腔体120内安装有网孔状的支撑板121,支撑板121的中间位置开有让位孔122,气流腔体120内远离分解腔体120的腔壁上开有进气口(图未示),转动腔体130罩设在进气口上,转动腔体130同样以法兰面对接后螺钉压持的安装方式密封连接至气流腔体120的底部。转动腔体130的腔壁上开有方型出气口131和方型进气口132。支架20是角钢制成的空心钢架,支架20大致呈倒置的方台状,气流腔体120固定在支架20的大端上,转动腔体130收容于支架20的内部。蓄热体30固定安装在气流腔体120内的支撑板121上,蓄热体30包括若干陶瓷体310和空心的固定柱320,陶瓷体310呈扇形分布在支撑板121上,陶瓷体310呈圆周状绕炉体10轴线间歇排列,可以理解的,相邻的陶瓷体310之间留有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炉体下方的支架,所述炉体自上向下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分解腔体、气流腔体和转动腔体,所述转动腔体内设置有旋转阀,所述旋转阀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腔体内的壳体、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本体和呈中空状连通至所述转子本体内的转轴,所述转子本体内设置有连通至所述转轴上的中心管;/n所述转轴的底部圆周面上开有若干出气管口,所述转轴上所述出气管口所在的端部设置有出气仓,所述出气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气仓包容所述出气管口设置,所述出气仓的开口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气仓的开口连通至所述炉体外的进气风机的前端上,所述进气风机抽取所述出气仓内的气体后,所述炉体内形成负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炉体下方的支架,所述炉体自上向下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分解腔体、气流腔体和转动腔体,所述转动腔体内设置有旋转阀,所述旋转阀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腔体内的壳体、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本体和呈中空状连通至所述转子本体内的转轴,所述转子本体内设置有连通至所述转轴上的中心管;
所述转轴的底部圆周面上开有若干出气管口,所述转轴上所述出气管口所在的端部设置有出气仓,所述出气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气仓包容所述出气管口设置,所述出气仓的开口开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气仓的开口连通至所述炉体外的进气风机的前端上,所述进气风机抽取所述出气仓内的气体后,所述炉体内形成负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仓是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方型空腔,所述出气仓由焊接在所述壳体内的钢板和所述壳体自身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仓的外壁上安装有转轴活套,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转轴活套上安装有卡嵌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开有转轴限位槽,所述卡嵌板可移动的卡嵌在所述转轴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体内负压密封的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口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出气管口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军唐斌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