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47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前副车架纵梁,所述前副车架纵梁的前端装配有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扣合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板,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溃坏诱导槽,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筋,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式结构。所述上、下盖板均是U型板结构,焊接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车辆造型和总布置,综合考虑维修方便性的前提下,在传统的正面传力路径基础上,使副车架系统尽早吸能,降低碰撞过程中整车的侵入量和加速度,将对乘员的伤害降至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碰撞法规也日益严格。特别是2018版C-NCAP的实施对汽车侧面结构的耐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要求前碰得分比例提高,以满足C-NCAP五星目标要求。加上目前各主机厂不断提升汽车动力性要求,使得发动机及变速箱的体积越来越大,所占据前舱空间加大,在前舱空间一定的前提下,有效碰撞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对汽车前部碰撞吸能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中保研提出的中国汽车保险安全指数(C-IASI)测试评价体系中,对于车辆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汽车低速耐撞性提高,同时又必须用最小的代价来修复车辆。为了满足上述多方面要求,设计新型的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目的在于,在不影响车辆造型和总布置,综合考虑维修方便性的前提下,在传统的正面传力路径基础上,使副车架系统尽早吸能,降低碰撞过程中整车的侵入量和加速度,将对乘员的伤害降至最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前副车架纵梁,所述前副车架纵梁的前端装配有前副车架吸能结构,所述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扣合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板,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溃坏诱导槽,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筋,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式结构。进一步,所述上、下盖板均是U型板结构,所述下盖板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面。进一步,所述上、下盖板通过烧焊实现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条形溃坏诱导槽,所述溃坏诱导槽的条形方向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垂直。进一步,所述连接端板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与所述前副车架纵梁前端的端板装配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端板与所述筒状结构烧焊连接。进一步,所述前副车架纵梁前端的端板与前副车架纵梁本体烧焊连接。先通过烧焊的方式将上、下盖板上下自焊接后,再与连接端板通过烧焊连接,最后将连接端板与汽车前副车架纵梁的端板通过螺栓实现装配。该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不影响车辆造型和总布置,综合考虑维修方便性的前提下,在传统的正面传力路径基础上,使副车架系统尽早吸能,降低碰撞过程中整车的侵入量和加速度,将对乘员的伤害降至最低。同时在C-IASI中的低速碰撞工况中,保证上纵梁和底盘件主体结构不变形的前提下,装配式吸能结构的设计充分提升了车辆耐撞性,同时兼顾了车辆的维修方便性,将维修成本降到最低。(2)本技术不仅设置了诱导槽和凸台筋,而且由于吸能结构设计位置靠前,可以较早的参与碰撞,吸收碰撞能量,提升了车辆的耐撞性,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乘员。(3)本技术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前副车架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副车架吸能结构;11—下盖板;12—上盖板;13—溃坏诱导槽;14—凸台筋;15—连接端板;16—螺栓孔;2—前副车架纵梁;21—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施方式中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施方式中前副车架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前副车架纵梁2,前副车架纵梁2的前端装配有前副车架吸能结构1,前副车架吸能结构1包括上盖板12和下盖板11,上盖板12和下盖板11扣合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板15,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溃坏诱导槽13,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筋14,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式结构。溃坏诱导槽13和凸台筋14可以保证前副车架吸能结构1在碰撞过程中被完全压溃,更多的吸收碰撞能量;前副车架吸能结构1底部及顶部的设计能充分考虑车辆造型及总布置,本实施例中,前副车架吸能结构1顶部本体是水平设计。优选地,上盖板12和下盖板11均是U型板结构,下盖板11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面,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2和下盖板11通过烧焊实现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条形溃坏诱导槽13,溃坏诱导槽13的条形方向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垂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两条溃坏诱导槽13。优选地,连接端板15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16,与前副车架纵梁2前端的端板21装配连接,如图1所示。采用螺栓连接,装拆方便,有利于更换和维修。本实施例中,螺栓孔16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旁。本实施例中,连接端板15与所述筒状结构烧焊连接。本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纵梁2前端的端板21与前副车架纵梁本体烧焊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先通过烧焊的方式将上盖板12和下盖板11上下自焊接后,再与连接端板15通过烧焊连接,最后将连接端板15与汽车前副车架纵梁2的端板21通过螺栓实现装配。本技术在不影响车辆造型和总布置,综合考虑维修方便性的前提下,在传统的正面传力路径基础上,使副车架系统尽早吸能,降低碰撞过程中整车的侵入量和加速度,将对乘员的伤害降至最低。同时在C-IASI中的前部15km/h低速碰撞工况中,保证上纵梁和底盘件主体结构不变形的前提下,装配式吸能结构的设计充分提升了车辆耐撞性,同时兼顾了车辆的维修方便性,将维修成本降到最低。本技术不仅设置了诱导槽和凸台筋,而且由于吸能结构设计位置靠前,可以较早的参与碰撞,吸收碰撞能量,提升了车辆的耐撞性,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乘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前副车架纵梁,所述前副车架纵梁的前端装配有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扣合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板,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溃坏诱导槽,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筋,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前副车架纵梁,所述前副车架纵梁的前端装配有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扣合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连接端板,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溃坏诱导槽,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凸台筋,所述筒状结构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盖板均是U型板结构,所述下盖板的底部前高后低形成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汽车前副车架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盖板通过烧焊实现焊接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根李文平徐伟沙正李平徐立笑涂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