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70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6:05
跨骑型车辆(1)具备:变速器(21),其具有通过从动液压缸(28)的工作而被操作的离合器;液压致动器(51),其具有使工作油产生液压的主液压缸;液压阀单元(53),其控制在主液压缸中产生的液压向从动液压缸(28)的传递;主侧连接配管(71);以及从动侧连接配管(72),其中,液压阀单元(53)配置于比液压致动器(51)接近从动液压缸(28)的位置。

Stradd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跨骑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跨骑型车辆。本申请基于2017年5月31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7-108539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在用于机动二轮车等的变速器中,已知有由驾驶员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操作且自动地进行变速器的离合器的断接操作的所谓的半自动的变速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变速系统具备使工作油产生液压的液压产生装置、通过在液压产生装置中产生的液压使离合器断接的从动液压缸、以及对从液压产生装置向从动液压缸传递的液压进行控制的液压控制装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1-75030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驾驶员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操作的情况下、或者进行通过液压控制装置调整液压的控制的情况下,期望能够响应良好地驱动从动液压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的工作响应性的跨骑型车辆。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具备:变速器,其具有通过从动液压缸的工作而被操作的离合器;液压致动器,其具有使工作油产生液压的主液压缸;液压阀单元,其控制在所述主液压缸中产生的液压向所述从动液压缸的传递;主侧连接配管,其将所述主液压缸和所述液压阀单元连接;以及从动侧连接配管,其将所述液压阀单元和所述从动液压缸连接,其中,所述液压阀单元配置于比所述液压致动器接近所述从动液压缸的位置。r>(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从动侧连接配管比所述主侧连接配管短。(3)在上述(1)或(2)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主侧连接配管由金属系材料形成,所述从动侧连接配管由橡胶系材料形成。(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与所述变速器的前方相连的发动机,所述液压阀单元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的后方且所述变速器的上方。(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液压致动器配置成,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方上与在车架的前端部设置的头管重叠。(6)在上述(5)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与所述主液压缸连接并蓄积所述工作油的贮存箱,所述贮存箱安装于转向车把,该转向车把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车架能够转动。(7)在上述(6)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贮存箱设置于所述转向车把的左半部。(8)在上述(6)或(7)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将所述贮存箱和所述液压致动器连结的贮存配管比所述主侧连接配管短。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1)的方案,通过将液压阀单元配置于比液压致动器接近从动液压缸的位置,从而能够将由液压阀单元控制的液压迅速地向从动液压缸传递,能够提高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的工作响应性。另外,通过使液压阀单元与液压致动器分离,从而能够提高液压阀单元和液压致动器的配置自由度。根据上述(2)的方案,通过使从动侧连接配管比主侧连接配管短,从而能够将由液压阀单元控制的液压迅速地向从动液压缸传递,能够提高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的工作响应性。根据上述(3)的方案,通过由橡胶系材料形成从动侧连接配管,从而在工作油的液压降低了的情况下,通过从动侧连接配管收缩,从而能够立即提高液压并保持液压。另外,相对较长的主侧连接配管由金属系材料形成,从而能够抑制由配管的膨胀引起的液压传递的损失。根据上述(4)的方案,通过将液压阀单元配置于气缸的后方且变速器的上方,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发动机周边的空闲空间,并且能够在接近从动液压缸的位置高效地配置液压阀单元。根据上述(5)的方案,通过将液压致动器配置于头管的周边部,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形成于头管周边的空闲空间,并且能够高效地配置液压致动器。根据上述(6)的方案,通过将贮存箱安装于转向车把,从而贮存箱接近驾驶员的视野,例如能够容易目视工作油的量,能够提高维护性。根据上述(7)的方案,通过将贮存箱安装于转向车把的左半部,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在手动操作离合器的车辆的情况下配置了手动操作用的离合器控制杆等的空间来高效地配置贮存箱。根据上述(8)的方案,通过使贮存配管比主侧连接配管短,从而能够缩短贮存配管而提高外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变速器及变换机构的剖视图。图3是包括离合器致动器的离合器工作系统的概要说明图。图4是变速系统的框图。图5是表示离合器致动器的供给液压的变化的曲线图。图6是离合器致动器的液压阀单元的俯视图。图7是包括液压阀单元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VIII-VIII剖视图。图9是图6的IX-IX剖视图。图10是图6的X-X剖视图。图11是图6的XI-XI剖视图。图12是表示液压阀单元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液压致动器及贮存箱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从左后方观察液压致动器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从右前方观察液压致动器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就与以下进行说明的车辆中的朝向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了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适用于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机动二轮车1的前轮2支承于左右一对的前叉3的下端部。左右前叉3的上部经由转向柱4而支承于车架5的前端部的头管6。在转向柱4的顶桥上安装有杆式的转向车把4a。车架5具备:头管6;主管7,其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中央从头管6的上部向后下方延伸;左右枢轴框架8,其与主管7的后端部的下方相连;左右下行管10,其以比主管7更急剧倾斜的方式从头管6的下部向后下方延伸;以及座椅框架9,其与主管7和左右枢轴框架8的后方相连。摆臂11的前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枢轴支承于左右枢轴框架8。在摆臂11的后端部支承有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12。在左右主管7的上方支承有燃料箱18。在燃料箱18的后方且座椅框架9的上方支承有座椅19。在左右主管7的下方悬置有作为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的动力单元PU。动力单元PU例如经由链式传动机构与后轮12联接。动力单元PU一体地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发动机13和位于后侧的变速器21。发动机13例如是使曲轴14的旋转轴沿着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多气缸发动机。发动机13使气缸16在曲轴箱15的前部上方立起。曲轴箱15的后部为收容变速器21的变速器箱17。如图2所示,变速器21是具有主轴22、中间轴23以及跨两轴22、23的变速齿轮组24的有级式的传动装置。中间轴23构成变速器21以及动力单元PU的输出轴。中间轴23的端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骑型车辆(1),其中,/n所述跨骑型车辆(1)具备:/n变速器(21),其具有通过从动液压缸(28)的工作而被操作的离合器(26);/n液压致动器(51),其具有使工作油产生液压的主液压缸(51s);/n液压阀单元(53),其控制在所述主液压缸(51s)中产生的液压向所述从动液压缸(28)的传递;/n主侧连接配管(71),其将所述主液压缸(51s)和所述液压阀单元(53)连接;以及/n从动侧连接配管(72),其将所述液压阀单元(53)和所述从动液压缸(28)连接,/n所述液压阀单元(53)配置于比所述液压致动器(51)接近所述从动液压缸(28)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31 JP 2017-1085391.一种跨骑型车辆(1),其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1)具备:
变速器(21),其具有通过从动液压缸(28)的工作而被操作的离合器(26);
液压致动器(51),其具有使工作油产生液压的主液压缸(51s);
液压阀单元(53),其控制在所述主液压缸(51s)中产生的液压向所述从动液压缸(28)的传递;
主侧连接配管(71),其将所述主液压缸(51s)和所述液压阀单元(53)连接;以及
从动侧连接配管(72),其将所述液压阀单元(53)和所述从动液压缸(28)连接,
所述液压阀单元(53)配置于比所述液压致动器(51)接近所述从动液压缸(28)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其中,
所述从动侧连接配管(72)比所述主侧连接配管(71)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其中,
所述主侧连接配管(71)由金属系材料形成,所述从动侧连接配管(72)由橡胶系材料形成。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原咏介时任显小野惇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