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卫向坡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2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所述轮胎胎圈部分内表面,和/或胎侧内表面,和/或胎肩内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和/或耐磨润滑层。0气压轮胎被压扁后,轮胎内层两内表面接触:接触位置设置耐磨层可提高耐磨性,增加轮胎行驶里程和行驶速度;接触位置设置耐磨润滑层可减少接触面的摩擦系数,降低摩擦力,降低轮胎脱圈风险,摩擦力降低可提高耐磨性,增加轮胎行驶的里程;摩擦力降低可减少轮胎的滚动阻力,减小两侧车轮受力不平衡状况,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在接触位置,胎面向胎肩方向滑动时,临近所述胎肩一侧的凸起结构两坡度陡峭的侧面接触,可阻止所述胎面向胎肩方向的滑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属于机动车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一旦爆胎,无侧壁支撑的轮胎被压扁,轮胎内层内表面接触,车体发生倾斜,车轮的外倾角将发生变化。车轮外倾角:是指车轮在安装后,车轮所处平面和纵向垂直平面间的夹角;轮胎呈现“八”字形时称为负外倾,而呈现“V”字形张开时称为正外倾,参考图11,图11中的车轮为车辆右侧车轮。轮胎一旦爆胎,轮胎为0气压,无侧壁支撑的轮胎被压扁,爆胎车轮的滚动阻力将大幅增加,左右两侧受力严重不均衡,增加车辆操控难度。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轮胎一旦爆胎,轮胎被压扁,特别是转向轮爆胎将非常危险;为了保证车辆转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转向轮外倾角一般都小,几乎为0;转向轮一旦爆胎,无侧壁支撑的轮胎被压扁,车体倾斜,爆胎车轮外倾角将为正,车辆外侧轮缘一侧将先接触地面;此时爆胎轮胎如果受到较大的从车辆外侧推向车辆内侧的侧向力,车辆外侧轮胎胎唇将滑入正装轮毂轮槽;轮胎胎唇一旦滑入轮毂轮槽,轮胎胎面和轮毂间将产生较大的相对运动,车辆外侧轮毂轮缘有直接触地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车辆外侧,轮胎的胎圈部分,和/或胎侧,和/或胎肩的轮胎内层内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车辆外侧,轮胎的胎圈部分,和/或胎侧,和/或胎肩的轮胎内层内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耐磨织物层,和/或耐磨纸层,和/或耐磨薄膜层,和/或耐磨皮革层,和/或耐磨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后胎侧的抗弯曲变形能力是之前胎侧抗弯曲变形能力的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耐磨层内表面粗糙度相同的条件下,车辆内侧轮胎的耐磨层内表面与耐磨层内表面摩擦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大于或等于车辆外侧轮胎的耐磨层内表面与耐磨层内表面摩擦的最大静摩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车辆外侧,所述耐磨层为具有润滑功能的耐磨润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内层内表面设置耐磨织物层、或耐磨纸层、或耐磨薄膜层、或耐磨皮革层后,比轮胎内层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或更强的抗撕裂能力,比轮胎内层更加耐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内侧,轮胎的耐磨织物层、耐磨纸层、耐磨薄膜层、耐磨皮革层内表面设置有增大摩擦的涂层;所述耐磨涂层为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向坡
申请(专利权)人:卫向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