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门锁装置、车门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21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门锁装置、车门和车辆,涉及车辆门锁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用于简化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车门门锁装置,包括:中控联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中控联动机构包括驱动端和至少两个执行端,每个所述执行端上均连接有门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和基座,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另一端通过拉线连接于所述中控联动机构的驱动端,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联动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使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上连接的多个所述门锁同时解锁。

Door locking devices, doors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门锁装置、车门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门锁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门锁装置、车门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初步的走进了每一个家庭,成为了每个家庭的重要代步工具,车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车门的门锁总成为车门的关键结构,现有技术中,滑动式车门中的门锁总成一般包括外把手、中控联动机构、中转机构和至少两个门锁,其中,外把手通过拉杆连接于中转机构,中转机构通过拉线连接于中控联动机构,中控联动机构能够同时控制多个门锁解锁,虽然该门锁总成能够实现多个门锁的同时解锁,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不仅占用了车门更多的空间,还增加了车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门锁装置、车门和车辆,主要目的是用于简化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门锁装置,包括:中控联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端和至少两个执行端,每个所述执行端上均连接有门锁;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和基座,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另一端通过拉线连接于所述中控联动机构的驱动端,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联动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使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上连接的多个所述门锁同时解锁。可选地,所述的车门门锁装置,还包括:配重部,所述配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部,另一端呈悬臂状设置;所述转动件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于所述基座,其中,所述配重部与所述转动轴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相背两侧,所述配重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具有间距。可选地,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连接豁口,所述拉线的一端设有圆柱状的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卡接于所述连接豁口内。可选地,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固定部;所述拉线包括线芯和线套,所述线芯套设于所述线套内,所述线套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线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接头,使所述线芯相对于所述线套活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卡接豁口,所述线套卡接于所述卡接豁口的一侧,所述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卡接豁口,使所述卡接头设置于所述卡接豁口的另一侧。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活动把手,所述活动把手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转动件,当所述活动把手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时,所述活动把手带动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可选地,所述活动把手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卡接钩,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接钩,所述第一卡接钩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钩;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基座之间还设有扭簧;所述活动把手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弹性垫。可选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转动件,使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可选地,所述的车门门锁装置,还包括:无线信号接收组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太阳能组件和储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组件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门,包括:所述的车门门锁装置。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门锁装置,用于简化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而现有技术中,车门门锁装置包括外把手、中转机构、中控联动机构和门锁,外把手通过拉杆连接于中转机构,中转机构通过拉线连接于中控联动机构,中控联动机构能够同时控制多个门锁解锁,本申请提供的车门门锁装置包括:中控联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中控联动机构包括驱动端和至少两个执行端,每个执行端上均连接有门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和基座,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基座,转动件的一端连接于驱动件,另一端通过拉线连接于中控联动机构的驱动端,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以联动中控联动机构,使中控联动机构上连接的多个门锁同时解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由驱动机构直接通过拉线连接于中控联动机构的驱动端,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中转机构和拉杆,进而简化了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降低了车门门锁装置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框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门锁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车门门锁装置、车门和车辆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门锁装置,包括:中控联动机构2,其包括驱动端21和至少两个执行端(图中未示出),每个执行端上均连接有门锁3;驱动机构1,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11和基座12,转动件11转动连接于基座12,转动件11的一端连接于驱动件,另一端通过拉线4连接于中控联动机构2的驱动端21,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动件11转动以联动中控联动机构2,使中控联动机构2上连接的多个门锁3同时解锁。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门锁装置一般设置于车辆的车门内,主要用于实现车门的上锁或解锁,该车门门锁装置主要应用在滑动车门上,当然也可以安装在转动车门等其它类型的车门上,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车门门锁3装置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门锁装置可以控制多个门锁3进行同时解锁,而且结构更加的简单,不仅可以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还降低了车门的制造成本。其中,上述门锁3主要用于使车门和车体之间进行上锁,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门锁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具体的,门锁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三个,当门锁3数量为两个时,两个门锁3可以分别为车门的前锁和上锁,其中,前锁可以设置于车门的前侧,上锁可以设置于车门的上侧;当门锁3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门锁3可以分别为车门的前锁、上锁和下锁,其中,下锁可以设置于车门的下侧;多个门锁3通过中控联动机构2的作用可以实现同时解锁,以便于车门的打开;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门锁3的设置可以提高车门上锁的安全性。其中,上述中控联动机构2主要用于将一个驱动动作转换为多个驱动动作,具体的,中控联动机构2包括驱动端21和至少两个执行端,驱动端21与多个执行端之间通过联动组件连接,当驱动端21动作时,驱动端21能够通过联动组件的作用联动多个执行端同时动作,其中,联动组件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其中,上述驱动机构1主要用于拉动拉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控联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端和至少两个执行端,每个所述执行端上均连接有门锁;/n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和基座,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另一端通过拉线连接于所述中控联动机构的驱动端,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联动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使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上连接的多个所述门锁同时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控联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端和至少两个执行端,每个所述执行端上均连接有门锁;
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和基座,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另一端通过拉线连接于所述中控联动机构的驱动端,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联动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使所述中控联动机构上连接的多个所述门锁同时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重部,所述配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件,另一端呈悬臂状设置;
所述转动件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于所述基座,其中,所述配重部与所述转动轴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相背两侧,所述配重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连接豁口,所述拉线的一端设有圆柱状的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卡接于所述连接豁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固定部;
所述拉线包括线芯和线套,所述线芯套设于所述线套内,所述线套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线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接头,使所述线芯相对于所述线套活动;
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卡接豁口,所述线套卡接于所述卡接豁口的一侧,所述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卡接豁口,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杨现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