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531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锁装置,能够容易把持并能够变更规格。门锁装置(10a)包括:鼓出部(30),在车室内侧沿着上下方向延伸;闩锁机构(23),与锁止销卡合而锁定车门;儿童锁杆(62),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28)的操作而作用于闩锁机构(23),使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电动儿童锁机构(64),对儿童锁杆(62)进行电动操作。电动儿童锁机构(64)具备:第二马达(66);电动儿童齿轮(70),相对于儿童锁杆(62)配置于上方,由第二马达(66)驱动;以及电动儿童连杆(72),连结电动儿童齿轮(70)与儿童锁杆(62)之间。电动儿童连杆(72)配置于鼓出部(30)的内部空间。

Door lock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oor lock device, which can be easily controlled and can change specifications. The door lock device (10a) includes: a bulge part (30) extending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on the interior of the car room; a latch mechanism (23) which engages with the latch pin to lock the door; a child lock lever (62) which acts on the latch mechanism (23) based on the operation of starting the child lock knob (28) to make the door opening operation generated by the interior handle invalid; an electric child lock mechanism (64) which electrically operates the child lock lever (62). The electric child lock mechanism (64)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otor (66); an electric child gear (70),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top relative to the child lock rod (62) and driven by the second motor (66); and an electric child link (72), which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electric child gear (70) and the child lock rod (62). The electric child connecting rod (72) is arranged in the internal space of the drum out part (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定车辆的车门的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用的门锁装置是在关闭车门时卡合保持车辆的锁止销,在打车车门打开时释放锁止销的装置。对于门锁装置,期望形成为当在车辆的组装工序中操作者搬运或者向车门内装配时尽量容易把持的形状。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的侧面形成有勾挂手指的凹陷面。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5282913号最近的门锁装置有时设置有基于电气控制的附加功能。作为其一例可以举出电动儿童锁功能。现有的儿童锁功能是基于通过手动式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使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与此相对,电动儿童锁功能是通过电气控制使内侧把手产生的开闭操作自动无效。电动儿童锁功能有时与手动式的儿童锁功能同时存在。此外,作为门锁装置的附加功能的另一例可以举出超级锁功能。超级锁功能是通过电气控制使外侧把手及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的功能。根据该超级锁功能,能够防止击碎玻璃来操作车室内的内侧把手而打开车门这样所谓的砸车盗窃。超级锁功能有时与手动式的儿童锁功能同时存在。门锁装置像这样被分为多个规格,但大部分的基本构造相同,期望能够将尽可能多的部件共同化并仅更换或追加几个部件就能够应对多个规格。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由于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陷面,因此内部容量相应地变小,没有追加部件的空间,或者追加部件的形状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的把持容易且能够进一步变更规格的门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门锁装置锁定车辆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鼓出部,在所述壳体的车室内侧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室内侧凸出;以及闩锁机构,与所述车辆的锁止销卡合而锁定所述车门。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儿童锁机构,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以及电动儿童锁机构,对所述儿童锁机构进行电动操作,所述电动儿童锁机构具备:电动机;电动儿童齿轮,相对于所述儿童锁机构配置于上方或者下方,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电动儿童连杆,在上下方向上连结所述电动儿童齿轮与所述儿童锁机构之间,所述电动儿童连杆配置于所述鼓出部的内部空间,能够卸下所述电动儿童连杆,所述电动儿童齿轮能够换装为由所述电动机驱动并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的超级锁齿轮。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儿童锁机构,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超级锁机构,基于电动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外侧把手及所述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所述超级锁机构具备:电动机;超级锁齿轮,相对于所述儿童锁机构配置于上方或者下方,由所述电动机驱动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所述超级锁齿轮能够换装为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儿童齿轮,能够配设在上下方向上连结所述电动儿童齿轮与所述儿童锁机构之间的电动儿童连杆,所述电动儿童连杆配置于所述鼓出部的内部空间。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鼓出部的一部分形成包括车宽方向轴的面。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门锁装置中,设置有在壳体的车室内侧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鼓出部,由手进行把持变得容易。此外,通过有无配置于鼓出部的电动儿童连杆能够变更规格。附图说明图1是从斜前方观察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车辆外侧的斜后观察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鼓出部的里侧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内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卸下罩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沿着图1中的VI~VI线观察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从车辆内侧的斜后观察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卸下罩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侧视图。10a、10b:门锁装置;12:门闩装置;14:外壳;16:罩;20:防水罩;23:闩锁机构;28:儿童锁捏手;30:鼓出部;30a:弯曲部;30b:裙部(包括车宽方向轴Y的面);30c:顶面;30d:上端部(包括车宽方向轴Y的面);30e:内部空间;32:闩锁机构;48:第一马达;62、78:儿童锁杆;64:电动儿童锁机构;66:第二马达(电动机);70:电动儿童齿轮;72:电动儿童连杆;72a:弯曲部;72b:上端;72c:下端;74:超级锁机构;76:超级锁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门锁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并非利用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适于规定方向的车辆的朝向为基准。图1是从斜后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10a的外观立体图,图2从车辆外侧斜后观察门锁装置10a的外观立体图。如后所述,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10b,外观也与门锁装置10a相同。门锁装置10a安装在车辆的车门(例如前侧的侧门)的内部,包括门闩装置12、外壳14以及罩16。尽管这里将名称区分为外壳14和罩16,但两者是组合为一体并覆盖内部部件的壳体。外壳14也可称为外侧壳体。罩16也可称为内侧壳体。对于图1所示的门锁装置10a,例示了应用于车辆的右侧车门的情况,但是只要将应用于左侧车门的门锁装置设为左右对称构造即可。门锁装置10a具备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耦合器18、防水罩20、防水封条22和24、以及线缆罩26。防水罩20在门锁装置10a的上表面和前表面覆盖外壳14与罩16之间的边界部。防水封条22覆盖耦合器18的周围。防水封条24覆盖门闩装置12的上部和两侧方、以及到达到内表面侧的线缆罩26为止的部分。在门闩装置12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上下操作的儿童锁捏手28。在罩16设置有向车室内侧凸出的鼓出部30。鼓出部30为长条形状,在门锁装置10a的车室内侧且在其大致中央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更具体来说,鼓出部30从防水罩20的稍下部位延伸至线缆罩26的上边部。在鼓出部30中,上半部分为铅垂朝向,相比大致中间的弯曲部30a靠下的部分朝向车辆后方稍微倾斜。由此,鼓出部30整体上成为朝向车辆前方稍微凸出、且朝向车辆后方稍微凹陷的形状。鼓出部30与罩16的整个面积相比相当小。鼓出部30中的与罩16连接的连接部即裙部30b形成相对于该罩16的侧面(图1中包括前后方向轴X及上下方向轴Z的面)垂直的面(图1中包括车宽方向轴Y的面)。此外,裙部30b中的相比弯曲部30a靠上的部分形成铅垂面(图1中包括上下方向轴Z及车宽方向轴Y的面)。鼓出部30的顶面30c形成相对于罩16的侧面平行的面。鼓出部30的上端部30d在侧面观察时成为大致半圆弧形状。鼓出部30的背侧(参照图3)确保由周壁包围的内部空间30e。门闩装置12是通过相对于设置于车辆主体的锁止销卡合或释放而将车辆的车门锁定或解锁的装置。门闩装置12固定于外壳14的车辆后侧的部分,在该状态下由外壳14支承。这种门闩装置12具备主体12a、罩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锁装置,锁定车辆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鼓出部,在所述壳体的车室内侧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室内侧凸出;以及/n闩锁机构,与所述车辆的锁止销卡合而锁定所述车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8 JP 2018-1017981.一种门锁装置,锁定车辆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鼓出部,在所述壳体的车室内侧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室内侧凸出;以及
闩锁机构,与所述车辆的锁止销卡合而锁定所述车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装置包括:
儿童锁机构,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以及
电动儿童锁机构,对所述儿童锁机构进行电动操作,
所述电动儿童锁机构具备:
电动机;
电动儿童齿轮,相对于所述儿童锁机构配置于上方或者下方,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
电动儿童连杆,在上下方向上连结所述电动儿童齿轮与所述儿童锁机构之间,
所述电动儿童连杆配置于所述鼓出部的内部空间,
能够卸下所述电动儿童连杆,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阳介多贺隆雄木村俊太郎奥田亮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