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21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机模具交换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包括主体框架和移模平台,移模平台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移模平台包括纵向升降辊道、横向驱动辊道和检测开关,纵向升降辊道内设置有油缸,左侧的两组纵向升降辊道组成第一模具工位,右侧的两组纵向升降辊道组成第二模具工位,第一模具工位设有第一升降导向轮、第二升降导向轮和第三升降导向轮,第二模具工位设有第四升降导向轮和第五升降导向轮,第一升降导向轮、第二升降导向轮、第三升降导向轮、第四升降导向轮和第五升降导向轮均连接有气缸,第一模具工位和第二模具工位均设有固定导向轮,横向驱动辊道包括变频减速电机、立板、连条和驱动辊子。

A two-way die shifting Buffer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
本技术属于冲压机模具交换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
技术介绍
在冲压生产自动换模系统中,为提高模具交换的安全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通常会为每台压机配备换模系统,从传统的半自动换模系统到全自动换模系统均有,比如采用全自动换模系统中的换模台车进行模具的自动交换。当需要将模具从上述换模台车搬运到模具库,或从模具库搬运到换模台车时,通常会使用模具转运车进行长距离搬运备模。从经济性考虑,模具转运车一般只有1个模具工位,即每次只能搬运1个模具,当它将模具从换模台车搬运到模具库时,返回时应将另1副模具从模具库搬运到换模台车,实现模具的自动备模。但是模具转运车并不能直接与自动存取模具库进行对接,而需要设置过渡平台进行对接,并且为了提高模具转运效率,减少模具转运车的等待时间,通常会设置具有2个模具工位的过渡平台;先将1副模具从模具库出库到第1模具工位等待,转运车将换模台车的模具送入第2模具工位等待,随即转运车到第1模具工位取走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包括主体框架和移模平台,所述移模平台安装在主体框架上,所述移模平台包括纵向升降辊道、横向驱动辊道和检测开关,所述纵向升降辊道内设置有油缸,左侧的两组所述纵向升降辊道组成第一模具工位,右侧的两组所述纵向升降辊道组成第二模具工位,所述第一模具工位设有第一升降导向轮、第二升降导向轮和第三升降导向轮,所述第二模具工位设有第四升降导向轮和第五升降导向轮,所述第一升降导向轮、第二升降导向轮、第三升降导向轮、第四升降导向轮和第五升降导向轮均连接有气缸,所述第一模具工位和第二模具工位均设有固定导向轮,所述横向驱动辊道包括变频减速电机、立板、连条和驱动辊子,所述横向驱动辊道横向贯穿所述第一模具工位和第二模具工位。进一步限定,所述主体框架下部连接有调节支腿。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升降导向轮、第二升降导向轮、第三升降导向轮、第四升降导向轮和第五升降导向轮的结构相同。进一步限定,所述纵向升降辊道设有若干导向滚轮。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辊子设有齿轮,相对应的所述齿轮连接有齿轮链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双向移动功能,可实现模具转运车与模具库的自动对接;2、通过设置两个模具工位,使模具出入库具有缓冲空间,模具转运节省时间,效率更高;本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手段,提高工厂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减少设备和人工投入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实施例中1种模具出库时在缓冲平台移动路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实施例中1种模具出库时在缓冲平台移动路线的俯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主体框架1、设节支腿11、移模平台2、纵向升降辊道21、横向驱动辊道22、变频减速电机221、立板222、链条223、驱动辊子224、固定导向轮23、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第四升降导向轮244、第五升降导向轮245、气缸246、检测开关25、第一模具工位3、第二模具工位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包括主体框架1和移模平台2,移模平台2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移模平台2包括纵向升降辊道21、横向驱动辊道22和检测开关25,纵向升降辊道21内设置有油缸,左侧的两组纵向升降辊道21组成第一模具工位3,右侧的两组纵向升降辊道21组成第二模具工位4,第一模具工位3设有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和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第二模具工位4设有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均连接有气缸246,第一模具工位3和第二模具工位4均设有固定导向轮23,横向驱动辊道22包括变频减速电机221、立板222、连条223和驱动辊子224,横向驱动辊道22横向贯穿第一模具工位3和第二模具工位4。优选主体框架1下部连接有调节支腿11。优选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的结构相同。优选纵向升降辊道21设有若干导向滚轮211。优选驱动辊子224设有齿轮,相对应的齿轮连接有齿轮链条。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将模具A从模具库移动到模具转运车,模具B从模具转运车移动到模具库,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如图3所示,将变频减速电机221松闸启动,通过链条223带动横向驱动辊道22上的所有驱动辊子223滚动,纵向升降辊道21在油缸的作用下下降,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三升降导向轮243和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在气缸247的作用下降下,使模具A开始进入移模平台2,模具A开始在驱动辊子224的作用下开始向左侧移动,并在固定导向轮23和第二升降导向轮242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的限制下横向平移,当模具A到达第二模具工位4,并触发检测开关25时,变频减速电机221依次减速、停止并抱闸,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在气缸247的作用下上升,将模具A限制在第二模具工位4内;步骤2:如图4所示,模具转运车运载模具B与移模平台2的第一模具工位3对接,第二升降导向轮242在气缸247的作用下降下,第一模具工位3内的纵向升降辊道21在油缸的作用下顶升;模具转运车将模具B推入第一模具工位3,在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的限制下模具B纵向平移直至完全进入第一模具工位3,第一模具工位3内的纵向升降辊道21在油缸的作用下落下,第二升降导向轮242在气缸247的作用下顶起并将将模具B限制在第一模具工位3内;步骤3:模具转运车与移模平台2的第二模具工位4对接,第二升降导向轮242在气缸247的作用下降下,第二模具工位4内的纵向升降辊道21在油缸的作用下顶升并将模具A顶起,模具转运车上的推拉机械手将模具A拉到模具转运车上,在固定导向轮24和第四升降导向轮244的限制下模具A纵向平移直至完全进入模具转运车内;步骤4:第一升降导向轮241在气缸247的作用下降下,变频减速电机221松闸启动,通过链条223带动横向驱动辊道22上的所有驱动辊子223滚动,模具B在驱动辊子223的作用下开始向右移动,并在固定导向轮23和第二升降导向轮242、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的限制下横向平移,直至完全进入模具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包括主体框架(1)和移模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模平台(2)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所述移模平台(2)包括纵向升降辊道(21)、横向驱动辊道(22)和检测开关(25),所述纵向升降辊道(21)内设置有油缸,左侧的两组所述纵向升降辊道(21)组成第一模具工位(3),右侧的两组所述纵向升降辊道(21)组成第二模具工位(4),所述第一模具工位(3)设有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和第三升降导向轮(243),所述第二模具工位(4)设有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所述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均连接有气缸(246),所述第一模具工位(3)和第二模具工位(4)均设有固定导向轮(23),所述横向驱动辊道(22)包括变频减速电机(221)、立板(222)、连条(223)和驱动辊子(224),所述横向驱动辊道(22)横向贯穿所述第一模具工位(3)和第二模具工位(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包括主体框架(1)和移模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模平台(2)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所述移模平台(2)包括纵向升降辊道(21)、横向驱动辊道(22)和检测开关(25),所述纵向升降辊道(21)内设置有油缸,左侧的两组所述纵向升降辊道(21)组成第一模具工位(3),右侧的两组所述纵向升降辊道(21)组成第二模具工位(4),所述第一模具工位(3)设有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和第三升降导向轮(243),所述第二模具工位(4)设有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所述第一升降导向轮(241)、第二升降导向轮(242)、第三升降导向轮(243)、第四升降导向轮(244)和第五升降导向轮(245)均连接有气缸(246),所述第一模具工位(3)和第二模具工位(4)均设有固定导向轮(23),所述横向驱动辊道(2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腊财胡三华刘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松科快换常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