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21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属于模具制造领域。它包括上模基板、上模头和多对压板,所述上模基板的下端与上模头的安装端相对应组合成上模,且上模基板和上模头结合处沿上模长度方向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相配合的压板卡槽,通过多对压板固定于压板卡槽内,通过螺栓固定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时,压板上的螺栓孔连续呈三角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模可拆卸,更换上模头便能加工不同厚度或折弯形状的板材,通用性高;同时压板上呈三角形排布的螺栓,具有连接稳定性,保证上模各结构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A kind of upper die for split type b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
本技术属于折弯机模具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
技术介绍
折弯机模具是折弯机用来成型加工金属板料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用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折弯机模具分为折弯机上模和下模,是用于板料冲压成形和分离的模具,成形用的模具有型腔,分离用的模具有刃口。其中,生产折弯机模具的材料主要有:42CrMo、T10、9CrSi和W18Cr4V等。并且对于普通要求的经济型折弯机模具的热处理一般采用高频局部淬火,硬度在HRC46-50,而对于优质材料的耐用型折弯机模具热处理采用整体淬火工艺,价格较高,但使用寿命长,适合高质量钣金零件的折弯。一般折弯机模具的体型比较复杂且尺寸比较大,对其进行整体式的淬火工艺,难度比较大,劳动强度高,一旦模具的局部受力过大,整个模具都会报废,更换模具的人力和物力都耗成本,企业的工作效率会比较低。而且,现有技术的折弯机中的折弯机构以及模具一般都是安装在机架上,其尺寸和结构是固定的,如果需要折弯不同规格的工件,那么就需要更换模具,甚至需要更换不同的折弯机,通用性较低。经检索,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489208.6,授权公开日为2012年7月11日的技术专利授权文件公开了一种上模更换方便的大型折弯机。该专利包括折弯机机身和上模,所述折弯机机身上设置有上模安装槽,所述上模通过上模安装槽安装在折弯机机身上,所述上模安装槽、所述上模安装部均呈“T”型;它还包括轴承,所述“T”型的上模安装槽竖直部的两侧在折弯机机身上设置有两排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安装孔嵌入上模安装槽竖直部的两侧。本技术将上模安装部、上模安装槽均加工成“T”字型,在上模安装槽的两侧用钻床打上两排轴承安装孔,将轴承通过螺钉定位在轴承安装孔内,这样即实现了将上模安装过程中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提高了工人的作业效率。但是,该专利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作中,折弯不同的形状的板材,仍需要更换整个上模,劳动力大,而且更换后的上模还需要与下模进行校准调试工作,费时费工。现有技术中,也存在组合式的、可拆卸的上模组件,但是,如何保证上模各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是一大难点。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795066.X,授权公开日为2015年7月15日的技术专利授权文件公开了一种折弯机模具。该专利折弯机模具包括滑块、上模组件,其中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模板和上模正冲头,上模座的顶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滑块底端连接,上模座的下端设置有横截面呈“凹”字形的卡槽,上模板的上端设置有横截面呈倒“凸”字形的卡扣,卡槽与卡扣相互适配卡接,上模正冲头固定在上模板下部,上模座通过一体式压板固定在滑块下部。该模具将上模组件与滑块一体式连接增大了上模组件与滑块的整体接触面积、降低了折弯机模具的损坏率,也可更换上模。但是,该模具上模板的上端设置的呈倒“凸”字形的卡扣和上模座的下端设置的呈“凹”字形的卡槽,结构复杂,且对各卡槽与卡扣之间卡接的尺寸要求非常精确,一旦卡槽或是卡扣的尺寸大了,上模拼接不成,或者,卡槽或卡扣的尺寸小了,上模拼接不稳定;这就导致模具的制造非常困难,需要特殊的模具加工工艺才能精准完成加工,而且在模具折弯过程中,上模的冲力非常大,使用时间久了,卡槽与卡扣之间的摩擦损失,不可避免会存在上模各组件之间松动的问题,影响板材的折弯精度。因此,对于加工不同折弯形状、不同厚度的板材,为了节约成本及劳动力,开发一种简单的可拆卸的分体式式折弯机用上模,来避免更换上模时需要再次进行上、下模校准调试工作,无需更换整个上模,便可加工不同折弯形状、不同厚度的板材,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折弯机上模只能加工一种工件,通用性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还进一步解决了在进行长时间的折弯工作后,可拆卸的上模各组件之间连接易松动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包括上模基板、上模头和多对压板;所述上模基板的下端与上模头的安装端相对应组合成上模,其结合处沿上模长度方向的前后两侧通过多对压板可拆卸连接,其中,一对压板中包括左压板和右压板。进一步地,所述每对压板通过两组螺栓分别与上模基板和上模头连接;连接所述上模基板的一组螺栓包括两根螺栓,螺栓尾端配以螺母紧固连接;连接所述上模头的一组螺栓包括一根螺栓,其贯穿左右压板和上模头连接,并位于连接上模基板的两根螺栓之间,每组螺栓的连线呈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上模基板的两根螺栓尾端的螺母上开设开口销孔,相应螺杆上开设供开口销穿过的通孔,开口销插入开口销孔和通孔,用于加强紧固螺母,防止螺母松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基板的靠近下端与上模头的安装端均设有贯穿前后面的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上模基板和上模头上通孔相配合的螺栓孔。进一步地,与上模头相配合的两块压板上的螺栓孔,其中一块压板上的螺栓孔为沉头孔,另一块压板上的螺栓孔为螺纹孔。于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所述上模基板的一组螺栓包括四根短螺栓,其中四根短螺栓两两配合使用,即左、右压板分别通过两根短螺栓与上模基板连接;连接所述上模头的一组螺栓包括一根长螺栓,其贯穿左右压板和上模头连接,并位于连接上模基板的同侧的两根螺栓之间,同侧每组螺栓的连线呈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和上模基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定位销孔。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基板下端与上模头安装端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压板相配合的压板卡槽,其中,压板卡槽包括上压板卡槽和下压板卡槽,上压板卡槽开设于上模基板的下端,下压板卡槽开设于上模头的安装端。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同侧的相邻两块压板之间留有2~5mm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基板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卡台。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基板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吊装孔。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基板、上模头和压板的材质均为42CrMo模具钢。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上模采用分体式结构,上模基板与上模头之间通过多对压板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加工不同折弯形状和不同厚度的板材时,可随时拆卸下模头并更换合适的上模头,无需更换整个上模,还避免更换上模时需要再次进行的上、下模校准调试工作,通用性高,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上模与工件直接接触作用的刃口部位受力最大,且易磨损,故一般上模刃口部位的最易受到损坏,而折弯板材的整个模具尺寸非常大,且对于工件折弯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模具均需要特殊的加工工艺,更换整个模具的工作量大,难度大且成本高,本技术的上模刃口处损坏时,只需重新加工上模头,便可进行折弯工作,减小劳动强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基板(1)、上模头(2)和多对压板(3);所述上模基板(1)的下端与上模头(2)的安装端相对应组合成上模,其结合处沿上模长度方向的前后两侧通过多对压板(3)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基板(1)、上模头(2)和多对压板(3);所述上模基板(1)的下端与上模头(2)的安装端相对应组合成上模,其结合处沿上模长度方向的前后两侧通过多对压板(3)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压板(3)通过两组螺栓分别与上模基板(1)和上模头(2)连接;连接所述上模基板(1)的一组螺栓包括两根螺栓,连接所述上模头(2)的一组螺栓包括一根螺栓,并位于连接上模基板(1)的两根螺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基板(1)的靠近下端与上模头(2)的安装端均设有贯穿前后面的供螺栓穿过的通孔(102,201);所述压板(3)上开设有与上模基板(1)和上模头(2)上通孔(102,201)相配合的螺栓孔(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折弯机用上模,其特征在于:与上模头(2)相配合的两块压板(3)上的螺栓孔(303),其中一块压板(3)上的螺栓孔(303)为沉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进张一帆胡有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