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49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体,下模座上安装有位于两端的气缸一以及位于中部的气缸二,气缸一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模体,中模体的顶部布设有与上模体成型区域适配的初成型区域,下模座上还安装有位于连接头下部的下模体,气缸二的输出端与下模体的底部连接,下模体和下模座之间区域为次成型区域。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板材放置于初成型区域处,经上模体下压使得板材在上模体和初成型区域之间成型出回折结构的初形,随后将板材的直段承插于定位区域内,当下个板材在成型回折结构的初形时,由于气缸活塞杆能够进行一定距离的回缩会将回折结构的完成终型加工。离的回缩会将回折结构的完成终型加工。离的回缩会将回折结构的完成终型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门框成型模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折弯机模具分为折弯机上模和下模以及模座,是用于板料折弯成形和分离的模具,成形用的模具有型腔,分离用的模具有刃口。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工件外形的加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使各种厚度和材质的板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折弯机模具广泛应用在金属板材、航天航空、汽车制造、五金制造、不锈钢板、家电行业等钣金类行业的板材折弯。
[0003]如图6所示,图中门框结构具有七个折弯结构,尤其是门框结构中A处的关键结构,该关键结构具有一个回折结构,该回折结构一般需要四次折弯才能完成,需要往复定位四次,由于每次的定位均存在误差,使得该关键结构的折弯精度大打折扣,且生产效率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通过采用气缸作为下模体和中模体的支撑,利用上模体和初成型区域适配的回折结构的初成型、气缸活塞杆微短距回缩完成回折结构的终成型,只需要一套模组、两步工序即可完成,效率也大大提高、精度也能得到保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体,下模座上安装有位于两端的气缸一以及位于中部的气缸二,气缸一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模体,中模体的顶部布设有与上模体成型区域适配的初成型区域,下模座上还安装有位于连接头下部的下模体,气缸二的输出端与下模体的底部连接,下模体和下模座之间区域为次成型区域。
[000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板材放置于初成型区域处,经上模体下压使得板材在上模体和初成型区域之间成型出回折结构的初形,随后将板材的直段承插于定位区域内,当下个板材在成型回折结构的初形时,由于气缸活塞杆能够进行一定距离的回缩会将回折结构的完成终型加工。
[000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下模体包括与气缸二输出端连接并与下模座相对滑动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一体连接的次成型施压头,次成型施压头的底面和下模座的顶面之间围设成次成型区域,次成型施压头的顶面和位于次成型施压头正上方的连接头的底面之间围设成定位区域。
[0009]采用上述方案,当上模体和中模体将回折结构初成型后,利用未加工的一端承插于定位区域内,将回折结构的直角段贴于次成型施压头的外壁上,V型折角会承插于次成型区域内,在下个板材进行回折结构初成型时,同时进行V型折角成型至回折结构的终型状
态,故此完成一套模具两步工序完成门框关键结构的成型工作。
[001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连接头包括经螺栓安装中模体的安装部以及布设有安装部底面两端与对应气缸一输出端固接的接头部。
[0011]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安装部和次成型施压头的之间的区域能够将未成形的平面区域进行承插,配合次成型施压头的外壁对回折结构的初形进行定位,进而在下一板材进行回折结构的初形过程中能够完成回折结构的终型加工,加工效率明显提高。
[001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初成型区域包括右前至后依次布设的L型折角、V型折角以及水平承台,L型折角倾斜布设且L型折角的顶部和水平承台共面。
[001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上模体的成型区域和中模体的初成型区域表面均设有渗氮层或硼碳氧氮硫五元共渗层。利用渗氮层在上模体和初成型区域表面形成强度较高的层状结构,保证结构强度,或用硼碳氮氧硫五元共渗层带来的表层疏松能够吸附一定量的油或润滑介质的物质来辅助成型,避免板材成型时表面出现痕迹(擦痕、磨痕等)。
[001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下模座上布设有安装气缸一和气缸二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侧部布设有螺纹孔。通过安装槽安装对应的气缸,利用螺纹孔将对应气缸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下模体和下模座的连接关系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下模体的侧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下模座的侧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最终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下模座;11、气缸一;12、气缸二;13、连接头;131、安装部;132、接头;14、中模体;15、下模体;151、连接部;152、次成型施压头;16、L型折角;17、V型折角;18、水平承台;19、安装槽;20、上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包括下模座10和上模体20,下模座10上安装有位于两端的气缸一11以及位于中部的气缸二12,下模座10上布设有安装气缸一11和
气缸二12的安装槽19且安装槽19侧部布设有螺纹孔.
[0026]气缸一11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头13,连接头13包括经螺栓安装中模体14的安装部131以及布设有安装部131底面两端与对应气缸一11输出端固接的接头部132。连接头13的顶部(安装部131)通过螺栓安装有中模体14,中模体14的顶部布设有与上模体20成型区域适配的初成型区域,初成型区域包括右前至后依次布设的L型折角16、V型折角17以及水平承台18,L型折角16倾斜布设且L型折角16的顶部和水平承台18共面。利用L型折角16的顶部和水平承台18处于同一平面内,在上模体20下移成型时,使得板材在L型折角16以顶部为界分为左侧和右侧同时进行弯折,位于右侧的板材再先经L型折角16的右侧部分弯折后再经V型折角17成型出关键结构,通过成型出关键结构后使得回折结构完成初型成型。
[0027]此处要特别说明一下,由于L型折角16的角度一般是在90
°
,如果不将其进行倾斜布设,无法进行回折结构的初型加工处理,一旦设置为倾斜结构后,由于本申请采用的是单套模具且利用的是气缸活塞杆的短距回缩特性,进而使得V型折角17的角度会相对较小,一般只有25
°
左右,这样就会使得该V型折角17的加工成型变得更加困难。
[0028]下模座10上还安装有位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0)和上模体(20),下模座(10)上安装有位于两端的气缸一(11)以及位于中部的气缸二(12),气缸一(11)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头(13),连接头(13)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模体(14),中模体(14)的顶部布设有与上模体(20)成型区域适配的初成型区域,下模座(10)上还安装有位于连接头(13)下部的下模体(15),气缸二(12)的输出端与下模体(15)的底部连接,下模体(15)和下模座(10)之间区域为次成型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框成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15)包括与气缸二(12)输出端连接并与下模座(10)相对滑动的连接部(151)以及与连接部(151)一体连接的次成型施压头(152),次成型施压头(152)的底面和下模座(10)的顶面之间围设成次成型区域,次成型施压头(152)的顶面和位于次成型施压头(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帆王克文张迎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