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04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棘轮机构、拉锁固定机构和支撑架机构,所述支撑架机构包括槽钢状的主支撑架和付支撑架,所述棘轮机构设于手柄和主支撑架之间,改进在于:还包括由主动轴、从动轴和连杆机构构成的杠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三根等长的连杆;通过调整机构改变主动轴的角度位置,实现调整杠杆机构的杠杆比,最终实现手柄旋转角度的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四连杆机构实现变杠杆比特性,前端行程采用较小的杠杆比,降低手柄操纵端空行程的手柄旋转角度,后端行程采用较大的杠杆比,降低手柄操纵端的操纵力,提高操作舒适性。利用调整连杆安装位置的改变,提高四连杆机构的可调整性。

A hand brake control mechanism with adjustable lever ratio for forkl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车辆的制动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叉车的手制动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平衡重式叉车的停车制动机构由手制动操纵机构、拉索、传感器等组成,其作用是的保证叉车驻车状态下能够在平地或坡道上安全停放,也可用于紧急刹车。现有手制动操纵结构主要为带棘轮的制动手柄机构,通过手柄来带动制动拉锁的移动,从而带动相关的制动机构工作。司机在拉动制动手柄的过程中,前端行程(空行程)较大,手柄操纵力偏小,后端行程(制动行程)较短,手柄操纵力偏重。上述手制动操纵机构,在拉紧制动手柄的过程,因采用定杠杆比传递手柄操纵力,较大的前端行程使得手柄抬起时旋转的角度偏大,而进入后端行程时,需明显提高制动手柄的操纵力,影响制动操作的舒适性。在拉锁使用一段时间后,拉锁存在一定的变形;部分已有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并不具有调整拉锁预紧力的功能,或者只是简单的通过预紧螺母进行预紧力调整,无法对拉锁的起始位置进行一定的调整,严重影响到整车的制动效果和司机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以较小的手柄旋转角度完成前端行程,以较小的手柄操纵力完成后端行程,同时实现操作方便的拉锁预紧力调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1、棘轮机构3、拉锁固定机构4和支撑架机构5,所述支撑架机构5包括槽钢状的主支撑架和付支撑架,所述棘轮机构3设于手柄1和主支撑架之间,改进在于:还包括杠杆机构2,所述杠杆机构2包括主动轴23、从动轴28和连杆机构;所述主动轴23和从动轴28平行,连杆机构由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构成,且三根连杆的工作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一端活动连接着主动轴23中部,第三连杆27的一端活动连接着从动轴28的中部;所述主动轴23的一端连接着手柄1的前端和主支撑架,主动轴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副支撑架;主动轴23和手柄1的固定端之间设有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主动轴23的角度位置;所述从动轴28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付支撑架上,所述拉锁固定机构4设于从动轴28上;通过调整机构改变主动轴23的角度位置,实现调整杠杆机构2的杠杆比,最终实现手柄旋转角度的调整。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连杆的工作长度为每根连杆两端的安装轴心之间的间距。所述主动轴23和从动轴28上下平行;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一端活动套设在主动轴23中部,第三连杆27的一端活动套设在从动轴28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着第一连杆24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杆27的另一端。所述手柄1的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把手;手柄1的安装端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11,距安装孔13的圆心相同半径的圆弧上开设四个螺纹定位孔,四个螺纹定位孔分别为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第三定位孔113的第四定位孔114;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杆21,所述主动轴23穿过所述安装孔13固定连接着调整杆21的一端,调整杆21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调节螺栓22;通过调节螺栓22和手柄1上的一个螺纹定位孔的配合连接确定主动轴23的一个角度位置。四个螺纹定位孔中,相邻螺纹定位孔之间的角度为15度。所述主动轴23的一端为削扁杆端,所述调整杆21的一端开设有削扁孔,调整杆21通过削扁孔固定套设在主动轴23的削扁杆端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专利技术采用四连杆机构实现变杠杆比特性,前端行程采用较小的杠杆比,降低手柄操纵端空行程的手柄旋转角度,后端行程采用较大的杠杆比,降低手柄操纵端的操纵力,提高操作舒适性。利用调整连杆安装位置的改变,提高四连杆机构的可调整性。2.本专利技术利用调整连杆对四连杆机构的可调整性,可根据调整连杆安装位置的不同,满足司机对手制动结构拉杆行程和操纵力的需求。当操作司机需要较小的手柄拉起高度和较轻的操纵力时,连接杆安装在手柄的第一定位孔上,手柄1的前端行程可节省约50%,后端行程手柄操纵力节省约40%。当操作司机需要较小的手柄拉起高度和较重的操纵力时,连接杆安装在手柄的第二定位孔上,手柄的前端行程可节省约45%,后端行程手柄操纵力节省约25%。当操作司机需要较大的手柄拉起高度和较轻的操纵力时,连接杆安装在手柄1的第三定位孔上,手柄1的前端行程可节省约30%,后端行程手柄操纵力节省约40%。当操作司机需要较大的手柄拉起高度和较重的操纵力时,连接杆安装在手柄1的第四定位孔上,手柄1的前端行程可节省约25%,后端行程手柄操纵力节省约25%。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可调式连杆机构,能根据不同的操作司机需求进行更换操作力和手柄拉起的行程,满足不同操作司机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示意图。图3为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正视图。图4为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与手柄安装处的爆炸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与手柄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的变杠杆比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的变杠杆比机构调整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的变杠杆比机构起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的杠杆比调整前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变杠杆比机构的杠杆比调整后示意图。上图中序号:手柄1、螺纹定位孔11、棘爪安装孔12、主动轴安装孔13、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第三定位孔113、第四定位孔114、杠杆机构2、调整杆21、调节螺栓22、主动轴23、第一连杆24、连接轴25、第二连杆26、第三连杆27、从动轴28、挡圈29、开口销210、棘轮机构3、拉锁固定机构4、拉锁41、支撑架机构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参见图1,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1、棘轮机构3、拉锁固定机构4和支撑架机构5;支撑架机构5包括槽钢状的主支撑架和付支撑架;棘轮机构3设于手柄1和主支撑架之间。参见图2和图3,还包括杠杆机构2,杠杆机构2包括主动轴23、从动轴28和连杆机构。主动轴23和从动轴28上下平行。连杆机构由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构成,且三根连杆的工作长度相等,连杆的工作长度为每根连杆两端的安装轴心之间的间距。第一连杆24的一端活动套装在主动轴23中部,第三连杆27的一端活动套装在从动轴28的中部;第二连杆26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25活动连接着第一连杆24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杆27的另一端。用于调整主动轴23的角度位置;参见图4,手柄1的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把手。手柄1的安装端上开设有主动轴安装孔13,距主动轴安装孔13的圆心相同半径的圆弧上开设四个螺纹定位孔11,四个螺纹定位孔11分别为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第三定位孔113的第四定位孔114,相邻螺纹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1)、棘轮机构(3)、拉锁固定机构(4)和支撑架机构(5),所述支撑架机构(5)包括槽钢状的主支撑架和付支撑架,所述棘轮机构(3)设于手柄(1)和主支撑架之间,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杠杆机构(2),所述杠杆机构(2)包括主动轴(23)、从动轴(28)和连杆机构;所述主动轴(23)和从动轴(28)平行,连杆机构由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构成,且三根连杆的工作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一端活动连接着主动轴(23)中部,第三连杆(27)的一端活动连接着从动轴(28)的中部;/n所述主动轴(23)的一端连接着手柄(1)的前端和主支撑架,主动轴(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副支撑架;主动轴(23)和手柄(1)的固定端之间设有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主动轴(23)的角度位置;/n所述从动轴(28)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付支撑架上,所述拉锁固定机构(4)设于从动轴(28)上;通过调整机构改变主动轴(23)的角度位置,实现调整杠杆机构(2)的杠杆比,最终实现手柄旋转角度的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1)、棘轮机构(3)、拉锁固定机构(4)和支撑架机构(5),所述支撑架机构(5)包括槽钢状的主支撑架和付支撑架,所述棘轮机构(3)设于手柄(1)和主支撑架之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杠杆机构(2),所述杠杆机构(2)包括主动轴(23)、从动轴(28)和连杆机构;所述主动轴(23)和从动轴(28)平行,连杆机构由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构成,且三根连杆的工作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一端活动连接着主动轴(23)中部,第三连杆(27)的一端活动连接着从动轴(28)的中部;
所述主动轴(23)的一端连接着手柄(1)的前端和主支撑架,主动轴(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副支撑架;主动轴(23)和手柄(1)的固定端之间设有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主动轴(23)的角度位置;
所述从动轴(28)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付支撑架上,所述拉锁固定机构(4)设于从动轴(28)上;通过调整机构改变主动轴(23)的角度位置,实现调整杠杆机构(2)的杠杆比,最终实现手柄旋转角度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的可调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工作长度为每根连杆两端的安装轴心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洋陈仕胜葛立银袁说胡祝田葛庆勋周鹏吴天福章文誉赵红生伍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