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浩敏专利>正文

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78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52
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包括车架,以及与该车架相连接的车座和脚轮,所述脚轮包括前脚轮和后脚轮;所述前脚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脚轮为万向轮或定向轮;所述车架包括前轮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前轮固定杆的转向轴杆、连接于所述转向轴杆的方向把手以及和所述转向轴杆转动连接的主车架,所述后脚轮连接在所述主车架上;所述前脚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前轮固定杆相连接,并沿滑轮车前进运动方向呈前后设置;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前轮固定杆相对于主车架可上下偏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地面进行一定的自适应调整,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
技术介绍
申请人先前申请的一种儿童滑轮车,申请号为CN201520747002.7,包括车架,车座和脚轮,其特点是脚轮包括前脚轮和后脚轮;车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包括前轮固定杆,连接于前轮固定杆上端的转向轴杆,以及连接于转向轴杆上端的方向把手;前脚轮至少为两个,与前轮固定杆相连接,并沿滑轮车前进运动方向呈前后设置;后车架包括后脚轮固定杆和车架中间连接杆;后脚轮固定杆呈“∩”型,车架中间连接杆一端与后脚轮固定杆的中间点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轴杆活动连接,后脚轮至少为两个,与后脚轮固定杆相连接;车座连接于后车架上端。该儿童滑轮车,其实为一种扭扭车,靠儿童自身的扭动实现前进,在竖直平面内,前轮固定杆相对于后车架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前轮固定杆与后车架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是不可调整的,这种儿童滑轮车只能有效适用于平整的地面,在不平整的地面,前轮固定杆上的前脚轮无法自适应地进行调整,容易出现不同时着地的现象,在不平整的地面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能够根据地面进行一定的自适应调整,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包括车架,以及与该车架相连接的车座和脚轮,所述脚轮包括前脚轮和后脚轮;所述前脚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脚轮为万向轮或定向轮;所述车架包括前轮固定杆、连接于所述前轮固定杆的转向轴杆、连接于所述转向轴杆的方向把手以及和所述转向轴杆转动连接的主车架,所述后脚轮连接在所述主车架上;所述前脚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前轮固定杆相连接,并沿滑轮车前进运动方向呈前后设置;其特征在于,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前轮固定杆相对于主车架可上下偏转。本申请,对前轮固定杆与主车架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前轮固定杆与主车架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是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的,相应地,前轮固定杆的前脚轮能够根据地面进行一定的自适应调整,使得整个儿童车能够自平衡,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向轴杆的底部和所述前轮固定杆转动连接。该设置,通过简单的转动连接方式,就能实现目的,使儿童轮滑车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优选的,所述转向轴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U”型铰接座,所述前轮固定杆通过水平枢轴一和所述“U”型铰接座相铰接。优选的,所述转向轴杆通过一套接在所述转向轴杆上的连接轴套与所述主车架连接。该设置,使得儿童滑轮车的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固性好,进一步保证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的使用效果。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向轴杆与所述主车架之间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竖枢轴,所述主车架与所述竖枢轴对应的一端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套接于所述竖枢轴,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转向轴杆对应的一侧连接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通过一水平枢轴二和所述转向轴杆相铰接。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向轴杆的底部和所述前轮固定杆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向轴杆与所述主车架之间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竖枢轴,所述主车架与所述竖枢轴对应的一端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套接于所述竖枢轴,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转向轴杆对应的一侧连接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通过一水平枢轴二和所述转向轴杆相铰接。优选的,所述主车架包括后脚轮固定杆用于安装所述后脚轮固定杆的车架中间连接杆,所述后脚轮固定杆呈“∩”型,所述后脚轮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后脚轮固定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前轮固定杆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脚踏件。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根据地面进行一定的自适应调整,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1中儿童滑轮车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实施例中转向轴杆和连接轴套的安装示意简图;图3为实施例2中儿童滑轮车的部分结构示意简图;图4为实施例3中儿童滑轮车的部分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包括车架1,以及与该车架1相连接的车座2和脚轮3,所述脚轮包括前脚轮31和后脚轮32;所述前脚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脚轮为万向轮或定向轮;所述车架1包括前轮固定杆11、连接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的转向轴杆12、连接于所述转向轴杆12的方向把手13以及和所述转向轴杆12转动连接的主车架14,所述后脚轮32连接在所述主车架14上;所述前脚轮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连接,并沿滑轮车前进运动方向呈前后设置;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对于主车架14可上下偏转。具体地,所述转向轴杆12的底部和所述前轮固定杆11转动连接,通过该设置,前轮固定杆11与主车架14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是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的,相应地,前轮固定杆11的前脚轮31能够根据地面进行一定的自适应调整,使得整个儿童车能够自平衡,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且通过转动连接这种简单方式,就能实现目的,使儿童轮滑车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转向轴杆1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U”型铰接座121,所述前轮固定杆11通过水平枢轴一122和所述“U”型铰接座121相铰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轴杆12通过一套接在所述转向轴杆12上的连接轴套141与所述主车架14连接。该设置,使得儿童滑轮车的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固性好,进一步保证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主车架14包括后脚轮固定杆142用于安装所述后脚轮固定杆142的车架中间连接杆143,所述后脚轮固定杆142呈“∩”型,所述后脚轮32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后脚轮固定杆14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主车架14中的车架中间连接杆143和所述连接轴套141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前轮固定杆1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脚踏件4。实施例2,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包括车架1,以及与该车架1相连接的车座2和脚轮3,所述脚轮包括前脚轮31和后脚轮32;所述前脚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脚轮为万向轮或定向轮;所述车架1包括前轮固定杆11、连接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的转向轴杆12、连接于所述转向轴杆12的方向把手13以及和所述转向轴杆12转动连接的主车架14,所述后脚轮32连接在所述主车架14上;所述前脚轮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连接,并沿滑轮车前进运动方向呈前后设置,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对于主车架14可上下偏转,通过该设置,前轮固定杆11与主车架14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是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的,相应地,前轮固定杆11的前脚轮31能够根据地面进行一定的自适应调整,使得整个儿童车能够自平衡,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滑轮车在不平整地面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包括车架(1),以及与该车架(1)相连接的车座(2)和脚轮(3),所述脚轮包括前脚轮(31)和后脚轮(32);所述前脚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脚轮为万向轮或定向轮;所述车架(1)包括前轮固定杆(11)、连接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的转向轴杆(12)、连接于所述转向轴杆(12)的方向把手(13)以及和所述转向轴杆(12)转动连接的主车架(14),所述后脚轮(32)连接在所述主车架(14)上;所述前脚轮(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连接,并沿滑轮车前进运动方向呈前后设置,其特征在于,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对于主车架(14)可上下偏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包括车架(1),以及与该车架(1)相连接的车座(2)和脚轮(3),所述脚轮包括前脚轮(31)和后脚轮(32);所述前脚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脚轮为万向轮或定向轮;所述车架(1)包括前轮固定杆(11)、连接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的转向轴杆(12)、连接于所述转向轴杆(12)的方向把手(13)以及和所述转向轴杆(12)转动连接的主车架(14),所述后脚轮(32)连接在所述主车架(14)上;所述前脚轮(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连接,并沿滑轮车前进运动方向呈前后设置,其特征在于,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前轮固定杆(11)相对于主车架(14)可上下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杆(12)的底部和所述前轮固定杆(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儿童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杆(1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U”型铰接座(121),所述前轮固定杆(11)通过水平枢轴一(122)和所述“U”型铰接座(121)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浩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