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蛋白及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保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70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合蛋白及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保护中的应用。融合蛋白含有SEQ ID NO:3所示的多肽甲、SEQ ID NO:4所示的多肽乙、SEQ ID NO:5所示的多肽丙、SEQ ID NO:6所示的多肽丁、SEQ ID NO:7所示的多肽戊和SEQ ID NO:8所示的多肽己。实验证明,BCG初免后用融合蛋白加强免疫能够诱导人源化C57BL/6小鼠肝脏和肺脏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数显著降低,其免疫保护效率优于BCG单独免疫组;在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肝脏和肺脏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数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该融合蛋白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在人源化动物体内的增殖;据此可以制备结核分枝杆菌疫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A fusion prote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mmunoprotection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蛋白及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保护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蛋白及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保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疫苗接种是消除结核(Tuberculosis,TB)感染最好的手段,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疫苗。最早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是BCG疫苗,但是大量研究表明,BCG虽然对儿童重症结核病(如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具有预防作用,但其保护效应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减,且BCG对结核菌感染过的人群则基本无效。相对于BCG疫苗,亚单位疫苗由于只使用某些具有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蛋白抗原而非全菌抗原,其免疫后副作用明显减轻,而且其制备也相对于传统疫苗更加的安全、高效。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亚单位疫苗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需多次接种、需要佐剂帮助、免疫保护效果有限等。外源性物质进入机体后,通常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外来物或病原体。传统的亚单位疫苗正是将病原体全菌蛋白或某个/多个蛋白抗原接种,进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来对抗病原体感染。但是,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通常仅能识别抗原肽分子上的某些特定氨基酸即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抗胞内菌的保护性免疫主要依赖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表位疫苗不仅能够被体内更多的MHC分子识别并高效递呈,而且能弥补病原体某个优势表位变异而引起的免疫失效等问题。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优势,T细胞表位疫苗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成为疫苗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因此,设计并研究新型、高效的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表位疫苗对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核分枝杆菌疫苗。本专利技术首先保护一种融合蛋白,可包括多肽甲、多肽乙、多肽丙、多肽丁、多肽戊和多肽己;多肽甲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3所示;多肽乙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4所示;多肽丙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5所示;多肽丁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6所示;多肽戊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7所示;多肽己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8所示。所述融合蛋白具体可由所述多肽甲、所述多肽乙、所述多肽丙、所述多肽丁、所述多肽戊和所述多肽己组成。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N端还可含有甲硫氨酸。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中,各个多肽之间还有连接肽。所述连接肽的氨基酸序列可为GGGGS或GGGS。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可为b1)-b6)中任一种:b1)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自N端起第162位至277位所示的融合蛋白1;b2)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乙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2;b3)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丙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3;b4)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丁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4;b5)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戊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5;b6)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己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6。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N端和/或C端还可连接标签。所述标签可为TrxA-tag标签。TrxA-tag标签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2自N端起第1至161位所示。所述标签可为His标签。His标签的氨基酸序列可如SEQIDNO:2自N端起第278至283位所示。所述标签还可为Poly-Arg标签(氨基酸序列为RRRRR)、FLAG标签(氨基酸序列为DYKDDDDK)、c-myc标签(氨基酸序列为EQKLISEEDL)或Strep-tagII标签(氨基酸序列为WSHPQFEK)。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具体可为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融合蛋白MP3RT。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具体可为将融合蛋白MP3RT中多肽甲和多肽乙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甲。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具体可为将融合蛋白MP3RT中多肽甲和多肽丙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乙。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具体可为将融合蛋白MP3RT中多肽甲和多肽丁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丙。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具体可为将融合蛋白MP3RT中多肽甲和多肽戊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具体可为将融合蛋白MP3RT中多肽甲和多肽己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戊。本专利技术还保护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所述编码融合蛋白1的核酸分子可如SEQIDNO:1自5末端起第490至837位所示。所述编码融合蛋白MP3RT的核酸分子可如SEQIDNO:1自5末端起第7至864位所示。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所述多肽甲、所述多肽乙、所述多肽丙、所述多肽丁、所述多肽戊或所述多肽己。本专利技术还保护d1)或d2)或d3)或d4)或d5)或d6)或d7)或d8)或d9)。d1)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在制备结核分枝杆菌疫苗中的应用。d2)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在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增殖中的应用。d3)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的产品中的应用。d4)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联合卡介苗在制备结核分枝杆菌疫苗中的应用。d5)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联合卡介苗在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增殖中的应用。d6)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联合卡介苗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的产品中的应用。d7)所述多肽甲、所述多肽乙、所述多肽丙、所述多肽丁、所述多肽戊和所述多肽己中的任五个、任四个、任三个、任两个或任一个在制备结核分枝杆菌疫苗中的应用。d8)所述多肽甲、所述多肽乙、所述多肽丙、所述多肽丁、所述多肽戊和所述多肽己中的任五个、任四个、任三个、任两个或任一个在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增殖中的应用。d9)所述多肽甲、所述多肽乙、所述多肽丙、所述多肽丁、所述多肽戊和所述多肽己中的任五个、任四个、任三个、任两个或任一个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抗结核分枝杆菌制剂或“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的产品”,其可含有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所述抗结核分枝杆菌制剂或所述“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的产品”具体可由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组成。所述抗结核分枝杆菌制剂或所述“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的产品”还可含有卡介苗。所述抗结核分枝杆菌制剂或所述“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的产品”具体可由“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或编码上述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和卡介苗组成。所述产品具体可为结核分枝杆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蛋白,包括多肽甲、多肽乙、多肽丙、多肽丁、多肽戊和多肽己;/n多肽甲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n多肽乙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n多肽丙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n多肽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n多肽戊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n多肽己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蛋白,包括多肽甲、多肽乙、多肽丙、多肽丁、多肽戊和多肽己;
多肽甲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
多肽乙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多肽丙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多肽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
多肽戊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
多肽己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的N端还含有甲硫氨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各个多肽之间还有连接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为b1)-b6)中任一种:
b1)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自N端起第162位至277位所示的融合蛋白1;
b2)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乙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2;
b3)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丙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3;
b4)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丁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4;
b5)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戊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5;
b6)将融合蛋白1中多肽甲和多肽己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融合蛋白6。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的N端和/或C端还连接标签。


6.编码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


7.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肽甲、所述多肽乙、所述多肽丙、所述多肽丁、所述多肽戊或所述多肽己。


8.d1)或d2)或d3)或d4)或d5)或d6)或d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平吴雪琼梁艳王兰王杰薛勇米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