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取放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95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取放料装置,包括固定本体、负压板、限位本体、顶出机构,负压板设置于固定本体,且负压板设有负压腔;限位本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限位本体连接于负压板底端,且限位本体的限位槽与负压板的负压腔连通;顶出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若干顶针,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本体,顶针与直线运动机构联动;限位本体的各限位槽分别与至少一顶针对应,各顶针分别穿过所述负压板,并可进出相应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采用多个机构即可实现一次同时吸取和放置不同的嵌件,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取放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取放料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制品在注塑过程中,经常会与金属嵌件注塑在一起。其中,嵌件在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吸取放料装置完成取料和放料工序,目前使用的吸取放料机构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进行吸料,并依靠嵌件自重实现放料。这种吸取放料机构存在以下不足:只能吸取、放置一种嵌件,当需要吸取和放置不同的嵌件时,需要用到多个机构,导致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依靠嵌件自重放料容易出现嵌件卡顿、放料不同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取放料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吸取放料装置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取放料装置,包括固定本体、负压板、限位本体、顶出机构,负压板设置于固定本体,且负压板设有负压腔;限位本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限位本体连接于负压板底端,且限位本体的限位槽与负压板的负压腔连通;顶出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若干顶针,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本体,顶针与直线运动机构联动;限位本体的各限位槽分别与至少一顶针对应,各顶针分别穿过所述负压板,并可进出相应的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所述顶针。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顶针设置于该定位板,该定位板固定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本体为一限位板,该限位板设有所述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或者,所述限位本体包括至少两限位板,各限位板分别设有至少一组限位槽,且该至少两限位板的限位槽形状和/或尺寸不一。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通过垫板连接所述负压板,该垫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的限位槽一一对应的若干通槽,所述各顶针分别穿过相应的通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本体包括固定板、若干垫块,所述负压板通过若干垫块连接固定板底端;所述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板的负压腔为多个,该多个负压腔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板的负压腔连接有气管接头,用于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本体的各限位槽分别与两顶针对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限位本体上设有至少两种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限位本体连接于负压板底端,且限位本体的限位槽与负压板的负压腔连通,使得本技术无需采用多个机构即可实现一次同时吸取和放置不同的嵌件,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顶出机构的设置,能够将嵌件顶出,避免出现嵌件卡顿、放料不同步等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吸取放料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局部剖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吸取放料装置,包括固定本体、负压板3、限位本体、顶出机构,负压板3设置于固定本体,且负压板3设有负压腔;限位本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41,各组包括多个限位槽41。限位本体连接于负压板3底端,且限位本体的限位槽41与负压板3的负压腔31连通;顶出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若干顶针8,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本体,顶针8与直线运动机构联动;限位本体的各限位槽41分别与两顶针8对应,各顶针8分别穿过所述负压板3,并可进出相应的限位槽41。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为气缸6,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或液压缸。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所述顶针8。具体,本技术还包括定位板9,所述顶针8设置于该定位板9,该定位板9固定于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本体包括两限位板4(限位板4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为三个甚至更多),其中一限位板设有一组限位槽,另一个限位板设有两组限位槽,三组限位槽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本体为一限位板,该限位板设有所述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4通过垫板5连接所述负压板3,该垫板5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4的限位槽41一一对应的若干通槽51,所述各顶针8分别穿过相应的通槽51。所述负压板3、垫板5的数量均为两块,与两限位板4一一对应,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板3的数量为一块。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本体包括固定板1、若干垫块2,所述负压板3通过若干垫块2连接固定板1底端;所述气缸6设置于固定板1。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板3的负压腔31为多个,该多个负压腔31与所述限位槽41一一对应。各负压腔31分别连接有气管接头7,用于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本技术的一种吸取放料装置,所述限位槽41用于放置具有相同形状、尺寸的嵌件,以对嵌件进行限位,使嵌件保持在限位板4的既定位置上。工作时,嵌件通过限位板4进行固定,真空发生器通过气管接头7抽取真空,使负压板3的各负压腔31和垫板5上的各通槽51变成真空,从而通过负压吸住嵌件,完成吸料动作;放置嵌件时,气缸6带动顶针8动作,将嵌件从限位板4的限位槽41中推出,推出完成后,真空发生器切换为正压,气缸6带动顶针8复位,继续进行吸料动作。本技术的一种吸取放料装置,一次能同时吸取、放置多种不同的嵌件,减少吸取放料时间。所述顶出机构的设置,能够将嵌件顶出,避免出现嵌件卡顿、放料不同步等问题。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吸取放料装置,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本体、负压板、限位本体、顶出机构,负压板设置于固定本体,且负压板设有负压腔;限位本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限位本体连接于负压板底端,且限位本体的限位槽与负压板的负压腔连通;顶出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若干顶针,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本体,顶针与直线运动机构联动;限位本体的各限位槽分别与至少一顶针对应,各顶针分别穿过所述负压板,并可进出相应的限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本体、负压板、限位本体、顶出机构,负压板设置于固定本体,且负压板设有负压腔;限位本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限位本体连接于负压板底端,且限位本体的限位槽与负压板的负压腔连通;顶出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若干顶针,直线运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本体,顶针与直线运动机构联动;限位本体的各限位槽分别与至少一顶针对应,各顶针分别穿过所述负压板,并可进出相应的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所述顶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板,所述顶针设置于该定位板,该定位板固定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本体为一限位板,该限位板设有所述至少两组形状和/或尺寸不一的限位槽,或者,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敏陈成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越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