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94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注塑成型技术领域的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端设有注射单元,机架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机架上端一侧设有电控操作屏,机架一侧设有锁模单元,锁模单元一侧设有顶管单元,顶管单元与机架长边相垂直,通过油缸控制锁模环的移动,可实现与型模合模和开模,仅仅只需锁模环移动即可,其无需在地面开槽,安装、使用均较方便,并且通过阀体可控制胶料的流速,便于控制流入型膜内的数量,并且通过定位管与容纳孔,提高了注射时的稳定性,防止了胶料的掉落,进一步的,顶管单元可对管材进行支撑和移动,使其自动伸入型膜内端,减少人工搬运,并且转筒支撑可适用多种不同型号的管材。

A pipe joint extrusion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具体为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
技术介绍
注塑设备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的使用领域较广,目前,用于排水的缠绕结构壁管,其端部的接头,也是用注塑成型机来制作的。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一般螺杆式注塑机的成型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机筒内,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机筒外壁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机器进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喷嘴贴紧模具的浇口道,接着向注射缸通入压力油,使螺杆向前推进,从而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将熔料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和压力保持(又称保压)、冷却,使其固化成型,便可开模取出制品(保压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内补充物料,以及保证制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为满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目前,移动模具与锁模需要两组油缸进行控制,但模具内进料后有较大的膨胀力,而两油缸由于移动会存在一定间隙,使得模具在锁模过程中会产生位移,造成锁模效果较差,导致模具内的原料外泄,成型的产品质量较差,并且需要人工将管材搬运至型膜内,十分费力。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移动模具与锁模需要两组油缸进行控制,但模具内进料后有较大的膨胀力,而两油缸由于移动会存在一定间隙,使得模具在锁模过程中会产生位移,造成锁模效果较差,导致模具内的原料外泄,成型的产品质量较差,并且需要人工将管材搬运至型膜内,十分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有注射单元,所述机架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所述机架上端一侧设有电控操作屏,所述机架一侧设有锁模单元,所述锁模单元一侧设有顶管单元,所述顶管单元与机架长边相垂直。优选的,所述注射单元包括两组对称的导轨,所述导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端,各组所述导轨上均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所述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底端,所述机架上端设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中的活塞杆与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下端连通于注射导管内。优选的,所述锁模单元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连接与机架的一侧两端,两组所述支撑架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一组所述支撑架内侧固定连接有型膜,另一组支撑架内侧设有锁模环,四组所述滑杆均贯穿滑动连接于锁模环的四个拐角,所述支撑架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锁模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管单元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滑轨靠近锁模单元的一组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的活塞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远离锁模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注射导管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管,所述型膜靠近机架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管相互配合的容纳孔。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筒,四组所述转筒之间设有管材,所述管材一端与挡板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储料筒上端设有进料斗,所述储料筒与注射导管连接端设有阀体。优选的,所述电控操作屏与电气控制柜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柜内设有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油缸控制锁模环的移动,可实现与型模合模和开模,仅仅只需锁模环移动即可,其无需在地面开槽,安装、使用均较方便,并且通过阀体可控制胶料的流速,便于控制流入型膜内的数量,并且通过定位管与容纳孔,提高了注射时的稳定性,防止了胶料的掉落,进一步的,顶管单元可对管材进行支撑和移动,使其自动伸入型膜内端,减少人工搬运,并且转筒支撑可适用多种不同型号的管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注射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锁模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注顶管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注射导管与型模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架,2-注射单元,3-电气控制柜,4-电控操作屏,5-锁模单元,6-顶管单元,7-管材,21-导轨,22-滑块,23-支撑板,24-第一油缸,25-储料筒,26-注射导管,27-定位管,51-支撑架,52-滑杆,53-型膜,54-锁模环,55-第二油缸,56-容纳孔,61-固定架,62-滑轨,63-支撑架,64-第三油缸,65-挡板,66-安装块,67-转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设有注射单元2,所述机架1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3,所述机架1上端一侧设有电控操作屏4,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锁模单元5,所述锁模单元5一侧设有顶管单元6,所述顶管单元6与机架1长边相垂直。其中,注射单元2包括两组对称的导轨21,导轨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端,各组导轨21上均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22,滑块22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3底端,机架1上端设有第一油缸24,第一油缸24中的活塞杆与支撑板23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3上端设有储料筒25,储料筒25下端连通于注射导管26内。在第一油缸24启动时,其活塞杆可带动上端的支撑板23在导轨21上进行移动,从而可处注射导管26的出口端伸入至锁模单元5中,进行注料。锁模单元5包括两组支撑架51,两组支撑架51分别固定连接与机架1的一侧两端,两组支撑架51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端设有注射单元(2),所述机架(1)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3),所述机架(1)上端一侧设有电控操作屏(4),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锁模单元(5),所述锁模单元(5)一侧设有顶管单元(6),所述顶管单元(6)与机架(1)长边相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端设有注射单元(2),所述机架(1)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3),所述机架(1)上端一侧设有电控操作屏(4),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锁模单元(5),所述锁模单元(5)一侧设有顶管单元(6),所述顶管单元(6)与机架(1)长边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单元(2)包括两组对称的导轨(21),所述导轨(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上端,各组所述导轨(21)上均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22),所述滑块(22)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3)底端,所述机架(1)上端设有第一油缸(24),所述第一油缸(24)中的活塞杆与支撑板(2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3)上端设有储料筒(25),所述储料筒(25)下端连通于注射导管(2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接头挤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单元(5)包括两组支撑架(51),两组所述支撑架(51)分别固定连接与机架(1)的一侧两端,两组所述支撑架(51)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52),一组所述支撑架(51)内侧固定连接有型膜(53),另一组支撑架(51)内侧设有锁模环(54),四组所述滑杆(52)均贯穿滑动连接于锁模环(54)的四个拐角,所述支撑架(51)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缸(55),所述第二油缸(55)的活塞杆与锁模环(54)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熊林春成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精雄阳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