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9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和上料机构,所述支撑杆和上料机构位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位于上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分布在底座的四角处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料筒,所述料筒位于底座的左侧边缘处;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横杆和支撑纵杆,所述支撑纵杆固定于底座的右端表面,所述支撑横杆位于支撑纵杆的上方,所述支撑横杆的左端与料筒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驱动机构与上料机构紧密连接,避免上料机构工作时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提高上料机构的结构紧凑性,提高上料装置使用的方便性。

A collision proof feeding device for bearing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collision feeding device for bearing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upporting rod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are locat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supporting rod is located above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leg, the supporting leg is distributed at four corners of the base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 reinforc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cylinder, the material cylinder is located at the left edge of the base; the support rod includes a support crossbar and a support longitudinal rod, the support longitudinal rod is fixed on the right end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support transverse rod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upport longitudinal rod,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upport transverse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terial cylinder. By closely connec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collision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during operation and generate noise, improve the structure compactness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use convenience of the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润滑油六大件组成。主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意为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目前,市场中的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结构不够紧密,造成上料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且驱动机构与送料机构分体式设计,在驱动机构转速过快时容易对送料机构造成损伤,同时在上料装置工作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对轴承生产加工的环境造成影响。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通过将驱动机构与上料机构紧密连接,避免上料机构工作时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提高上料机构的结构紧凑性,提高上料装置使用的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和上料机构,所述支撑杆和上料机构位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位于上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分布在底座的四角处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料筒,所述料筒位于底座的左侧边缘处;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横杆和支撑纵杆,所述支撑纵杆固定于底座的右端表面,所述支撑横杆位于支撑纵杆的上方,所述支撑横杆的左端与料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杆的右端与支撑纵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盘、活动板、推杆和推料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设有导向柱,所述活动板位于转动盘的表面,所述活动板的表面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滑块,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端与推料板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横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活动杆上端的滑块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滑槽与活动杆下端的滑块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推杆的表面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与推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套筒的侧壁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限位套筒与底座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驱动机构与上料机构紧密连接,避免上料机构工作时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提高上料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减小上料装置的体积,便于使上料装置与输送装置相连接,通过在底座的表面设有控制箱,便于对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提高上料装置使用的方便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使转动盘带动活动板运动,避免推料板运动过快与轴承发生碰撞,通过在活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滑块,提高活动板运动的平稳性,避免活动板倾斜而导致卡死,提高上料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撑杆-2,上料机构-3,支撑腿-4,加固杆-5,料筒-6,支撑横杆-7,支撑纵杆-8,驱动电机-9,转动盘-10,活动板-11,推杆-12,推料板-13,导向柱-14,条形槽-15,滑块-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18,限位套筒-19,固定螺栓-20,控制箱-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上料机构3,所述支撑杆2和上料机构3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2位于上料机构3的上方;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分布在底座1的四角处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料筒6,所述料筒6位于底座1的左侧边缘处;所述支撑杆2包括支撑横杆7和支撑纵杆8,所述支撑纵杆8固定于底座1的右端表面,所述支撑横杆7位于支撑纵杆8的上方,所述支撑横杆7的左端与料筒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杆7的右端与支撑纵杆8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9、转动盘10、活动板11、推杆12和推料板13,所述驱动电机9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0,所述转动盘10的表面设有导向柱14,所述活动板11位于转动盘10的表面,所述活动板11的表面设有条形槽15,所述条形槽15与导向柱14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滑块16,所述活动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左端与推料板13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横杆7的底部设有第一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7与活动杆上端的滑块16滑动连接,通过在支撑横杆7的底部设有第一滑槽17,便于对活动板11上端的运动状态进行限制,避免活动板11发生偏离。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第二滑槽18,所述第二滑槽18位于第一滑槽17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滑槽18与活动杆下端的滑块16滑动连接,通过在底座1的表面设有第二滑槽18,便于对活动板11下端的运动状态进行限制,使活动板11运动更加稳定,避免活动板11在运动时发生倾斜而卡死。具体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推杆12的表面设有限位套筒19,所述限位套筒19与推杆1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套筒19的侧壁设有固定螺栓20,所述固定螺栓20穿过限位套筒19与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在推杆12的表面设有限位套筒19,便于对推杆1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并提高推杆12运动的稳定性。更具体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1,所述控制箱21与驱动电机9相连接,通过在底座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1,便于对驱动电机9的转动速度进行控制,使上料装置操作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底座-1、支撑杆-2、上料机构-3、支撑腿-4、加固杆-5、料筒-6、支撑横杆-7、支撑纵杆-8、驱动电机-9、转动盘-10、活动板-11、推杆-12、推料板-13、导向柱-14、条形槽-15、滑块-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18、限位套筒-19、固定螺栓-20、控制箱-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驱动机构与上料机构3紧密连接,避免上料机构3工作时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提高上料机构3的结构紧凑性,减小上料装置的体积,便于使上料装置与输送装置相连接,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上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和上料机构(3)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2)位于上料机构(3)的上方;/n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分布在底座(1)的四角处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料筒(6),所述料筒(6)位于底座(1)的左侧边缘处;/n所述支撑杆(2)包括支撑横杆(7)和支撑纵杆(8),所述支撑纵杆(8)固定于底座(1)的右端表面,所述支撑横杆(7)位于支撑纵杆(8)的上方,所述支撑横杆(7)的左端与料筒(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杆(7)的右端与支撑纵杆(8)固定连接;/n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9)、转动盘(10)、活动板(11)、推杆(12)和推料板(13),所述驱动电机(9)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0),所述转动盘(10)的表面设有导向柱(14),所述活动板(11)位于转动盘(10)的表面,所述活动板(11)的表面设有条形槽(15),所述条形槽(15)与导向柱(14)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滑块(16),所述活动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左端与推料板(1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上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和上料机构(3)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2)位于上料机构(3)的上方;
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分布在底座(1)的四角处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料筒(6),所述料筒(6)位于底座(1)的左侧边缘处;
所述支撑杆(2)包括支撑横杆(7)和支撑纵杆(8),所述支撑纵杆(8)固定于底座(1)的右端表面,所述支撑横杆(7)位于支撑纵杆(8)的上方,所述支撑横杆(7)的左端与料筒(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杆(7)的右端与支撑纵杆(8)固定连接;
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9)、转动盘(10)、活动板(11)、推杆(12)和推料板(13),所述驱动电机(9)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0),所述转动盘(10)的表面设有导向柱(14),所述活动板(11)位于转动盘(10)的表面,所述活动板(11)的表面设有条形槽(15),所述条形槽(15)与导向柱(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绪明
申请(专利权)人:灵璧翔宇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