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8953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通过优化筒状外壳的结构,筒状外壳能够可靠地夹持密封装置的构成部件。密封装置(1)具有弹性体制第1密封圈部部件(10)和金属制筒状外壳(20),所述第1密封圈部件具有可与旋转轴(60)的外周面滑接的第1密封唇部(11),所述筒状外壳收纳第1密封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并具有在旋转轴的外周侧同心且成圆筒状地形成的圆筒部(21)、从圆筒部的位于密封空间X侧的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向端部(22)、以及从圆筒部的位于与密封空间侧相反一侧的另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铆接部(23),筒状外壳的铆接部的厚度为圆筒部的厚度的0.5~0.7倍的范围,铆接部的起点位置(23a)是铆接部和圆筒部的厚度发生变化的边界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将具有轴孔的壳体和嵌装在该壳体的轴孔内的旋转轴之间密封,防止收纳在密封空间内的被密封流体泄漏到大气侧。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密封装置,例如已知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用于对汽车的空气调节装置等中的压缩机的旋转轴周围进行密封,通过滑接在旋转轴的外周面的密封圈部件来维持密封空间的密封状态。构成这样的密封装置的密封圈部件由密封性优异的橡胶等弹性体材料形成,构成为密封圈部件的的密封唇部和旋转轴的外周面始终接触,将作为密封对象的填充在压缩机的机内空间内的被密封流体、即制冷气体、润滑油密封,使机内空间成为密封空间,防止被密封流体从机内空间泄漏到机外。现有的密封装置100如图1所示,具有:具有能够与旋转轴160的外周面滑接的第1密封唇部111的弹性体制的第1密封圈部件110;收纳该第1密封圈部件110的至少一部分的、金属制的筒状外壳120;位于第1密封圈部件110的机外(大气)Y侧的树脂制的第2密封圈部件130;位于该第2密封圈部件130的大气Y侧的垫圈部件140。另外,筒状外壳120具有:在旋转轴160的外周侧同心地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部121,从该圆筒部121的、位于机内空间(密封空间)X侧的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向端部122,从圆筒部121的、位于与密封空间X侧相反一侧的另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铆接部123。密封装置100例如一般是在通过硫化接合而埋设于第1密封圈部件110内并一体化的筒状外壳120内,收纳第2密封圈部件130以及垫圈部件140后,将筒状外壳120的大气Y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铆接,由此将各部件110、130、140夹持固定在内向端部122和铆接部123之间而制造的。在由此制造的现有的密封装置100中,通常筒状外壳120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铆接加工前的、相当于圆筒部121的板材部分121′的厚度T1和相当于铆接部123的板材部分123′的厚度T2相同,并且在铆接加工后,圆筒部121以及铆接部123的厚度(包括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弯曲位置123a的厚度)T3,基本相同。即,构成现有的筒状外壳120的板材的厚度在铆接加工的前后均相同,没有设置实施铆接加工时成为弯曲的起点的部分,所以铆接加工时,弯曲位置123a会偏离设计上的正确的弯曲位置,在正确的弯曲位置实施铆接加工方面存在问题。相反,在错误的弯曲位置123a实施铆接加工的情况下,被夹持在铆接部123和内向端部122之间的、密封装置100的构成部件110、130、140间形成间隙,筒状外壳120的夹持功能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通过优化筒状外壳的结构,能够可靠地发挥筒状外壳夹持密封装置的构成部件的夹持功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旨构成如下所述。(1)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将具有轴孔的壳体和嵌装在该壳体的上述轴孔内的旋转轴之间密封,对密封空间内的流体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弹性体制的第1密封圈部件和金属制的筒状外壳,所述弹性体制的第1密封圈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滑接的第1密封唇部,所述金属制的筒状外壳具有在上述旋转轴的外周侧同心且成圆筒状地形成的圆筒部、从该圆筒部的、位于上述密封空间侧的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向端部、以及从上述圆筒部的、位于与上述密封空间侧相反一侧的另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铆接部,收纳上述第1密封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上述铆接部的厚度在上述圆筒部的厚度的0.5~0.7倍的范围,铆接部的起点位置是上述铆接部和上述圆筒部的厚度发生变化的边界位置。(2)根据上述(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中,上述筒状外壳的上述圆筒部以及上述内向端部被埋设在上述第1密封圈部件内,对上述第1密封圈部件进行加固。(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装置还具有树脂制的第2密封圈部件和金属制的垫圈部件,所述树脂制的第2密封圈部件位于上述第1密封圈部件的、与上述密封空间相反一侧的背面侧,具有能够与上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滑接的第2密封唇部,所述金属制的垫圈部件位于该第2密封圈部件的背面侧,支持上述第2密封圈部件,上述筒状外壳以将上述第1密封圈部件、上述第2密封圈部件以及上述垫圈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上述铆接部和上述内向端部之间的状态被铆接固定。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通过使筒状外壳的铆接部的厚度为圆筒部的厚度的0.5~0.7倍的范围,使铆接部的起点位置为铆接部和圆筒部的厚度发生变化的边界位置,由此能够正确并且容易地在所希望的目标位置实施筒状外壳的铆接加工,结果,能够使收纳在筒状外壳内的、密封装置的构成部件密接并可靠地夹持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密封装置的半剖视图,用虚线表示壳体的轴孔和嵌装在该轴孔内时的旋转轴的配设位置。图2(a)、(b)是用于说明通过铆接加工形成构成现有的密封装置的筒状外壳的铆接部的方法的图,图2(a)是铆接加工前的筒状外壳的部分剖视图,图2(b)是铆接加工后的筒状外壳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的半剖视图,用虚线表示壳体的轴孔和嵌装在该轴孔内时的旋转轴的配设位置。图4(a)、(b)是用于说明通过铆接加工形成构成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的筒状外壳的铆接部的方法的图,图4(a)是铆接加工前的筒状外壳的部分剖视图,图4(b)是铆接加工后的筒状外壳的部分剖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顺序的图。符号说明1密封装置10,10′第1密封圈部件11,11′第1密封唇部11a唇前端部11b第1圆筒部12加固端部12a外向延伸部12b第2圆筒部13,13′环状凸部20,20′筒状外壳21,21′第3圆筒部22,22′内向端部23铆接部23′相当于筒状外壳的铆接部的板材部分23a,23a′起点位置23b,23b′自由端24,24′过渡部30,30′第2密封圈部件31,31′第2密封唇部32,32′固定端部40,40′垫圈部件41,41′环状固定部42,42′第4圆筒部50壳体51轴孔52轴孔的内周面60旋转轴61旋转轴线T1筒状外壳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将具有轴孔的壳体和嵌装在该壳体的所述轴孔内的旋转轴之间密封,对密封空间内的流体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弹性体制的第1密封圈部件和金属制的筒状外壳,所述第1密封圈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滑接的第1密封唇部,所述筒状外壳具有: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侧同心且成圆筒状地形成的圆筒部,从该圆筒部的、位于所述密封空间侧的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向端部,以及从所述圆筒部的、位于与所述密封空间侧相反一侧的另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铆接部,所述筒状外壳收纳所述第1密封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筒状外壳的所述铆接部的厚度为所述圆筒部的厚度的0.5~0.7倍的范围,铆接部的起点位置是所述铆接部和所述圆筒部的厚度发生变化的边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13 JP 2015-0001071.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将具有轴孔的壳体和嵌装在该壳体的所述
轴孔内的旋转轴之间密封,对密封空间内的流体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弹性体制的第1密封圈部件和金属制的筒状外壳,
所述第1密封圈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滑接的第1密封唇部,
所述筒状外壳具有: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侧同心且成圆筒状地形成的圆筒
部,从该圆筒部的、位于所述密封空间侧的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向端部,
以及从所述圆筒部的、位于与所述密封空间侧相反一侧的另一端向径向内侧延
伸的铆接部,所述筒状外壳收纳所述第1密封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筒状外壳的所述铆接部的厚度为所述圆筒部的厚度的0.5~0.7倍的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晃一
申请(专利权)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