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88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负载机构,负载机构包括装载云台,装载云台的内侧设有转动座,转动座通过连接轴与装载云台转动连接,转动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摄像头,装载云台的底端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装载云台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第二固定板的四角位置均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电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飞控板,飞控板的顶端设有传动机构,连接柱的顶端安装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的顶端设有旋翼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可控性高,机动性强。

A micro coaxial twin rotor UAV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craft, in particular to a micro coaxial twin rotor UAV, including a shell, the bottom end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load mechanism, the load mechanism includes a loading platform,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ading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seat, the rota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ading platform through a connecting shaft, the side wall of the rotating seat is fixed with a camera,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ading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a Power mechanism, the power mechanism includes a second fixed plate, the second fixe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ading platform, the top of the second fixed plat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battery,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econd fixed plate are all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olumn, the connecting columns are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second fixed plate, the top of the battery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flight control board, the top of the flight control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is installed There is an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the top end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rotor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high controllability and strong mo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飞行器的小型化是诸多研究者和使用者所追求的一个方面,其在军事领域能适应战场每个角落,同时机动灵活不易被发现,而在民用领域也会方便广大使用者,并且适应多种勘探、搜救工作,目前,飞行器一般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但是,由于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零件复杂,同时增加了负重,这就提高了飞行状态过渡时的转动惯量,降低飞行器的可控性与机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机动性和可控性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负载机构,所述负载机构包括装载云台,所述装载云台的内侧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通过连接轴与装载云台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装载云台的底端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装载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四角位置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电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飞控板,所述飞控板的顶端设有传动机构,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安装有操作机构。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指南针板,所述指南针板与飞控板固定连接,所述指南针板的顶部设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的上方设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内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内齿轮的外延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通过连接轴与指南针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内齿轮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内齿轮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若干夹紧块,所述外齿轮卡接在第二安装孔内。优选的,所述外齿轮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匹配的套轴,所述套轴卡接在第二安装孔内。优选的,所述外齿轮与内齿轮的外延均设有若干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环绕着相应的外齿轮、内齿轮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旋翼机构包括外转轴,所述外转轴与外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外转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转轴,所述内转轴与内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外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下翼连杆,所述内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翼连杆,所述下翼连杆和上翼连杆的两端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旋翼。优选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有舵机,所述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舵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倾斜盘,所述倾斜盘安装在外转轴上。优选的,所述倾斜盘的中心位置设有与外转轴相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倾斜盘的外延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杆与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结构和尺寸较有优势,由于自身结构紧凑、纵向尺寸较小,可使整机重量相对集中在飞行器的重心附近,从而可以减少飞行状态过渡时的转动惯量,增强了飞行器的可控性与机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部分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倾斜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内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外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操作机构2、第一固定板21、驱动电机22、舵机23、倾斜盘24、第一安装孔241、连接件242、旋翼机构3、外转轴31、内转轴32、下翼连杆33、上翼连杆34、传动机构4、指南针板41、内齿轮42、减重孔421、第二安装孔422、夹紧块423、传动齿轮43、外齿轮44、套轴441、动力机构5、第二固定板51、电池52、飞控板53、连接柱54、负载机构6、装载云台61、转动座62、摄像头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负载机构6,负载机构6包括装载云台61,装载云台61的内侧设有转动座62,转动座62通过连接轴与装载云台61转动连接,转动座6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摄像头63,装载云台61的底端设有动力机构5,动力机构5包括第二固定板51,第二固定板51与装载云台6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52,第二固定板51的四角位置均设有连接柱54,连接柱54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1上,电池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飞控板53。飞控板53的顶端设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包括指南针板41,指南针板41与飞控板53固定连接,指南针板41的顶部设有内齿轮42,内齿轮42的上方设有外齿轮44,外齿轮44与内齿轮42同轴连接,内齿轮42的外延设有传动齿轮43,传动齿轮43通过连接轴与指南针板41转动连接,传动齿轮43与内齿轮42相互啮合,内齿轮42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422,第二安装孔422内固定安装有若干夹紧块423,外齿轮44卡接在第二安装孔422内,外齿轮44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安装孔422相匹配的套轴441,套轴441卡接在第二安装孔422内,外齿轮44与内齿轮42的外延均设有若干减重孔421,减重孔421环绕着相应的外齿轮44、内齿轮42均匀分布,减重孔421可以减轻飞行器的负重。连接柱54的顶端安装有操作机构2,操作机构2的顶端设有旋翼机构3,旋翼机构3包括外转轴31,外转轴31与外齿轮44固定连接,外转轴3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转轴32,内转轴32与内齿轮42固定连接,外转轴3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下翼连杆33,内转轴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翼连杆34,下翼连杆33和上翼连杆34的两端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旋翼;通过共轴旋翼飞行器采用半差动方式改变航向,通过改变下旋翼的迎角来实现航向操纵,上旋翼仅做水平方向转动。操作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固定板21固定安装有连接柱54上,第一固定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一侧设有舵机23,舵机23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21上,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舵机2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舵机23的输出端连接有倾斜盘24,倾斜盘24安装在外转轴31上,倾斜盘24的中心位置设有与外转轴31相应的第一安装孔241,倾斜盘24的外延固定安装有连接件242,连接件242通过连杆与舵机23的输出端连接;通过舵机23摆臂和传动连杆传递给倾斜盘24,倾斜盘24会根据两舵机23摆角的不同,朝着某一固定方向倾斜,此时倾斜盘24上的连杆带动旋翼机构3的变距横杆发生倾斜,造成了旋翼面的周期倾斜,即实现了旋翼的周期变距,从而实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负载机构(6),所述负载机构(6)包括装载云台(61),所述装载云台(61)的内侧设有转动座(62),所述转动座(62)通过连接轴与装载云台(6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6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摄像头(63),所述装载云台(61)的底端设有动力机构(5),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第二固定板(51),所述第二固定板(51)与装载云台(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52),所述第二固定板(51)的四角位置均设有连接柱(54),所述连接柱(54)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1)上,所述电池(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飞控板(53),所述飞控板(53)的顶端设有传动机构(4),所述连接柱(54)的顶端安装有操作机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负载机构(6),所述负载机构(6)包括装载云台(61),所述装载云台(61)的内侧设有转动座(62),所述转动座(62)通过连接轴与装载云台(6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6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摄像头(63),所述装载云台(61)的底端设有动力机构(5),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第二固定板(51),所述第二固定板(51)与装载云台(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52),所述第二固定板(51)的四角位置均设有连接柱(54),所述连接柱(54)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1)上,所述电池(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飞控板(53),所述飞控板(53)的顶端设有传动机构(4),所述连接柱(54)的顶端安装有操作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指南针板(41),所述指南针板(41)与飞控板(53)固定连接,所述指南针板(41)的顶部设有内齿轮(42),所述内齿轮(42)的上方设有外齿轮(44),所述外齿轮(44)与内齿轮(42)同轴连接,所述内齿轮(42)的外延设有传动齿轮(43),所述传动齿轮(43)通过连接轴与指南针板(4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43)与内齿轮(42)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42)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422),所述第二安装孔(422)内固定安装有若干夹紧块(423),所述外齿轮(44)卡接在第二安装孔(4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44)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与第二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宏彬李科伟危怡然彭腾何志鹏魏星周惠民顾虎郑海昕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