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罩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54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盖,包括盖体,盖体内设有连通腔,盖体上设有多个连接格栅,连接格栅之间形成第一竖直进气孔,盖体上设有第一竖直排气孔;连接格栅上铰接有防尘板,盖体上设有弹簧,防尘板的水平长度大于相邻两个连接格栅的水平距离。本发动机罩盖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落于发动机内,并且还能够将落于防尘板上的灰尘吹出盖体内。

An engine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n engine cover, which includes a cover body, a connect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cover body,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grilles are arranged on the cover body, a first vertical air inlet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grilles, a first vertical exhaust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over body, a dust-proof plate is hinged on the connecting grilles, a spring is arranged on the cover body, and the horizontal length of the dust-proof plate is large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wo adjacent connecting grids. The engine cover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dust from falling into the engine, and can also blow the dust falling on the dust plate out of the cov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罩盖
本技术申请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盖。
技术介绍
发动机罩盖安装在发动机,能够对发动机的上侧进行防护。现有的发动机罩盖上安装有筛网,用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经发动机罩盖落于发动机上,但是长期使用过程发现,这种筛网对灰尘的阻隔作用较差,并且清洁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落于发动机上的发动机罩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罩盖,包括盖体,盖体内设有连通腔,盖体靠近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格栅,连接格栅之间形成向连通腔进气的第一竖直进气孔,盖体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将连通腔内气体排出的第一竖直排气孔;连接格栅上铰接有能够遮挡第一竖直进气孔的防尘板,盖体上设有能够驱使防尘板的自由端向下摆动的弹簧,防尘板的水平长度大于相邻两个连接格栅的水平距离。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将盖体安装到发动机的上侧,未启动发动机时,弹簧驱使防尘板向水平方向摆动,此时,防尘板将第一竖直进气孔遮挡,经第一竖直排气孔进入连通腔的灰尘落于防尘板的上表面,能够防止灰尘落于发动机内,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以及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启动发动机后,气体经第一竖直进气孔进入到防尘板的下部,并且驱使防尘板向上摆动,气体经过防尘板时,气体能够将落于防尘板上表面的灰尘吹出连通腔内。本发动机罩盖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落于发动机内,并且还能够将落于防尘板上的灰尘吹出盖体内。进一步,所述盖体上还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连通发动机的内部,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连通腔连通,导气管的出气端呈水平。发动机启动后,一部分气体经导气管进入连通腔内,从导气管吹进连通腔的气体呈水平,能够将靠近导气管的防尘板上的灰尘吹出。进一步,所述盖体上还设有与导气管的出气端正对布置的第二水平排气口,第二水平排气口的位置较低,有助于气体进一步将缓冲腔内的灰尘吹出盖体。进一步,所述第一竖直排气孔靠近发动机一侧的横截面大于第一竖直排气孔处于盖体外一侧的横截面,使灰尘较难进入连通腔内,并且使灰尘较容易从第一竖直排气孔处排出。进一步,所述第一竖直排气孔的纵截面为梯形,使灰尘较难进入连通腔内,并且使灰尘较容易从第一竖直排气孔处排出。进一步,所述盖体分为固定部和扣合在固定部上的可拆卸部,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可拆卸部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可拆卸部拆卸,方便了用户清理缓冲腔内的灰尘。进一步,所述防尘板的下表面设有消音孔,消音孔的设置能够尽量减弱扩散到驾驶舱的噪音(发动机产生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格栅和防尘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盖体1、固定部11、可拆卸部12、连通腔2、连接格栅3、第一竖直进气孔4、第一竖直排气孔5、防尘板6、消音孔61、弹簧7、导气管8、第二水平排气口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罩盖,包括盖体1,盖体1分为固定部11和扣合在固定部11上的可拆卸部12,固定部11上开有第一固定孔,用于将固定部11通过螺栓安装到发动机上,可拆卸部12上开有第二固定孔,固定部11上开有第三固定孔,用于将可拆卸部12通过螺栓安装到固定部11上。盖体1内设有连通腔2,盖体1靠近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格栅3,连接格栅3之间形成向连通腔2进气的第一竖直进气孔4,盖体1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将连通腔2内气体排出的第一竖直排气孔5。第一竖直排气孔5的纵截面为梯形,第一竖直排气孔5靠近发动机一侧(即第一竖直排气孔5底部)的横截面大于第一竖直排气孔5处于盖体1外一侧的横截面(即第一竖直排气孔5顶部)。连接格栅3的顶端铰接有能够遮挡第一竖直进气孔4的防尘板6,防尘板6的下表面设有呈阵列排布,并呈锥形的消音孔61(如图2)。盖体1上设有能够驱使防尘板6的自由端向下摆动的弹簧7,弹簧7为压簧,压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可拆卸部12上。防尘板6的水平长度大于相邻两个连接格栅3的水平距离。盖体1上还设有导气管8,导气管8的一端连通发动机的内部,导气管8的另一端与连通腔2连通,导气管8的出气端呈水平。盖体1上还设有与导气管8的出气端正对布置的第二水平排气口9。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固定部11通过螺栓安装到发动机的上侧,再将可拆卸部12通过螺栓安装到固定部11上。未启动发动机时,弹簧7驱使防尘板6的自由端向下摆动,防尘板6将第一竖直进气孔4遮挡,经盖体1上的第一竖直排气孔5进入连通腔2的灰尘落于防尘板6上,防止灰尘进入发动机内,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启动发动机后,气体经第一竖直进气孔4进入到防尘板6的下表面,并且驱使防尘板6的自由端向上摆动,气体经过防尘板6时,气体能够将落于防尘板6上的灰尘从第一竖直排气孔5和第二水平排气口9吹出。另外,气体经过防尘板6的下表面时,气体接触并且进入消音孔61内,消音孔61能够尽量减弱扩散到驾驶舱内的噪音。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可将可拆卸部12拆下,对可拆卸部12、防尘板6和固定部11上积累的灰尘进行清理。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盖体内设有连通腔,盖体靠近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格栅,连接格栅之间形成向连通腔进气的第一竖直进气孔,盖体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将连通腔内气体排出的第一竖直排气孔;连接格栅上铰接有能够遮挡第一竖直进气孔的防尘板,盖体上设有能够驱使防尘板的自由端向下摆动的弹簧,防尘板的水平长度大于相邻两个连接格栅的水平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盖体内设有连通腔,盖体靠近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格栅,连接格栅之间形成向连通腔进气的第一竖直进气孔,盖体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设有将连通腔内气体排出的第一竖直排气孔;连接格栅上铰接有能够遮挡第一竖直进气孔的防尘板,盖体上设有能够驱使防尘板的自由端向下摆动的弹簧,防尘板的水平长度大于相邻两个连接格栅的水平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还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连通发动机的内部,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连通腔连通,导气管的出气端呈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