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0135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该冷却系统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该冷却系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驱动装置和冷却装置连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由若干尼龙管通过插接阳接头和插接阴接头连接而成;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采用扎带固定于汽车车身上,中部采用若干尼龙管夹固定于汽车车身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轻量化,管路之间安装、管路在车身上安装便捷,成本低,有利于整车续航等优点。

A kind of automobile cooling system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cooling system pipeline, which includes a first cooling pipe and a second cooling pipe. The two ends of the cooling system pipelin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drive device and the cooling device. The first cooling pipe and the second cooling pipe are connected by a number of nylon pipes through plug-in male joints and plug-in female joints; the ends of the first cooling pipe and the second cooling pipe The cable ties are used to fix on the car body, and a number of nylon pipe clamps are used to fix on the car body in the midd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between pipelines,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of pipelines on the vehicle body, low cost, favorable for vehicle enduranc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
本技术涉及电机冷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单元为电机和电控驱动,电机和电控对于水温比较敏感,水温过高动力单元出于自我保护输出扭矩受到限制,因此汽车冷却系统管路的设计十分重要。目前汽车的冷却系统管路多为橡胶软管和金属硬管连接,或者橡胶管连接,整个系统管路较长,走向复杂;采用橡胶水管或者胶管和金属管的混接,系统重量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不利于轻量化,影响续航。纯电动汽车的出现替代了传统能源消耗比较大的汽车,也是零排放、绿色出行的最佳代步工具,在政策的引导下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始大量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是消费者关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电动车要减重节能;并且目前的汽车冷却管路采用整条管路一体连接,不利于安装布置。传统车冷却管路为橡胶管和金属管,传统车的冷却管路不适用于电动汽车,本技术设计一套适用于电动汽车、轻量化的汽车冷却系统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该冷却系统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该冷却系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驱动装置和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由若干尼龙管通过插接阳接头和插接阴接头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采用扎带固定于汽车车身上,中部采用若干尼龙管夹固定于汽车车身上。所述的插接阴接头和插接阳接头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两个。所述扎带包括卡紧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穿过所述卡紧部,并且由卡紧部固定,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汽车车身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固定部为柱状结构,其上部设有卡接齿;所述汽车车身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配套连接的扣眼,所述扣眼内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齿与所述卡接槽啮合连接。所述尼龙管夹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容纳汽车冷却系统管路的空腔;上盖板的一端与下盖板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孔,所述下盖板的另一端设有与卡接孔配合的卡扣,该卡扣卡入所述卡接孔中与上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板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汽车车身上的拉柳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中部相互贴合安装,所述尼龙管夹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两个容纳空腔,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沿汽车冷却系统管路的轴向方向,所述空腔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尼龙管夹的设置间距为40~5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若干段尼龙管连接的方式构成冷却管路,并采用尼龙管夹分段固定,这种方式使得整条管路的安装更加方便,管路布置可以随着汽车车声以及车内布置的情况合理的布置,用于动力后驱布置的情况更有优势,当汽车采用动力后驱的布置时,管路复杂;采用尼龙管使得汽车冷却系统管路的质量更轻,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系统轻量化有利于整车续航,具有节能的效果;并且若干段尼龙管之间采用阴阳接头插接方式插接可靠,阴接头内部有两个密封圈可保证插接不漏液,管路密封性可靠性高;尼龙管路接橡胶管端固定采用尼龙扎带卡接与车身上,车身需配扎带安装孔,扎带紧固可靠性高且拆卸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扎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插接阳接头和插接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尼龙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扎带,2为尼龙管连接处,3为尼龙管夹,11为卡紧部,12为固定部,21为插接阳接头,22为插接阴接头,31为空腔,32为上盖板,33为下盖板,34为卡接孔,35为卡扣,36为螺纹孔,37为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冷却系统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该冷却系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驱动装置和冷却装置连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由若干尼龙管通过插接阳接头21和插接阴接头22连接而成,如图3所示;插接阳接头21和插接阴接头22之间设有两个密封圈,可保证插接不漏液,管路密封性可靠性高。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采用扎带1固定于汽车车身上,中部采用若干尼龙管夹3固定于汽车车身上,尼龙管夹3的设置间距为40cm。扎带1包括卡紧部11和固定部12,如图2所示,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穿过卡紧部11,并且由卡紧部11固定,固定部12与汽车车身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该卡扣结构具体为固定部12为柱状结构,其上部设有卡接齿;汽车车身上设有与固定部配套连接的扣眼,扣眼内设有卡接槽,卡接齿与卡接槽啮合连接。尼龙管夹包括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如图4所示,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之间设有容纳汽车冷却系统管路的空腔31;上盖板32的一端与下盖板33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上盖板32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孔34,下盖板33的另一端设有与卡接孔34配合的卡扣35,该卡扣35卡入卡接孔34中与上盖板32可拆卸连接;上盖板32上设有螺纹孔36,该螺纹孔36与汽车车身上的拉柳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中部相互贴合安装,对应地,尼龙管夹的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之间设有两个容纳空腔,分别容纳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沿汽车冷却系统管路的轴向方向,空腔31底部设有凸起37。本实施提供的汽车冷却系统管路尤其适用于动力后驱的布置情况、管路布置更加合理、并且安装方便、有利于减轻整车重量、有利于整车续航。实施例2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冷却系统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该冷却系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驱动装置和冷却装置连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由若干尼龙管通过插接阳接头21和插接阴接头22连接而成,如图3所示;插接阳接头21和插接阴接头22之间设有两个密封圈,可保证插接不漏液,管路密封性可靠性高。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采用扎带1固定于汽车车身上,中部采用若干尼龙管夹3固定于汽车车身上,尼龙管夹3的设置间距为50cm。扎带1包括卡紧部11和固定部12,如图2所示,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穿过卡紧部11,并且由卡紧部11固定,固定部12与汽车车身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该卡扣结构具体为固定部12为柱状结构,其上部设有卡接齿;汽车车身上设有与固定部配套连接的扣眼,扣眼内设有卡接槽,卡接齿与卡接槽啮合连接。尼龙管夹包括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如图4所示,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之间设有容纳汽车冷却系统管路的空腔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该冷却系统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该冷却系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驱动装置和冷却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由若干尼龙管通过插接阳接头(21)和插接阴接头(22)连接而成;/n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采用扎带(1)固定于汽车车身上,中部采用若干尼龙管夹(3)固定于汽车车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该冷却系统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该冷却系统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驱动装置和冷却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由若干尼龙管通过插接阳接头(21)和插接阴接头(22)连接而成;
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采用扎带(1)固定于汽车车身上,中部采用若干尼龙管夹(3)固定于汽车车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阳接头(21)和插接阴接头(22)之间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1)包括卡紧部(11)和固定部(12),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端部穿过所述卡紧部(11),并且由卡紧部(11)固定,所述固定部(12)与所述汽车车身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2)为柱状结构,其上部设有卡接齿;所述汽车车身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配套连接的扣眼,所述扣眼内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军李宗德梁易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