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和行程控制减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04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和行程控制减速机构。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包括多级减速传动,所述多级减速传动包括多对齿轮减速传动结构和至少一对棘轮减速传动结构,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和相应的齿轮减速传动结构配合传动,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包括槽轮(1)和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带动轮(2),所述槽轮(1)周边部周向间隔设置等距的多个槽口(3)以供带动轮(2)套入以带动所述槽轮(1)转动。该联合传动减速器能满足大减速比、同时又允许减速齿轮间的中心距有较大配合余量以满足主传动齿轮不需具备精确运行定位的要求。

A combined transmission reducer and travel control reduc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transmission reducer and a travel control reducer. A combined transmission reducer includes a multi-stage decelerating transmission, the multi-stage decelerating transmission includes a multi pair of gear decelerat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at least a pair of ratchet wheel decelerat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ratchet wheel decelerat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s matched with a corresponding gear decelerat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ratchet wheel decelerat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groove wheel (1) and a driving wheel (2) with a number of at least one, the groove wheel (1) a plurality of equally spaced notches (3)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peripheral part for the belt driving wheel (2) to be sleeved to drive the grooved wheel (1) to rotate. The combined transmission reduce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rge reduction ratio and large matching margin of center distance between reduction gears,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main transmission gears do not need to have accurate operation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和行程控制减速机构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和行程控制减速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普通的齿轮减速器,乃至蜗轮、蜗杆减速器,一般对一对减速齿轮间的中心矩有着明确的公差精度要求,常为Js6~8级,也就是说在加工的过程中,两齿轮中心位置的尺寸要精确。受力运行时,两齿轮的位置也要相对固定,特别是主动齿轮更需有精确的运行定位。而在实际工作机构应用中,需要大减速比、主动齿轮无法达到精准的机构运行工况的情形不在少数。如用于千斤顶行程控制的减速机构中,不但要求减速机构具有大的减速比,同时,因千斤顶的升、降传动主轴(即主传动轴)在千斤顶实现起升或下降的受力过程中,容易出现主传动轴颤动或晃动,这就需要减速机构中的减速齿轮间的中心矩,在运行中允许有较大的变化也依然能保证正常的传动,也就是说允许主动齿轮不需有精确的运行定位。而上述现有普通齿轮减速器则无法用于上述工况,更无法用于千斤顶行程控制的减速机构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大减速比、同时又允许减速齿轮间的中心距有较大配合余量以满足主传动齿轮不需具备精确运行定位的联合传动减速器。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包括多级减速传动,所述多级减速传动包括多对齿轮减速传动结构和至少一对棘轮减速传动结构,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和相应的齿轮减速传动结构配合传动,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包括槽轮和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带动轮,所述槽轮周边部周向间隔设置等距的多个槽口以供带动轮套入以带动所述槽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带动轮偏心配装于载体轮上,便于带动轮能在旋转过程中,顺势套入至所述的槽轮槽口中以带动槽轮转动而实现所需的棘轮减速传动。进一步地,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还包括制动轮,于槽口之间的槽轮周边部还设置内凹圆弧部以与所述制动轮形成间隔接触式制动配合传动。在惯性作用下,因带动轮给槽轮以带动力,槽轮会按照惯性旋转,在旋转次数达到几十圈,甚至几百圈后,因惯性累计的旋转速度则会变快,而制动轮设置后,在制动轮与内凹圆弧部配合接触传动后,制动轮和槽轮之间便会形成配合传动,可避免槽轮因形成惯性加速旋转而造成不能输出正确的减速比传动。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轮和所述带动轮共装于同一载体轮上,且所述制动轮与载体轮同心配设,而所述带动轮则与载体轮偏心配设,使得载体轮连同制动轮和带动轮构成集装式结构而形成所需的复合轮结构,便于整体的配装以及各传动的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轮与带动轮相对的周边部设置切边部,该切边部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制动轮于载体轮上的配装,另一方面也便于槽轮的内凹圆弧部与制动轮相脱离。进一步地,作为优选设置,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靠前适配于多级减速传动中,越靠多级减速传动的前级设置,越能有效满足以解决主传动齿轮的不精确运行定位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槽口的设置数量为6个,所述带动轮的设置数量为一个,这样棘轮减速传动结构便可形成6:1的大减速比。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上述联合传动减速器应用于千斤顶的行程控制减速机构中,以实现大减速比传动,同时能弱化主传动齿轮的精确运行定位要求,并可实现以极小的位置空间,实现最大化的传动比。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行程控制减速机构,包括上述联合传动减速器,所述联合传动减速器设置通过齿轮减速传动配合的主传动齿轮和从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齿轮用以配装千斤顶主轴,所述从传动齿轮用以配设偏心的带动轮和同心的制动轮,所述槽轮配设同心的副齿轮以实现副齿轮与下一级减速传动中的末齿轮形成齿轮减速传动配合,所述联合传动减速器的末级减速传动设置齿轮减速传动配合的内齿轮和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外周部设置凹坑以配装行程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内齿轮同心配设在末齿轮上,也就是说末齿轮与内齿轮形成集装式复合轮结构,便于整体的配装以及各传动的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上设置的凹坑的数量能视需求而定,以配设所需数量的行程开关,以实现多行程的调节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的外周部设置行程刻度槽,实现使用时,能根据用户需要柔性调整出厂千斤顶行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需要保护的联合传动减速器,通过多槽口的设置,能够形成所需的大减速比,同时,因带动轮只需能进入到槽轮槽口并能带动槽轮转动即可满足减速传动需求,相比通过常规的齿轮传动而言,对减速轮间的中心矩,允许在运行时,有较大的运行误差,也就是说可以使主传动齿轮不需有高精确的运行定位。本技术不但在传动方式上与常规的齿轮传动方式有明确改变,特别是在多级齿轮传动之间,开创性地采用了棘轮传动的大减速方式。通过采用棘轮减速传动,一方面,实现了大减速比的传动,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主传动齿轮与被传动齿轮运行中,对中心矩的高精度运行要求,利于提高齿轮减速运行的寿命、传动精度和运行可靠性。另外,由于棘轮减速机构,具有比较好的容差特性,允许主传动齿轮在运行中,有一定的摆动、窜动等一般齿轮减速所不允许出现的、影响减速机构运行寿命、传动精度的缺陷。当本技术的联合传动减速器用于千斤顶的行程控制减速机构中后,特别适用于千斤顶主轴晃动、摆动的工况下使用,不仅能实现大的减速比传动,同时降低了两减速齿轮运行时对中心矩的定位要求,也就是说可以使两齿轮都不需有精确的运行定位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联合传动减速器应用于行程控制减速机构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联合传动减速器中的槽轮连同副齿轮所构成的复合式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行程控制减速机构中的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联合传动减速器中的带动轮位于槽轮槽口中的结构示意图。1槽轮,2带动轮,3槽口,4制动轮,5内凹圆弧部,6切边部,7主传动齿轮,8从传动齿轮,9千斤顶主轴,10副齿轮,11末齿轮,12内齿轮,13内齿圈,14凹坑,15、16、17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包括多级减速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减速传动包括多对齿轮减速传动结构和至少一对棘轮减速传动结构,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和相应的齿轮减速传动结构配合传动,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包括槽轮(1)和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带动轮(2),所述槽轮(1)周边部周向间隔设置等距的多个槽口(3)以供带动轮(2)套入以带动所述槽轮(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传动减速器,包括多级减速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减速传动包括多对齿轮减速传动结构和至少一对棘轮减速传动结构,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和相应的齿轮减速传动结构配合传动,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包括槽轮(1)和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带动轮(2),所述槽轮(1)周边部周向间隔设置等距的多个槽口(3)以供带动轮(2)套入以带动所述槽轮(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轮(2)偏心配装于载体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还包括制动轮(4),于槽口(3)之间的槽轮(1)周边部还设置内凹圆弧部(5)以与所述制动轮(4)形成间隔接触式制动配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4)和所述带动轮(2)共装于同一载体轮上,且所述制动轮(4)与载体轮同心配设,而所述带动轮(2)则与载体轮偏心配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4)与带动轮(2)相对的周边部设置切边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减速传动结构靠前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康韩瑞生陈建军李林汪佳奇方舟康俞来明王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