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镛专利>正文

改良活塞杆之气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745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活塞杆之气压缸,其包合有:一第一缸体,上端设有一第一进气口与一第二进气口;一滑块,设于第一缸体内部,并可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上方与第一缸体上端之间,形成有一气室;一拉杆,设于滑块上,并可随该滑块于第一缸体内部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相对于该滑块之一端是凸出于该第一缸体之外,并于其上设有若干通孔;一固定杆,设于第一缸体内部,并以可滑动方式穿套于该拉杆内部,且其上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借此以使由该第一进气口输入该气室内的压缩空气,可迫使滑块带动该拉杆移动,而由该第二进气口经由固定杆输入该拉杆内部的压缩空气,可以经由各通孔排出。(*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改良活塞杆的气压缸有关,特别是一种可以比现有技术减少驱动装置的拉杆结构。在对一模具内各瓶胚进行拉吹成型的过程中,必须用两组驱动装置,以分别带动各该拉杆与进排气管道进入该瓶胚之中,或驱动一瓶胚口密封机构以压制于模具上,用以密封住瓶口以防止气体泄露;因此该二组独立的驱动装置,将使拉吹延伸机在制造以及维修的成本上,均会大为提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拉吹延伸机上的改良活塞杆之气压缸,其整体结构可与一瓶胚口密封机构结合,以缩小其体积。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来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第一缸体,上端设有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一滑块,设于该第一缸体内部,并可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上方与第一缸体上端之间,形成有一气室;一拉杆,设于滑块上,并可随滑块于第一缸体内部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相对于滑块的一端是凸出于第一缸体之外,并于其上设右若干通孔;一固定杆,设于第一缸体内部,并以可滑动方式穿套于拉杆内部,且其上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借此以使由第一进气口输入该气室内的压缩空气,可迫使滑块带动拉杆移动,而由第二进气口经由固定杆输入拉杆内部的压缩空气,可以经由各通孔排出。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部份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沿其轴向的剖视图(二)。图中,拉杆结构(10),第一缸体(12),封盖(20),凹陷捕位(22),第一进气口(24),第二进气口(26),进气座(28),滑块(I3),气室(30),拉杆(14),通孔(40),固定杆(I5),第二缸体(16),活塞杆(60),封口环(62)。第一红体(12),具有适当长度,其上端设有一封盖(20),封盖(20)断面略呈倒U型,而具有一朝向下方的一凹陷部位(22);第一进气口(24)连通于封盖(20)侧边外与凹陷部位(22)内缘之间;第二进气口(26)经由一进气座(28)而连通于封盖(20)顶端外与凹陷部位(22)内缘之间。滑块(13),是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设于第一缸体(12)内部,其顶端与封益(20)之间并形成包含有凹陷部位(22)在内,且与第一进气口(24)相通的一气室(30)。拉杆(14),为具有适当长度的中空状,并设于第一缸体(12)内部,其上端固定于滑块(I3)上,而可随其上下滑动,下端则凸出于第一缸体(12)之外,并于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40)。固定杆(15),为具有适当长度中空状,其上端固定于进气座(28)上,并与第二进气口(26)相连通,下端则贯穿各凹陷部位(22)与滑块(13)之后,延伸至拉杆(14)内部。第二缸体(I6),连接于第一缸体(12)下端,其具有一中空的活塞杆(60),活塞杆(60)下端并形成为管状的一封口环(62),且该拉杆(14)凸出于第一缸体(12)外之下端,即经由封口环(62)而又凸出于第二缸体(16)之外。使用时,将拉杆结构(10)整体固定于拉吹延伸机(图中未示)上,当用以将一瓶胚拉吹成型为一瓶体之模具移至拉杆结构(10)下方并定置不动时,经由事先安排的控制装置,将可使适量、适压的压缩空气分别经由适当的管道而进入各第一、第二进气口(24)(26)以及第二缸体(16)内。。各压缩空气将先驱动第二缸体(I0),使其上的活塞杆(60)迫使封口环(62)向下,并抵住模具上方的瓶胚口周缘外而予以密封,如图3所示;接着由第一进气口(24)进入气室(30)内之压缩空气,则可迫使该滑块(13)带动拉杆(14)向下,以对瓶胚施予以一迫使其纵向延伸的推拉之力;同时,由第二进气口(26)进入且压力略高的另一股压缩空气,则经由各固定杆(15)与拉杆(14)内部,而由延伸至该瓶胚内部的拉杆(14)上的通孔(40)喷出,用以对瓶胚形成一迫使其向四周横向扩增体积的推力。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活塞杆之气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缸体,其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一滑块,设于第一缸体内部,并可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上方与第一缸体上端之间,形成有一气室;一拉杆,设于滑块上,并可随滑块于第一缸体内部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相对于滑块之一端凸出于第一缸体之外,并于其上设有若干通孔;一固定杆,设于第一缸体的内部,并以可滑动方式穿套于拉杆内部,且其上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借此以使由第一进气口输入气室内的压缩空气,可迫使滑块带动拉杆移动,而由第二进气口经由固定杆输入拉杆内部的压缩空气,可以经由各通孔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活塞杆之气压缸,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有第二缸体,其设于第一缸体下方,活塞杆下方设有一封口环,而拉杆末端则经由封口环中央向下延仲预定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活塞杆之气压缸,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缸体顶端设有一封盖,该封盖朝向第一缸体内部的一侧中央设有一凹陷部位,并使该凹陷部位成为气室的一部份。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活塞杆之气压缸,其包合有一第一缸体,上端设有一第一进气口与一第二进气口;一滑块,设于第一缸体内部,并可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上方与第一缸体上端之间,形成有一气室;一拉杆,设于滑块上,并可随该滑块于第一缸体内部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相对于该滑块之一端是凸出于该第一缸体之外,并于其上设有若干通孔;一固定杆,设于第一缸体内部,并以可滑动方式穿套于该拉杆内部,且其上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借此以使由该第一进气口输入该气室内的压缩空气,可迫使滑块带动该拉杆移动,而由该第二进气口经由固定杆输入该拉杆内部的压缩空气,可以经由各通孔排出。文档编号F16J10/00GK2541679SQ0223078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杨文镛 申请人:杨文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活塞杆之气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缸体,其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一滑块,设于第一缸体内部,并可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上方与第一缸体上端之间,形成有一气室;一拉杆,设于滑块上,并可随滑块于第一缸体内部 沿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且其相对于滑块之一端凸出于第一缸体之外,并于其上设有若干通孔;一固定杆,设于第一缸体的内部,并以可滑动方式穿套于拉杆内部,且其上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借此以使由第一进气口输入气室内的压缩空气,可迫使滑块带动拉杆 移动,而由第二进气口经由固定杆输入拉杆内部的压缩空气,可以经由各通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镛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