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德厚专利>正文

一种轴向油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17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轴向运动用油封,其特点是该油封的前刃与轴母线成钝角,前刃的迎液面与轴母线成一90°<ψ<170°的斜面,后刃向后移动2~3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封,轴向力弱,径向力大,密封效果好,适用于作各类摩托车的减震器,升降机和起落架等轴向运动的密封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向运动用油封,属滑动部件的密封装置。现有的摩托车减震器,各类升降机和其它有轴向运动的液压系统密封件,均要求具有耐磨及良好的密封性能、且不影响其往复运动的灵活性。但从目前的减震器的情况看漏油问题各类摩托车上暴露的较多,当然除了减震器的本身制造质量外,油封的构造也是各类生产厂家攻关的难点,国内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径向紧固力,日本雅马哈公司在这方面采取的施是一是利用刃口的遇盈量、弹簧的拉力、橡胶的硬度,从而增加径向机械紧固力,但是径向力太大,又影响轴向运动的灵活性,二是增加轴向油封的自封力,因自封力是和液体压强的大小成比例。所以该公司在产品设计上设有主辅后三个刃口,以增加油封的自封力。这样结构的油封确实使漏油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一是根部太簿弱,舌部太长形成液体压强不能全部传递给主辅刃口,而是造成根部压力增大,减弱自封力。二是迎液面上部与液体压强垂直,下部又与轴母线之间形成一锐角α,当端面压力增大时,主刃容易向后翻转,造成漏油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专利技术迎液面头重脚轻、自封力弱的缺点,提供一种根部面积增大迎液面与液体压强有一钝角,自封力强的轴向油封。本技术的特点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轴向运动用油封,设有主辅后刃口,拉紧弹簧圆槽,并将后刃口向后移2~3.5mm,增大舌部面积,在油封上再增设一个前刃口2,且刃口与轴母线成90°+α的钝角,前刃2的迎液面为一与轴母线成90°<ψ<180°的斜面,取消垂直于轴向的迎液面,将轴向压力转换成径向压力。本技术的轴向油封,克服了现有油封容易向后翻转,自封力弱,漏油等缺点,采取增设一带钝角的前刃口,后刃口向后移动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轴向油封的自封力,原来的轴向压力变成径向力,将减少漏油现象的发生,经测验表明现有技术的油封压强为平方毫米2.5N,本技术的油封为平方毫米5.8N,液体压强的承受力提高了一倍,封油力亦提高一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1/4结构剖视图。图2为日本雅马哈油封1/4结构剖视图。图中1-轴母线,2-前刃,3-主刃,4-辅刃,5-舌部,6-后刃。实施例1。本技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轴向运动用油封,设有主辅后刃口,拉紧弹簧圆槽,在不改变原装配尺寸的情况下,油封的后刃6向后移动2~3.5mm,根部增厚,舌部5面积增大,在主刃3的前面再增设一前刃2,前刃2与轴母线1成一90°+α的钝角,其α角为1°~5°,前刃2的迎液面和轴母线1为ψ角,其角度90°<,ψ<180°,当油封处于工作状态时,油压方向与径向垂直,迎液面受轴向力(即液体压强)的影响,将其前刃2向轴母线1压紧,也就实现了将轴向力转换成径向力,液体压力越大,主辅刃3、4的径向力越强,油封的自封力亦越大。本技术的油封适用于各种摩托车减震器用、升降机、起落架等轴向运动的液压密封系统,不改变原装配尺寸、成本低、密封效果好。权利要求1.一种轴向运动用油封,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设有主辅后刃口,拉紧弹簧圆槽,其特征在于后刃6向后移2~3.5mm,并增设一前刃2,其前刃口2与轴母线1成90°+α的钝角,前刃2的迎液面为一与轴母线1成90°<ψ<170°的斜面。专利摘要一种轴向运动用油封,其特点是该油封的前刃与轴母线成钝角,前刃的迎液面与轴母线成一90°<ψ<170°的斜面,后刃向后移动2~3毫米。本技术的油封,轴向力弱,径向力大,密封效果好,适用于作各类摩托车的减震器,升降机和起落架等轴向运动的密封件。文档编号F16J15/32GK2219400SQ9523604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黄德厚 申请人:黄德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向运动用油封,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设有主辅后刃口,拉紧弹簧圆槽,其特征在于后刃6向后移2~3.5mm,并增设一前刃2,其前刃口2与轴母线1成90°+α的钝角,前刃2的迎液面为一与轴母线1成90°<ψ<170°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厚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