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环状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18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状部件(7),其在采用过盈配合以使环状部件(7)的圆筒部(71)配合于可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3)和外部元件(4)之一(3或4)上时,因过盈配合所产生的圆筒部(71)的形变不会传递到凸缘部(72),也不会在凸缘部(72)上产生波状凹凸。一种具有该环状部件(7)的密封装置(1)以及磁性编码器装置(50),由于将圆筒部(71)采用过盈配合而嵌合于轴(3)的轴向端面(31)上的环状部件(7)的弯曲部(73)的厚度比圆筒部(71)和凸缘部(72)的厚度薄,因此,即使在采用过盈配合将其结合于一部件上时,因过盈配合而产生的圆筒部(71)的形变也不会传递到凸缘部(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状部件,其配合在可相对运动且构成环状空间的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上,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密封装置和磁性编码器装置等领域。
技术介绍
一环状部件由圆筒部、从圆筒部的一端延伸出的凸缘部、及连接圆筒部和凸缘部的弯曲部组成,其断面大致为L形。该环状部件被应用在密封装置和磁性编码器装置等装置中,以上装置安装于能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内。图7和图8表示应用该环状部件的实施例。图7表示在下述专利文件1中阐述的安装于可相对转动的壳体103和轴102之间的密封装置101,该密封装置101包括芯部105、环状部件104和密封元件106。芯部105是由配合于壳体103的周面的圆筒部、以及从该圆筒部一端延伸出的凸缘部组成的,断面大致为L形的圆环形状。环状部件104,与芯部105相对配置,由配合在壳体103上的圆筒部111、从该圆筒部111一端延伸出的凸缘部112以及连接圆筒部111和凸缘部112的弯曲部110组成,断面大致为L形的圆环形状。密封部件106由橡胶、树脂等弹性体制成,密封主体部固定在芯部105的内周面上,唇部107在环状部件104的凸缘部112的轴向内侧面和圆筒部111的外周面上滑动。另外,图8为下述专利文件2中阐述的密封装置。将磁性编码器108组合在图7所示密封装置101中的环状部件104的凸缘部104外侧面上,且与其相对设置了用于检测磁性编码器108磁场的磁性传感器109。上述示例中存在下述问题,为使环状部件104在和轴配合时不会从轴上脱落,应使环状部件104的圆筒部111内周面的内径比轴103外周面的外径稍小并确保采用过盈配合;但是由于确保过盈配合会使圆筒部111在外径方向上变宽,并因而产生形变,该形变从圆筒部111经由弯曲部110传送到凸缘部112,在凸缘部112上产生波状凹凸。这是由于当该形变从圆筒部111经过弯曲部110被传送到凸缘部112时,如图9放大所示,弯曲部110的厚度G与圆筒部111和凸缘部112的厚度相同,因而圆筒部111的形变完全相同地传送到凸缘部112。因而,当该环形部件使用于密封装置101上时,由于在唇部107滑动经过的凸缘部112上产生波形凹凸,故存在不能确保稳定的密封性方面的问题。而且在将磁性编码器108组装在环状部件104的凸缘部112上时,由于在凸缘部112上所产生的波形凹凸被传送到组装于该凸缘部112的磁性编码器108上,在磁性编码器108上也产生波形凹凸,并因此产生磁性传感器109对转动数的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专利文件1实开平3-121224号公报专利文件2特开2003-283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状部件,其在将该环状部件的圆筒部采用过盈配合而嵌合于可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之一上时,不会使因过盈配合所导致的圆筒部形变传送到凸缘部,因而不会在凸缘部上产生波状凹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和编码器装置,当具有该环状部件的密封装置以及将磁性编码器组装于环状部件后的磁性编码器装置采用过盈配合与上述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之一配合时,因过盈配合所产生的圆筒部的形变不会传送到密封部的滑动面即凸缘部,也不会传送到与磁性编码器组合后的凸缘部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环状部件由以下部分组成与形成环形空间且可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中任一个相配合的圆筒部、从上述圆筒部的一端延伸出的凸缘部、连接圆筒部和凸缘部的弯曲部。其断面大致为L形,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的断面厚度比上述圆筒部和凸缘部的断面厚度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此密封装置中,硫化粘结于芯部的密封部件的唇部,至少可以在环状部件的凸缘部上滑动,并且环状部件是如上所述的环状部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磁性编码器组合在上述环状部件的凸缘部上。即,该密封装置具有磁性编码器,并且对于形成在可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之间的环状空间进行密封,该装置的环状部件由配合于上述内部元件端面上的圆筒部、从上述圆筒部的一端沿径向延伸并与上述磁性编码器结合的凸缘部、对上述圆筒部和凸缘部进行连接的弯曲部构成。在上述环状部件中,上述弯曲部的断面厚度比其它部分的断面厚度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性编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磁性编码器组合在断面大致为L字形的环状部件的凸缘部上,其中,该环状部件的圆筒部配合在形成环形空间且可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之一上,且该环状部件是如上所述的环状部件。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下述目的。即,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环状部件中,由于连接圆筒部和凸缘部的弯曲部的断面厚度比上述圆筒部和凸缘部的断面厚度薄,因而,即使采用过盈配合将圆筒部配合在其中一部件上时,因过盈配合而在圆筒部上产生的形变也不会传送到凸缘部上,从而能够遏制凸缘部上产生波状凹凸(起伏)。此外,将该环状部件用于密封装置上时,可以遏制在密封部滑经的环状部件的凸缘部上产生波状凹凸,进而可以确保稳定的密封性。这样,在将磁性编码器组合在上述环状部件的凸缘部上时,可以遏制凸缘部上产生波形凹凸,也可以遏制在与凸缘部组合的磁性编码器上产生波形凹凸,进而能够防止磁性传感器对于转数检测精度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X部主要部位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中X部其它形态主要部位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三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四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例示现有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例示其它现有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例示现有的密封装置的X部主要部位的放大剖视图。符号说明1密封装置2转动体3外部元件(轴)4内部元件(壳体)5磁性编码器6磁性传感器7芯部8环状部件9密封部件31,76 端面50 磁性编码器装置71,81 圆筒部72,82 凸缘部73 弯曲部74 倒角75 台阶部91 密封主体部92,93,94 密封唇95 唇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较理想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特定的阐述,也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内容。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具有磁性编码器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用虚线包围的X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密封装置1在安装后,对通过转动体2而可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即轴3和外部元件即壳体4所形成的环状空间进行密封,并在轴向外侧装有磁性编码器5。密封装置1包括配合在轴3径向端面上的呈大致L形的环状部件7、配合在壳体4的径向端面上并与环状部件7相对的呈大致L形的芯部8、及密封部件9;其中该密封部件9由硫化粘结在芯部8上的密封主体部91以及在环状部件7上滑动的唇部95一体成形。芯部8由外径侧端面与壳体4的径向端面配合的圆筒部81、从圆筒部81的轴向内侧端部向内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82组成;并且在圆筒部81的内径侧端面和凸缘部82的外侧端面上硫化粘结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密封主体部91。密封部件9由唇部95和与其一体成形的密封主体部91构成,其中唇部95具有在后述环状部件7的圆筒部71的外径侧端面上滑动的第一密封唇92、第二密封唇9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状部件,其由配合于形成环形空间并可相对运动的内部元件(3)和外部元件(4)中任一个(3或4)上的圆筒部(71)、从上述圆筒部(71)的一端延伸出的凸缘部(72)、连接圆筒部(71)和凸缘部(72)的弯曲部(73)组成,断面大致为L形,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73)的断面厚度(G1)比上述圆筒部(71)和凸缘部(72)的断面厚度(G2)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